关于大学生“双十一”狂欢网上购物行为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2016年11月11日6分58秒,双十一成交额超过100亿。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电商规模的增长。
而以淘宝为首的电商均在不遗余力的借助和制造各种节日,进行一轮又一轮的促销。
11月11日,经过四五年的渲染,如今已经成为了购物狂欢节的代名词。
2016年双十一刚刚落下帷幕,阿里集团的数据显示,截止11月11日24时,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支付宝(主要是天猫和淘宝)交易额达到1207亿,无数剁手党又一次创造了一个新的天文数字。
现如今网上购物已经习以为常,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
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为敏感的人群,他们对网上购物接受很快,但也存在对网上购物认识不清的现象,容易被一些夸张的促销手段迷惑,进而走入商家圈套。
本次调查主要研究大学生双十一购物行为。
二、内容摘要
1.大学生的月收入大部分在1000-2000元之间。
2.大学生的月网购次数大部分在0-5次之间。
3.大多数大学生不相信双十一的低价促销,可以保持理性购物。
4.大多数大学生双十一购物时是按需购买,不是冲动购物。
5.大学生网购的物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懂得精打细算。
三、调查组织
1.调查时间:2016年11月07日-2016年11月08日
2.调查对象:天津市天津工业大学西青区在校学生
3.报告完成时间:2016年11月13日
四、调查方法
此次研究的数据及相关资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问卷的设计
问卷由15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大学生月生活费,对双十一的看法,网购的频率,双十一购物的理由,双十一低价促销对大学生的影响,双十一预计消费金额,双十一购物的东西种类等问题。
2.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49份。
回收率为98%。
回收率较高。
调查结束后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仔细的逻辑检查,随后对数据加以整理、编码,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软件对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最后得到的有效问卷记录为45,有效率为91.8%,数据质量较好。
五、调查内容
1.学生选择在双十一购物的主要目的、消费心理、消费态度
2.学生在双十一过后对自己消费行为的看法
六、调查目的
1.了解大学生平时网上消费金额与双十一当天消费金额之间的数量关系
2.了解大学生对于网上购物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3.了解大学生对于双十一消费热的看法与建议,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七、结果与分析
1.性别及职业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共有27个男生,22个女生。
分别占统计人总数的55.1%,44.9%。
本次调查中在校学生共有44名,占据统计总人数的89.8%。
其余所占比例较小。
2.个人月收入分析
月收入在1001-2000元的共有27人,占据统计总人数的55.1%。
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的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大学生的零花钱还是不少的,这对他们在双十一网购提供了金钱的支持。
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共有15人,占30.6%。
将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的零花钱在1000元以下,零花钱少,网购的金额应该也不会很大。
月收入在2001-3000元之间的共有7人,占14.3%。
这一小部分应该就是所谓的“土豪”。
零花钱很多,网购应该也不会少。
3.对今年双十一的期待程度分析
一般期待的共有28人,占统计总人数的57.1%。
期待及很期待的共有11人,占22.5%。
不期待及很不期待的共有10人,占20.4%。
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期待双十一的,双十一购物对大学生是有不可小看的影响的。
双十一也在一定程度促进着大学生的消费。
4.网购频率的分析
月网购次数在0-5次之间的共有37人,占统计总人数的75.5%。
次数在6-10次之间的共有8人,占16.35。
次数在10次以上的共有4人,占8.2%。
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月网购的次数并不多,少部分大学生经常网购,这一部分人双十一购物的金额不会少。
5.双十一是否会网购分析
会,但是不会买很多,会根据自己需要来的人共有32人,占统计总人数的65.3%。
不会,没什么想买的人共有12人,占24.5%。
会,买很多及其他共有5人,占10.2%。
这说明,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生都会在双十一网购,其中比较理智的占大多数。
会买东西,但是会根据自己需要来,这说明大学生购物时还是比较理性的。
6.双十一购物的理由分析
认为双十一价格便宜,有各种优惠的人共有27人,占统计总人数的55.1%。
正好有自己想买的东西的人共有25人,占51%。
大家买,我也买的人共有4人,占8.2%。
其他理由的共有11人,占22.5%。
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双十一是优惠的,这促使他们网购。
按需购买的也占一半以上,这说明,大学生网购比较理性。
7.双十一预计消费金额分析
预计消费为100-200元的共有15人,占统计总人数的30.6%。
100元以内的共有15人,占30.6%。
201-500元的共有12人,占24.5%。
500元以上的共有7人,占14.2%。
这说明,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双十一消费金额在200元以内,大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网购能力也有限。
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双十一消费金额较大,双十一对大学生影响较大,大学生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8.双十一想购买东西的种类分析
想购买服装的共有27人,占统计总人数的55.1%。
想购买食品的共有13人,占26.5%.想购买首饰、化妆品的共有9人,占18.4%。
想购买电子产品的共有10人,占20.4%。
想购买生活用品及其他的共有28人,占57.1%。
这说明,大学生中想购买服装的占大多数,还有少部分想购买首饰及化妆品,大学生网购比较注重自身外表。
购买生活必需品及其他的人超过一半,这说明,大学生网购必需品的人数很多,大学生还是会节俭持家的。
想购买电子产品的超过五分之一,少部分大学生想在双十一为自己添些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价钱一般不便宜,这说明,这部分人双十一购物金额不容小觑。
9.是否相信双十一的低价促销分析
不相信商家低价促销的共有31人,占统计总人数的63.3%。
相信商家低价促销的共有10人,占20.4%。
表示无所谓态度的共有8人,占16.3%。
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不相信双十一的低价促销,在网购面前保持了理智。
但是,仍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大学生相信卖家的低价促销,这也将会促进他们的双十一购物。
10.双十一购物是否是一种理智购物分析
认为双十一不是一种理智购物的共有33人,占统计总人数的67.3%。
认为双十一是一种理智购物的人共有16人,占32.7%。
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在双十一购物后发现自己当时购物并不理智,是一种不良的购物行为。
相反,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一种理智的购物行为,这表明,有一部分大学生在购物时充分考虑了买的东西
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11.大家关于双十一的看法分析
有一位同学说:双十一就是一种成功的清仓大甩卖行动,活动的关键不在于折扣是多少,而在于宣传和其带来的影响。
还有同学这样说道: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噢。
双十一对大学生的影响还是不小的,大家也懂得双十一背后的“故事”。
八、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问题:部分大学生双十一盲目购物,从众购物。
方法:网购是为了便捷生活,满足自身的需要。
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
所以,网购时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不被双十一的低价策略所迷惑。
2.问题:部分大学生网购次数过多,消费金额过多。
方法:整天沉迷网购世界的是购物狂,用买买买来获取所谓的“快乐”是错误的。
大学生应该积极调整,将时间用在学习与运动锻炼中,而不是整天网购。
3.问题:部分大学生冲动购物,买后感觉自己当时不理智。
方法:在购买之前应该认真思考,自己是否真正需要。
像非生活必需品就不需要买太多,一时的冲动只会害自己买后反悔。
4.问题:部分大学生相信双十一的低价促销,一时购买大量商品。
方法:需要用的时候再购买,不要大量囤货,因为这样买后不喜欢了又或者感觉不适合自己,那么岂不是浪费钱了?同时,不要过分相信低价,价低不代表质量也很好,既要精打细算,也要注重品质。
九、总结
1.本次调查了解到了双十一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
大部分
大学生在双十一购物时,可以保持理性购物。
2.本次调查了解到了大学生对双十一消费热的看法与建议。
大部分大学生不相信低价促销,是按需购买,明智购物。
3.本次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平时网购的次数及平时网购的东西种类。
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网购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生活必需品。
大学生消费人群属于较明智的消费人群。
4.本次调查问卷设计有不足,没有突出大学生月收入和双十一消费金额的关系,仍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