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45万t/a建设项目)一、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资源整合的核准文件及隶属关系依照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文件《关于晋都市阳城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原山西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300kt/a提升至450kt/a,矿区面积不变,兼并重组后矿井名称变更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隶属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6月6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对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531,生产规模为450kt/a,矿区面积为6.1801km2,批采15号煤层,设计开采15号煤层。
晋都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综字【2011】600号文批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晋都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453号文批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监察分局以晋煤监局字【2010】138号文批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晋都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740号文批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
晋城煤炭规划设计院2014年1月编制完成《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变更》,晋都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便字【2014】258号文予以批复。
晋城煤炭规划设计院2014年6月编制完成《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二次变更》,进行调整底板等高线、取消采区变电所、缩减采区大巷和首采工作面顺槽巷道工程。
在基建过程中,惠阳煤业矿井的自然开采条件、矿井开拓和首采面位置,各要紧系统等均无重大变化,结合矿井已形成的井巷工程、土建工程和机电设备可利用情况,施工图设计及设备招标定购情况,同时遵照相关文件精神及矿方补充的专项设计等资料,对部分工程量进行调整、部分系统进行完善补充和设备型号变更,对原安全专篇进行补充,不变部分维持原设计。
综上所述,矿方托付我晋城煤炭规划设计院编制《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
二、矿井建设进展情况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打算2014年7月将达到联合试运转条件,矿井差不多建设情况进度情况如下:(一)矿建工程进展情况截止2014年3月底矿井一至三期矿建工程、安全设施建设已差不多完成,15101首采工作面已圈成,剩余工程仅为15103接替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掘进工程。
(二)土建工程进展情况截止目前矿井地面土建工程已差不多完工,管沟道路硬化等工程为在建工程。
(三)机电安装工程进展情况现未完成安装工程包括:井下首采工作面安装等工程。
三、设计变更的依据1、《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编制的“托付书”和“承诺书”。
2、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2】500号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
3、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12】505号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
4、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文件《关于晋都市阳城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5、2012年6月6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对该矿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531。
6、晋都市煤田地质勘探队编制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7、晋都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综字【2011】600号《关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8、晋城煤炭规划设计院2010年7月编制的《山西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
9、晋都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453号《关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的批复》。
10、晋城煤炭规划设计院2010年10月编制的《山西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11、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监察分局以晋煤监局字【2010】138号《关于山西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12、晋都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规字【2010】740号文批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
13、晋城煤炭规划设计院2014年1月编制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变更》14、晋都市煤炭工业局以晋市煤局便字【2014】258号《关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的批复》。
15、晋城煤炭规划设计院2014年6月编制完成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二次变更》。
16、山西省煤炭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于2013年3月重新绘制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7、晋能有限责任公司以晋能地防字【2013】350号《晋能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批复》18、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编制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
19、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编写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惠阳煤业有限公司巷道锚固支护方案设计研究》20、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5月对惠阳煤业15号煤层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
21、高压供用电合同。
22、惠阳煤业提供的其他相关设计资料。
四、变更前后对比表五、地质特征及开采条件(一)地质构造结合山西省煤炭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和山西地科勘察公司对矿井15号煤层首采区及周边范围共补勘布置14个钻孔,以及井巷实际揭露的15#煤层层位、底板标高情况和构造情况,于2013年3月,由山西省煤炭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重新绘制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本次变更对该矿的底板等高线进行调整,15号煤层资源储量不变,对集中辅运巷在461m处揭露的东西向F1正断层(倾角71°,H=7.2m)和在506m处揭露的东西向F2正断层(倾角74°,H=5.2m)进行上图补充。
(二)井田水文地质矿方托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编制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经晋能有限责任公司以晋能地防字【2013】350号《晋能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批复》结论为:矿井15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
因此,变更将原地质报告批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简单类型调整为中等类型,其它水文地质条件不变。
(三)井田水文地质(1)瓦斯依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编制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该矿井以45万吨/a产量开采15号煤层时,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9m³/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68m³/t;回采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86m³/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4m³/min,预测为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危险性原设计依照山西省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2007年8月15日对山西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取样测试,分析结果:火焰长度为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0%,煤尘无爆炸性。
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5月对该矿15号煤层进行鉴定,并出具的晋煤检【2012】0501-MB-E0004 的鉴定报告判定该矿15号煤层煤尘无爆炸性。
本次设计变更按15号煤层无煤尘爆炸性设计。
(3)煤的自燃性原设计依照山西省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2007年8月15日对山西阳城惠阳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取样测试,分析结果:煤的吸氧量1.4848cm3/g,自燃等级Ⅲ,为不易自燃煤层。
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5月对该矿15号煤层进行鉴定,并出具的晋煤检【2012】0501-MR-E0004的鉴定报告判定该矿15号煤层:煤的吸氧量1.06cm3/g,自燃等级Ⅲ,属于不易自燃煤层。
本次设计变更按15号煤层属于不易自燃煤层设计。
其它地质特征及开采条件不作变更,维持原设计。
六、资源储量及矿井服务年限(一)原设计储量兼并重组整合后全井田15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12380 kt,经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2314.4kt,矿井设计储量为9398.2k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6732.5kt。
(二)变更缘故依照国家发改委下发的《专门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治理暂行规定》(第16号令),对专门和稀缺煤类矿井的采区回采率进行上调3%,本次变更对矿井的设计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重新核算。
(三)变更后矿井设计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1、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储量-开采煤柱损失)×采区回采率该矿属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取83%。
经计算,变更后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6984.9kt,计算结果见下表。
变更后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计算表单位kt2、矿井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T=Z K /(A·K)式中: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Z K——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6984.9kt;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0 kt/a;K——储备备用系数,取1.3。
则:T=6984.9/(450×1.3)=11.94a。
经计算:惠阳煤业矿井的服务年限为:11.94a。
七、井田开拓(一)井筒结合矿井场地的实际地形,在井筒施工过程中将原设计的主、副斜井井筒方位角由0°调整为2°51′17″,又结合实际落底标高和支护材料就地取材,变更了井筒长度及支护形式,变更后主斜井、副斜井采纳料石砌碹支护,回风立井支护采纳钢筋混凝土浇筑。
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三个井筒,各井筒参数和用途如下,均不做变更。
详见变更后井筒特征表。
变更后井筒特征表(二)井底车场及硐室1、井底车场原设计采纳无极绳连续牵引车梭车运输,在副斜井井底设平车场。
平车场直线长为40m,设18m长的存车线。
为简化运输环节,矿方经多次调研,设计变更为无轨胶轮车运输,并在辅运大巷布置辅运车场,长度141m,净宽6.0m,在集中辅运大巷增加两个错车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