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12学习】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学案

【K12学习】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学案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学案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辅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抄写喜欢的语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小节。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西沙群岛的景物的。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前准备中国地图挂图、课文挂图或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步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作者的叙述顺序。

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叙述顺序。

2、本课生字新词的学习。

教学难点通过初步朗读课文,在头脑中再现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学生指出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教师简介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

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

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

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

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海参、海龟等。

每到渔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

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读读课文,你一定会爱上西沙群岛。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并自学生字新词。

2、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有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
3、仔细读课文,认真想,在头脑中再现西沙群岛的美
丽风景。

三、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并说说每一小节的节意。

第1段:讲西沙群岛在哪里,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第2段:讲西沙群岛的海面景色。

第3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珊瑚、海参、龙虾。

第4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

第5段:讲西沙群岛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

第6段:讲西沙群岛上的鸟类。

第7段:讲祖国的英雄儿女守卫着西沙群岛,要把它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3、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第一段:(1)讲西沙群岛的位置。

第二段:(2-6)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风光和物产。

第三段:(7)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南大门。

4、西沙群岛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并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西沙群岛的特点。

四、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辅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抄写喜欢的语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西沙群岛的景物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口述目标
、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西沙群岛的特点。

2、说学习要求。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请你能根据两句话的内容各提一个问题吗。

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

第一句讲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

第二句讲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学习第二小节
、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西沙群岛美丽的海面。

2、请你说一说你眼前的景象有什么特点,用上书中的词语。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为什么说海水五光十色?海水怎样五光十色呢?请你找出书中的话回答。

你认为这里的海水美吗?
作者也认为它很美,并用了一个词,你能找出来吗?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西沙群岛海面的美来。

你知道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吗?用书中的话来回答我。

3、指出本小节句子间的关系。

像这样,先讲了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结果,后讲了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

这样的关系叫因果关系。

4、再次感情朗读这一小节。

(二)学习第三小节
、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地方?介绍了哪些物产?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如下板书:
珊瑚--像……像……
海底海参--懒洋洋地
大龙虾--全身披甲
2、结合图片或投影片认识三种海产。

看图,观察,启发学生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的美丽、多种多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3、说一说这里的什么最吸引你。

并感情朗读,结合课文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它。

找出它的特点感情朗读,看谁读得最精彩。

4、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三)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指读:请你认真听,仔细想,想象作者描写的海底的鱼,并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海水中的鱼的特点?(多、姿态各异)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鱼的数量多?哪些词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引导学生抓住“成群接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体会。

3、学生再读第二句,体味鱼的特点。

4、总结:这一自然段那一句概括了整段的内容?
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

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学生自学第五小节,了解课文是怎样写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的。

(1)自学提纲:
A、以“写贝壳”和“写海龟”为依据把第5自然段分为两层,并朗读。

B、哪些词写出了贝壳的特点,哪些词写出了海龟的特点,你对哪些词感兴趣,请你划出来?
(2)学生分层朗读。

(3)交流画出的词语,教师板书:
贝壳: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
海龟:有趣、庞大
(五)学习第六小节
、西沙群岛不仅是鱼的乐园,是贝壳、海龟的家,他还是鸟的天下,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看一看其余4句话围绕中心句分别讲了什么?
(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四句话之间的联系。

几句话的思路是从总述到分述,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
“鸟的天下”。

具体思路是:鸟的天下--→树多(这是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必然鸟多)--→鸟蛋多(鸟多必然鸟蛋也多)--→鸟粪多。

(3)指导感情朗读。

(六)请你谈一谈西沙群岛给你的印象。

四、学习第三部分
分别朗读第一和第七小节,理解“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南大门”这句话的意思。

体会第七小节与第一小节相呼应。

因为西沙群岛在祖国的南端,是“海防前哨”,所以把它比作祖国的“南大门”。

岛上的军民日夜守卫着西沙群岛,不让敌人侵犯,保卫着祖国的安全。

六、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海面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珊瑚--各种各样海底海参--到处都是英雄儿女
大龙虾--样子挺威武守卫建设
物产丰富鱼--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的天下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抄写喜欢的语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小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填空:(幻灯)(全体学生做)
西沙群岛(),(),是个()的地方。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二--四小节
、指导学生说一说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它们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想一想作者围绕这句话讲了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读练习背诵。

4、学生背诵比赛。

5、指名学生背诵。

6、小结背诵课文的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先记清作者叙述的顺序,再正确背诵课文。

四、作业
把你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并把它记在脑子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