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攀爬机器人
变形程序 void deform(){ int m; for(m=0;m<26;m++) { PWMDTY2=deform_table[m]; Delay(); if(PWMDTY2==25) break ; } }
恢复程序
void regain(){ int m,n; for(n=0;n<26;n++){ PWMDTY2= regain_table[n]; Delay(); if (PWMDTY2=0) break; } }
PWMCAE_CAE5=0; //左对齐输出 PWMPER5=3;//输出周期20kHZ=SA/1 PWMDTY5=0;//电机静止占空比为0 PWMCNT5=0;//计数器清零 PWME_PWME5=1;//通道5使能void DCMotor(int c,int d ) //电机控制 (3,0)反转,(0,3)正转 { PWMDTY4=c; PWMDTY5=d; }
电机驱动实物图
电机驱动原理图
4、超声波模块
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可提供2cm-400cm的 非接触式距离感测功能,测距精度可达高到3mm; 模块包括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与控制电路。
HC-SR04实物图
HC-SR04原理图
5、稳压模块
LM2596开关电压调节器是降压型电源管理单片集成电路,能够 输出3A的驱动电流,同时具有很好的线性和负载调节特性。在特 定的输入电压和输出负载的条件下,输出电压的误差可以保证在 ±4%的范围内,振荡频率误差在±15%的范围内。
稳压模块实物图
稳压模块原理图
6、舵机控制电路
舵机常用的控制信号是一个周期为20毫秒左右,宽度为1毫秒到2毫秒 的脉冲信号。当舵机收到该信号后,会马上激发出一个与之相同的,宽度 为1.5毫秒的负向标准的中位脉冲。之后二个脉冲在一个加法器中进行相加 得到了所谓的差值脉冲。输入信号脉冲如果宽于负向的标准脉冲,得到的 就是正的差值脉冲。如果输入脉冲比标准脉冲窄,相加后得到的肯定是负 的脉冲。此差值脉冲放大后就是驱动舵机正反转动的动力信号。舵机电机 的转动,通过齿轮组减速后,同时驱动转盘和标准脉冲宽度调节电位器转 动。直到标准脉冲与输入脉冲宽度完全相同时,差值脉冲消失时才会停止 转动。
差速器三维效果图
6、底盘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 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 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三维效果图
三、电路部分
1、特色创新设计-控制系统方案原理图
2、主控芯片
MC9S12XS128是16位单片机,由 16位中央处理单元(CPU12X)、 128KB程序Flash(P-lash)、8KB RAM、 8KB数据Flash(D-lash)组成片内存储器。 主要功能模包括:内部存储器、 内部PLL锁相环模块、2个异步串口通 讯SCI 、1个串行外设接口SPI 、 MSCAN 模块、1个8通道输入/输出比 较定时器模块TIM 、周期中断定时器 模块PIT、 16通道A/D转换模块ADC 、 1个8通道脉冲宽度调制模块PWM 、 输入/输出数字I/O口
超声波时序图
2、超声波测距程序
PORTA_PA0 = 1;//给控制端高电平 delay(10); //高电平保持10us PORTA_PA0 = 0;//控制端拉低 while(1) { if(PORTA_PA1 == 1) break; //等待 if(PORTA_PA1 == 0) Count1++; if(Count1 >= 400){Error_Flag1 = 1;return 0;} } Time1 = 0; PITCFLMT_PITE=1; //定时器使能 PITCE_PCE0=1; //定时器0使能 PITINTE_PINTE0=1; //定时器中断0使 能 EnableInterrupts //开中断 while(1) { if(PORTA_PA1 == 0) break; // 等待 if(Time1 >= 5000) {Error_Flag1 = 1;return 0;} //超时 } DisableInterrupts //关中断
正常状态
变形状态
2、 变形轮变形机构
安装在内盘上的舵机通过控制转动 轴,将舵机转过的角度值传递给变形轮的 轮毂,以实现用单片机控制舵机角度来控 制变形轮的变形与恢复。
变形机构原理图
变形机构三维图
变形轮实物
3、特色创新设计-重心调节机构
重心调节机构是一个多杆机构,单片机通过控制 舵机的转动带动连杆摆动,以实现重心调节机构调 节整车的重心位置,从而达到机器人在攀爬阶梯的 时候重心靠前。
5、电机与舵机控制程序
电机控制程序
PWMCTL_CON45=0;//45不级联 //通道4初始化 PWMCLK_PCLK4=1;//选择时钟SA PWMPOL_PPOL4=1;//初始电平为高 PWMCAE_CAE4=0; //左对齐输出 PWMPER4=3;//输出周期20kHZ=SA/1 PWMDTY4=0;// PWMCNT4=0;//计数器清零 PWME_PWME4=1;//通道4使能 /**********************/ //通道5初始化 PWMCLK_PCLK5=1;//选择时钟A PWMPOL_PPOL5=1;//初始电平为高
机器人三维效果图
机器人实物图
一、机械部分
1、特色创新设计-变形轮 楼梯攀爬智能机器人的主要创新机构是变形轮的设计,当车体在 平地运行时,车轮为圆形轮毂式,通过电动机驱动使机器人前进或停 止或后退,当超声波模块检测到到达阶梯时,机器人停止前进,单片 机控制舵机使变形轮变形为三角形,接着机器人开始攀爬楼梯。通过 实验计算,在此形状运行下车轮攀爬效果明显,所需要的驱动力小。
重心调节机构三维效果图
重心调节机构实物图
4、转向机构设计
安装在底盘上的舵机与连杆相连,控制 平行四边形转向机构实现转向,单片机控 制舵机逆时针转动时,转向机构向右转, 舵机顺时针转动时,转向机图
转向机构实物图
5、传动系统
直流减速电机经过一级减速箱双向输出给 传动轴,前后两根传动轴将动力传送给前后桥 差速器,差速器经减速后输出给轮子上的输出 轴以驱动轮子转动。创新点:通过电磁离合器 的作用实现传动两驱变四驱。
阶梯攀爬智能机器人简介
一、阶梯攀爬机器人简介
阶梯攀爬智能机器人是一种 可以在陆地和阶梯间任意前行 的机器人。攀爬机器人主要由 主控电路板、电机驱动板、超 声波测距模块、变形轮、转向 机构、底板以及重心转移机构 组成。在平路上变形轮以不变 形的状态像汽车一样可以在平 路上以一定速度前行,在前行 的过程中四个超声波传感器检 测障碍物,四个传感器测得的 距离经程序处理后来控制机器 人该执行相应的程序。在遇到 障碍物的时候,由舵机控制转 向机构或者变形轮上的舵机动 作,以实现机器人绕过障碍物 或者是越过障碍物。 主要创新点:变形轮的设计。
舵机原理图
SR-811舵机
四、软件部分
1、超声波测距时序图
(1)采用IO口TRIG触发测距,给最少10us的高电平信呈。 (2) 模块自动发送8个40khz的方波,自动检测是否有信号返回; (3)有信号 返回,通过IO口ECHO输出一个高电平,高电平持续的时间就是超声波从 发射到返回的时间。测试距离=(高电平时间*声速(340M/S))/2。
/************************************/ //通道1初始化 PWMCLK_PCLK1=1;//选择时钟SA PWMPOL_PPOL1=1;//初始电平为高 PWMCAE_CAE1=0; //左对齐输出 PWMPER1=200;//输出周期50HZ=SA/200 PWMDTY1=14;//舵机静止占空比为 7.5%=15/200 PWMCNT1=0;//计数器清零 PWME_PWME1=1;//通道1使能 /************************************/
传动系统三维效果图
5、1一级减速箱
直流减速电机经过减速比2.8的减速箱减速后双 向输出给前后两个传动轴。
一级减速箱三维效果图
一级减速箱实物图
5.2前后桥差速器
汽车在拐弯时车轮的轨线是圆弧,如果汽车向左转弯,圆弧的中 心点在左侧,在相同的时间里,右侧轮子走的弧线比左侧轮子长,为 了平衡这个差异,就要左边轮子慢一点,右边轮子快一点,用不同的 转速来弥补距离的差异。 减速电机的转速经前传动轴传送扫差速器的输入轴,经伞齿和行 星轮系减速后输出到输出轴。
3、PWM初始化流程图
4、PWM初始化程序
void PWM_Init(void) { PWME=0x00;//禁止通道 PWMPRCLK=0x33;//A=B=24/8=3MHZ PWMSCLA=150;//SA=A/2/150=10kHZ PWMSCLB=150;//SB=B/2/150=10kHZ /********************************/ PWMCTL_CON01=0;//01不级联 //通道0初始化 PWMCLK_PCLK0=1;//选择时钟SA PWMPOL_PPOL0=1;//初始电平为高 PWMCAE_CAE0=0; //左对齐输出 PWMPER0=200;//输出周期 50HZ=SA/200 PWMDTY0=12;//舵机静止占空比 7.5%=15/200 PWMCNT0=0;//计数器清零 PWME_PWME0=1;//通道0使能 /********************************/
阶梯攀爬智能机器人
---自动控制电路设计
指导教师:杨 萍 李翠明 许军山
主 讲:梁俊峰 成 员:常 明 黄志发 苏军昌
2013年6月
设计内容
一、阶梯攀爬机器人简介 二、机械部分介绍 变形轮、转向机构、传动系统、 重心调节机构、 底盘。 三、机器人电路硬件设计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主控芯片、电机驱动、 电源、舵机。 四、机器人软件设计 超声波测距程序、系统初始化程序、 电机舵机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