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保险基本原理
21
再保险结构——溢额
• 寿险、意外险、重疾险保额通常较分散。 分保前:
Surplus
22
再保险结构——溢额
Surplus
• 选择溢额分保,可以使自留保额趋同,减少大额理赔给业绩 带来波动。 分保后:
23
溢额分保的例子
等级 CEO&董事长 高管 中层 员工 合计 人数 1 5 15 105 126 保额(万) 250 150 100 50 7750 净保费 1,050 3,150 6,300 22,050 32,550
7
再保险的作用4-改善财务状况
Financial
• 保险人转移再保险费及相应的准备金,减少自身的认可负 债,或从再保险人一方获得手续费,增加认可资产,提升偿 付能力充足率。
– 支付给再保险人的相应成本较小或操作灵活性更高。
• 从再保险人一方获得手续费及摊回赔款,提高盈利水平,或 者改变盈利分布的时间
27
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
再来考虑引入再保后的情形。
An Example
假定以万分之3.5的净分保费率,按照50万溢额分保给中再寿 险,则全部12600名被保险人对ABC保险公司而言同质,所有人 保额都是50万。 保费划分如下: ABC保险公司自留保费:274万 中再分保费:50.75万。 分保费占比约15.6%
28
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
An Example
显然,此时只有一种情况ABC保险公司会亏损,即死亡超过5 人。 重新来考虑这个问题:ABC公司亏损的概率是多少?
10%
29
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
An Example
按照同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得到,如果按照100万溢额分保,则 亏损的概率为:
11%
此数值略高于50万溢额的情况,反映了业务不同质带来的风险增 加。当然,分保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最佳策略就是: 所有客户都是同质或近似同质的!
An Example
假定ABC保险公司承保下表这家企业的员工福利计划。
费率按照万分之6,所有费用率:30%, ABC保险公司净费收入 32550元。
如果有100家类似企业呢?
等级 CEO&董事长 高管 中层 员工 合计 人数 100 500 1500 10500 12600 保额(万) 250 150 100 50 775000 净保费 105,000 315,000 630,000 2,205,000 3,255,000
– 使财务状况发生符合需要的改变
8
再保险的作用5-形成规模经济
Economy of Scale
• 再保险人帮助开拓新渠道或新类型的业务 • 减少在系统设置、业务管理方面的初始投入 • 稳定新业务经营结果 • 累积相关的新业务经验 • 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同时获得规模经济
9
再保险做不到的…
• “彻底解决”偿付能力问题 • 把亏损的业务变成盈利业务
分保比例 计算方法
区 别?
CoW/FW 准备金 处理方式
再保险结构
• 非比例再保险(non proportional)
Reinsurance Structure
– 再保险费与原始保费不存在比例关系,再保险人对超过保险人 自负额(priority)的损失承担一定限额内的责任,包括
• 险位超额赔款再保险(per risk excess of loss) • 事故超额赔款再保险(per event/occurrence excess of loss) • 损失中止超赔再保险(stop loss)
15
非比例再保险-险位超额赔款再保险
赔偿限额 From the Ground Up (FGU) limit
分保限额 Cover Limit
自负责任限额 Priority 超赔点 Excess Point
• 超过“超赔点”的损失将由再保险承担 • 一般规定每年的最高复效限额
• 是以每一危险单位(即险位)所发生的赔款金额来计算责任限额和分 保限额
What Reinsurance Can’t
10
寿险再保险和财产再保险的比较 Life vs. P&C Reinsurer
寿险再保险
• 风险集中度 • 风险期限 • 理赔金额 低 长期 已知
财产再保险
高 短期 未知
• 再保费率
• 再保险人
固定
专业
每年厘定
专业
12
再保险安排的分类
• 合同分保
Reinsurer Liability
情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董事长 2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An Example
高管 1 0 0 3 2 2 1 1 1 0 0 0 0 0
中层
员工
1 0 1 0 2 1 0 4 3 2 1 0
2
1 2 4 1 3 5 7
6
再保险的作用3-专业技术服务
• 提供市场、新产品、业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 • 帮助开发新产品、设立新渠道等业务创新
– 核保引擎系统
Professionalism
• 为分出公司的员工提供核保、精算、产品、业务管理等多方 面的培训 • 在业务核保与承保方面提供专业建议
– 核保手册
• 在保险条款及风险控制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25
总净保费325.5万
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
什么情况下ABC保险公司将会亏损?
1、死亡超过2个CEO或者董事长 2、死亡1个CEO,1个高管 3、死亡1个CEO,1个中层 4、死亡1个CEO,2个普通员工 5、死亡3个高管 6、死亡2个高管,1个中层 7、死亡2个高管,1个普通员工 8、死亡1个高管,2个中层 9、死亡1个高管,1个中层, 2个普通员工 10,死亡1高管4个普通员工 11,死亡4中层 12,„„
30
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
An Example
Hale Waihona Puke 前例中,以100家类似企业计算。如果有1,000家,10,000家呢?
——只要定价费率高于发生率,损失概率会越来越趋近于0%。
溢额合同对亏损概率的改善随着公司规模扩张而减少——因此可 以定期回顾公司的溢额合同自留额设定,实现溢额合同的效益最 大化。
31
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
但即使业务规模很大,溢额合同依然重要:
An Example
1. 固定的溢额成本支出,可避免巨额理赔对财务稳定的不确定 冲击。某些超高额件——如某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每人保额 1600万——一旦出险,依然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巨大影响, 何不安排溢额分出?
2. 分公司的规模通常总是较小,溢额分保对平滑分公司的考核 结果,依然会发挥重要的影响。
需要分出 (在保险人自留额以下的保单不
需要分出)
自留
部分
保单
•再保险费(YRT方式)= (风险保额×再保险费率)×分保比例
•
Surplus意味着保险公司自留风险不超过一定额度。
1. 拟分出的责任如果是SAAR,则是Surplus/YRT 2. 拟分出的责任如果是原保费,则是Surplus/Co
通常Surplus/YRT方式较为普遍
Capacity
• 通过再保险提高承保能力
– 增加业务竞争能力 – 提高对风险的认识水平
5
再保险的作用2-平稳业务经验
• 保险人承保风险自身存在随机波动
– 损失频率的波动 – 损失金额的波动 – 巨灾事件造成的累积风险
Smoothing
• 通过再保险平稳业务经验
– 降低保险人的最大可能损失额 – 以已知的再保险费代替未知的理赔风险 – 平稳可预期的业务经验可降低保险产品定价中对风险的加成系 数,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 国内通常要求整单临分。
• 国外某些地区(如新加坡)可能只要对超出部分临分,即使再保审 核不通过,依然可以接受低于自动接收限额的部分。
• 成数分保( Quota share)
– 每一张保单的分保比例是相同的
20
再保险结构——溢额
风险保额SAR (YRT方式) 分出 部分 自留额
Surplus
• 超过保险人自留额的保单的超过部分
Reinsurance Structure
– 保险费与损失在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之间按照比例分配包括
• 溢额再保险(surplus) • 成数再保险(quota share, Q/S)
19
比例再保险
• 溢额分保( Surplus)
Proportional Re Structure
– 再保人接受的部分为超出自留额,且低于自动接收限额的部 分。不同保额业务的分保比例可能不同。 – 超出自动接收限额的业务则属于临分业务
– 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用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宗或 一类业务进行的约束性的再保险行为。如果业务满足合同条 件,则再保人必须接受分保。
• 临时分保
– 保险人根据业务需要,临时选择分保接受人,再保人对该临分 进行核保,逐笔成交。
• 预约分保
– 介于临时和合同分保之间的一种分保方式,签订双方预先规定 再保险业务范围,但保险人可以选择是否将某一笔业务放入该 合同
• 在寿险中可将一个人视为一个危险单位
• 可以用于替代溢额再保险,但此方式在寿险中不常用
16
非比例再保险-事故超额赔款再保险
保单A
保单 B
自留部分
溢额分保 部分 自留部分 溢额分保 部分 自留部分
分出人的 自留净损失巨 大
巨灾事件
自留部分 自留部分
自留部分
超过自负责任 限额
保单 C 保单 D
溢额分保 部分
湖北分公司
山东分公司
32
为什么溢额和巨灾超赔都要安排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