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8.马克斯•韦伯认为正当的权威不外乎三种历史形态,你认为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这三种权威类型()。
A.传统型权威B.魅力型权威C.意定型权威D.法理型权威9.社会人假设理论是由管理学家埃尔顿·梅奥在()中提出来的。
A.铁锹实验B.霍桑试验C.国富论D.情境领导理论10.一般而言,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
A.技术专家B.基层管理者C. 中层管理者D.高层管理者11.提出满意标准的是()。
A.西蒙B.泰勒C.孔茨D.法约尔12.一种利用函询形式进行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的决策方法是()。
A.名义小组技术B.德尔菲法C.头脑风暴法D.戈登法13.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全局性、较长时期发展方向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重大计划是()。
A.战略计划B.战术计划C.综合计划D.专业计划14.强调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不能满打满算地计划工作原理是()A.灵活性原理B.改变航道原理C.限定因素原理D.许诺原理15.要确保“事有人做,人有事做;事得其人,人得其事”,需做好管理中的()工作。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16.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A.呈正比关系B.呈反比关系C.呈正相关关系D.无实质关系17.根据专业化原则把性质类似或有密切关系的活动划分在同一部门内,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是()?A.层级化B.部门化C.职权化D.机构化18.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哪种因素进行部门划分()?A.职能B.产品C. 流程D.地区19.某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由原来的七八个人增加到七八十个人。
原来的七八个人均由公司经理直接指挥,大事小事均由经理说了算。
现在人数增多,经理发现自己经常忙得不可开交,顾了这头,忘了那头;而且公司员工工作有点松散,对经理的一些作法也不满。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最大可能在于()?A.公司增员过多,产生了鱼龙混杂的情况B.公司经理的管理幅度太大,以至于无法对员工实行有效的管理C.经理管理能力有限,致使员工对其不服D.公司的管理层次太多,致使经理无法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20.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将授予()以决策和行动的权力?A.参谋人员B.直线人员C. 咨询人员D.一线员工21.没有反映出管理专业化分工的组织结构为()。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22.对于科研院所等研究项目多、创新功能较强的组织或企业,以下组织形式最适合的是()。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23.领导的本质是强调领导是一种()。
A.组织行为B.角色扮演C. 管理活动D.影响力24.某建筑工地的包工头王某对其手下的民工采用了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他常说的口头禅是“不好好干就回家去,干好了下个月多发奖金”,可以认为()是不对的。
A.王某的观点与X 理论相符B.王某的观点与泰勒的理论相符C.王某把民工看成经济人D.王某把民工看成自我实现人25.依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表示对工作极为关心,但忽略对人的关心,也就不关心职工的需求和动机并尽可能地设计一种工作环境,使人员不致干扰工作的进行,这种领导方式是()。
A.5.5B.9.1C.1.9D.9.926.一般而言,在人类的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之时,居于支配地位的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7.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其提出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管理咨询师()?A.赫茨伯格B.明茨伯格C.麦克利兰D.布莱克28.从最基本的形式来讲,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指的是()?A.动机B.需求C.归因D.强化29.PDCA循环中的“D”指()?A.计划B.执行C.检查D.处理30.质量处李处长在生产现场中发现一个工人没有按照作业规范操作,他立即上前去制止。
这种控制方式属于()?A.现场控制B.反馈控制C.预先控制D.间接控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计10分)31.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32.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33.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
()34.后悔值法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
()35.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行而自然形成的,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中形成的靠情感和非正式规则联结的群体。
()36.内部提升方式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因为被聘者没有“历史包袱”。
()37.管理者是被任命的,其影响力来自他们所在的职位赋予的正式权力。
领导者可能是从一个群体中自发产生出来的。
()38.在勒温的三种基本领导风格中,民主式领导风格工作效率最高。
()39.领导者倾向于追求工作任务的完成,并从工作成就中获得满足,该领导方式的类型为关系导向型领导。
()40.正式沟通是按照组织结构所规定的沟通路线和程序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其形式包括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和全通道式沟通。
()第二部分主观题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41.某企业利用现有设备既可生产甲产品、也可生产乙产品或丙产品,但只能生产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42.某企业为了生产一种新产品,有三个方案可供决策者选择:A方案是改造原有生产线;B方案是从国外引进生产线;C方案是与国内其他企业协作生产。
该种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大致有高、中、低3种可能,据估计,其发生的概率分别是0.3、0.5和0.2。
下表给出了各种市场需求状况下每个方案的效益值。
43.一些水果零售商准备在当地文化节时设水果零售亭。
在文化节当天一大早,他们就去水果批发市场批发水果,他们必须决定是要买大批量、中批量还是小批量的季节性水果。
他们的利润由销售毛收入减去购货成本及未售完水果的成本决定。
这取决于参加文化节的人数,而参加人数又进一步取决于天气状况,不同天气状况条件下的利润矩阵如下表所示。
请分别用乐观法、悲观法、后悔值法和平均法选择最优方案。
44.某项目PERT 网络图如下,试根据该图计算该项目的关键路线,指出关键工序以及完成该项目最少需要花费的时间(单位为天)。
45.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商贸公司,拥有三个独立经营的分公司。
公司下设五部一室,即人事部、财务部、企管部、保卫部、设备部和总经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公司的人事决策、财务控制、规章制度建设管理等。
各分公司对其经营的产品负有全部责任,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每个分公司的经营业务尽管不同,但组织结构大体一致,分别设有财务处、储运处、业务处、计划处、现场管理处等若干部门和商场,每一商场又设有若干商品柜组,从事着自己的商品经营业务。
在公司总部的正确指导和各分公司的积极努力下,经营业绩不断提高。
问题:(1)画出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图。
(5分)(2)该公司采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组织结构?其特征是什么?(5分)46.助理工程师黄大佑,一个名牌大学高材生,毕业后工作已8年,于4年前应聘调到一家大厂工程部负责技术工作,工作诚恳负责,技术能力强,很快就成为厂里有口皆碑的“四大金刚”之一。
名字仅排在厂技术部主管陈工之后。
然而工资却同仓管人员不相上下,夫妻小孩三口尚住在来时住的那间平房。
对此,他心中时常有些不平。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王厂长,一个有名的识才的老厂长,“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孙中山先生名言,在各种公开场合不知被他引述了多少遍,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了。
4年前,黄大佑调来报到时,门口用红纸写的“热烈欢迎黄大佑工程师到我厂工作”几个不凡的颜体大字,是王厂长亲自吩咐人秘部主任落实的,并且交代要把“助理工程师”的“助理”两字去掉。
这确实使黄大佑当时工作更卖劲。
两年前,厂里有指标申报工程师,黄大佑属于有条件申报之列,但名额却让给一个没有文凭、工作平平的老同志。
他想问一下厂长,谁知,他未去找厂长,厂长却先来找他了:“黄工,你年轻机会有的是。
”。
去年,他想反映一下工资问题,这问题确实重要,来这里其中一个目的不就是想得高一点工资,提高一下生活待遇嘛!但是几次想开口,都没有勇气讲出来。
因为厂长不仅在生产会上大夸他的成绩,而且,曾记得,有几次外地人来取经,王厂长当着客人的面赞扬他:“黄工是我们厂的技术骨干,是一个有创新的……”哪怕厂长再忙,路上相见时,总会拍拍黄工的肩膀说两句,诸如“黄工,干得不错”、“黄工,你很有前途”。
这的确让黄大佑兴奋,“王厂长确实是一个伯乐”。
此言不假,前段时间,他还把一项开发新产品的重任交给他呢,大胆起用年轻人,然而……最近,厂里新建好了一批职工宿舍,听说数量比较多,黄大佑决心要反映一下住房问题,谁知这次王厂长又先找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黄工厂里有意培养你入党,我当你的介绍人。
”他又不好开口了,结果家没有搬成。
深夜,黄大佑对着一张报纸的招聘栏出神。
第二天一早,王厂长办公台面上放着一张小纸条,写着:王厂长,您是一个懂得使用人才的好领导,我十分敬佩您,但我决定走了!问题:(1)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住房、评职称、提高工资和入党对于黄工来说分别属于什么需要?(4分)(2)根据公平理论,黄工的工资和仓管员的不相上下是否合理,为什么?(3分)(3)根据有关激励理论分析,王厂长最终没有留住黄工,为什么?(3分)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基础》期终考试试卷42.43.44.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45.46.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可知,甲、乙和丙三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都少于它们的销售量,处在盈利区,从理论上来讲安排生产三种产品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盈利。
但生产哪一种产品盈利更多呢?对甲产品来说,销量为5000件时可保本,超过5000件时,每多销售一件就可获利10-5=5元,所以,当销量为10000件时,可获利(10000-5000)×5=25000(元)对乙产品来说,销量为5000件时可保本,超过5000件时,每多销售一件就可获利8-3=5元,所以,当销量为15000件时,可获利(15000-5000)×5=50000(元)对丙产品来说,销量为3125件时可保本,超过3125件时,每多销售一件就可获利15-7=8元,所以,当销量为5000件时,可获利(5000-3125)×8=15000(元)比较可知,乙产品盈利最大,所以应该生产乙产品。
方案1(状态节点①)的期望收益为E1=200×0.3+100×0.5+20×0.2=114(万元)方案2(状态节点②)的期望收益为E2=220×0.3+120×0.5+60×0.2=138(万元)方案3(状态节点③)的期望收益为E3=180×0.3+100×0.5+80×0.2=120(万元)(3)剪枝决策:比较E1、E2、E3,选择方案2为最好,剪掉改造生产线方案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