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调研报告
微博自从2007年开始兴起,2010年是微博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一年,2011年中国的微
博依旧是受欢迎的服务,但总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甚至是有所下降,这说明微博服务经
过一两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开始逐步进入平稳期。
纵观微博的发展,可以说微博已经改变了
传统的媒体和信息传播模式,带动了公众数字化发展的潮流。
国内新浪和腾讯微博现状
4月6日,DNG数据调研中心发布2011一季度国内微博调研报告,报告称国内微博形
成两大阵营,新浪和腾讯居第一阵营,在人气榜、媒体影响力和基于微博开放平台应用软
件等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搜狐和网易处于第二阵营,全面落后于第一阵营。
以目前的
状况来看,微博的霸主地位将在新浪和腾讯之间展开争夺已是无可争辩的了。
据报告显示,在人气榜方面,腾讯凭借其强大的QQ用户群,排行榜首的刘翔粉丝数已达1400万之多,居于领先地位,新浪微博排行榜首的姚晨粉丝数为700多万,处于追赶地位:在媒体影响力方面,DNG选择李泽楷和梁洛施分手、大S和汪小菲结婚、利比亚战争
和日本地震等四大热门事件作为参考指标。
从博友围观来看,新浪凭借着自身的新闻优势
仍然有优势,但优势地位在缩减。
在前三个事件中,新浪微博仍然居于第一位,腾讯则在
日本地震事件中超越了新浪。
按照这样的趋势,腾讯微博媒体影响力可能会超越新浪微博;在基于微博开放平台应用软件方面,新浪凭借其动手早和强大品牌知名度,无论是在软件
数量还是种类上都居于第一位。
而在日前bShare公布的2011年3月份社会化分享量排行
榜单中,腾讯微博上升了一名,赶过开心网成为新科第4名,新浪微博位居于第2位,QQ
空间依旧是平台里的老大。
有分析称,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谁将会成为最终的霸主,今年
之内应该会有答案。
微博产生和流行的原因
微博产生的原因
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个体自由,市场经济也需要能够独立选择的个体存在,才能实现
价值的交换。
人们摆脱了封建社会的族群、出身和等级。
此外,启蒙运动之后,神学日渐
式微,人们的理性和科学精神日益增强,这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祛魅”,一切形而上的神灵都作为迷信人们抛弃,人们为了自由不愿意受宗教的束缚。
然而,自由却给人们带
来了另外的困境,按照弗洛姆的思想,在这个世界中,只有过去和死亡是确定的,而其余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变化无常的。
个体化使“孤独日益加深”,而且个人的欲望不断滋生
但现代社会却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个人面对强大世界的危险自能独自承担。
也就是说,人摆脱了束缚,获得了自由,但却没有自决的能力来驾驭这种自由。
“解决个体化的
人与世界关系的唯一可能的创造性方案是:人积极地与他人发生联系,以及人自发地活动——爱与劳动。
”(弗洛姆《逃避自由》)人们需要广泛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事实上,
身边的同事是竞争关系,家人虽然有亲情在,然而却未必是知心人。
所以,网络的交流就
成为了主流了。
QQ、SNS交友网站只能小范围的和人交流,而博客却需要写长篇的文章,
并且要用电脑。
在繁忙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大多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长篇大论,但又想
将自己的灵感和思想公之于众。
所以微博的产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现在,手
机的WAP、3G业务日益发达,微博可以用手机发布,这种“公开的短信“就理所当然地成
为了人们情感流露、思想发布的窗口。
微博不但方便发布信息,而且是完全开放的,可以
被天南海北的人看到。
微博流行的原因
微博的核心受众主要是都市职场人士和社会中坚力量。
受众的广泛是微博流行的基础。
其次,新奇感是使用微博的核心驱动力,在微博的使用人群中,最普遍的动机就是尝鲜,
而朋友的邀请、示范效应、名人效应都对微博的推广起到了助推作用,其中又以朋友间的
相互邀请最佳直接有效。
在使用微博的诸多原因之中,关注自我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表达自我情感、纪录生活与成长、释放情绪等等;分享、求新和关注朋友是位列其次
的原因。
微博受众最主要的发布内容就是关注个人,包括心情、兴趣爱好以及刚刚发生的事情。
同时微博受众在受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会首先关注新鲜、新奇的事物;其次会关注社会话题。
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微博的魅力所在页各有不同。
对于电子一代的90后来说,微博的稀奇并不是那么的十足,仅仅靠新奇感并不能完全征服90后,追随偶像而来也是90后使
用微博的重要原因。
对于80后而言,周围圈子的影响力也是成为他们开通微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对80后来说微博是他们获取信息、拉近与名人的距离、发泄自我、搜寻观点和关注一些大品牌的一个渠道而90后门则觉得微博是他们了解明星们信息的另一渠道,可以通过微博关注娱乐方面相关内容,尝试新东西的渠道,也是一个可以全方位了解自己想了解
的人和获取并转发一些有意思的新鲜的信息的平台。
微博改变了媒体和信息传播模式
微博是高节奏、碎片化时代的产物。
在信息比我们快的时代微博比信息还快。
微博的
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微博的形式简单、内容简短,使得参入和切入更加方便而且实时,人人都可以主动选择发布、接受和传递信息,让信息流动速度得以加快,这样使得微博成为了一个好故事和好新闻的源头。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媒体也借微博的社会化媒体属性,通过不断融入、沟通、激发…….进而逐步建立自身影响力、深化用户群认知、并进一步优化群体口碑。
如《新周刊》早年曾一度引
领新锐话语权,近年来有些沉寂,但借微博之风再度声名鹊起,目前粉丝规模达50万,其执行主编封新城也说:”微博让《新周刊》复活。
“
微博的利与弊
微博的好处
微博可以发布传递信息,让信息的流动速度,思想文化的碰撞,人与人的交流得以快
速交融。
也可以用来发布心情,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加强
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增加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激烈的现代社会竞争中,给人们一个真情流露的避风港。
因为有了微博,我们和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和世界的距离
就可以显得不再那么的遥远,即使身在此处,我们依旧可以知道世界各地发生了什么事情,更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态发生的经过。
微博的弊端
微博只是“公开的短信”,但因为文字脱离了环境,所以很容易遭到误解,产生相反
的效果。
而且,既然是完全公开的,也就要顾及影响,很多隐私性的话语和不应该说的就
不能在微博中说出来,担心说出来之后会引发一些不良的反应(虽然可以匿名,但是很多
人都无法保证自己的身份不能被别人识破)。
此外,信息业可能给人带来假象,因为微博
是属于“符号世界”的一部分,和真实的世界是有距离的,一旦这个世界“异化”,也就
是说一旦人们沉迷于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就会严重脱离现实,把假相当成事实。
所以说微
博虽然可以发布自己的思想,但也避免不了负面信息的迅速蔓延和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用。
微博的未来和加速的数字化风潮
微博的未来
对于微博的未来,第一我觉得微博以后必将长期成为人们交流分享的平台,在人们社
会生活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第二现在的微博和SNS网站有很大的重合之处,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在将来如新浪微博等拥有强大流量和关注度的微博以微博和SNS相结合的形
式独立出来也是很可能的事;第三就目前微博发展的现状来看,IM很有可能是他发展的下
一个方向,只要微博同MSN、UC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真的很有可能缔造新的辉煌,打破腾
讯QQ的垄断地位。
微博引领的潮流
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大关,达到了5.13亿。
最引人注目的是微博目前有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
为什么这么多人用微
博呢?是因为微博就是展示了与用户高度相关的内容,并由此激发用户自我传播的媒体。
由于微博信息的短小,发送信息的方便性(用手机短信就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任何的一
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来实时传递自己身边的第一手信息,用户可以掌控一切,这让微博
具有强烈的自媒体属性,同时微博还可以让那些微弱的信息可能得到加强并引起广泛传播。
正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微博正在引领一股加速的公众数字化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