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核病诊断 T-SPOT 实验

结核病诊断 T-SPOT 实验


Kobashi et al. J Infect.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Domí nguez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Goletti et al. PLoS ONE. 2008. 3; 10: e3417.* Bosshard et al. Respir Med.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Higuchi Med Microbiol Immunol.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25
PPD--结核菌素试验
2)判断标准: 阴性≤4mm 弱阳性5-9mm 阳性10-19mm, 强阳性≥20mm 或局部出现水泡与坏死
26
PPD--结核菌素试验 A、变态反应尚未建立; B、免疫抑制如应用皮质 激素或营养不良等
3)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 阴性:无结核菌感染;不能排除结核感染。 阳性:曾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现在患病。 强阳性:活动性结核病可能
TOTAL
92.0% (1139/1238)
32
结核杆菌
T-SPOT.TB
All Studies of Specificity in Subjects in Low Endemicity Settings n "Specificity" (100-A)% n
TST
"Specificity" (100-A)%
用于耐多药结核疗效判定
22
抗酸杆菌培养优缺点
敏感性较直接涂片法高,理论上10-100条菌/毫升可检出阳性; 特异性较直接涂片法高,可以从菌落生长速度、色素产生初步判断非 结核分枝杆菌; 分离出具有活力的纯培养物,为进一步药敏试验提供基础。
需时长,根据接种量的大小,一般2-8周才能得到肉眼可见菌落。 结果受标本保存运送时间、培养基成分和质量、前处理方法等影响, 操作较直接涂片法复杂,需经严格培训 。 需培养基凝固灭菌器、离心机、涡旋振荡器、恒温培养箱等设备。
11
结核病发病机制
在低氧、低pH 、抑制性脂肪酸和宿主免疫机制共同作用下抑制细菌的增殖。
结核分枝杆菌未被完全清除,细菌和宿主处于共生状态,结核杆菌主要存 在于坏死组织中央。特点:可激发和维持 T 细胞的免疫记忆,在一定条件
共生期
下再次发病
增殖 传播期
长期休眠的结核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再次增殖,突破宿主免疫屏障,引起结核病 特点:结核播散
肉汤
改良Middlebrook 7H9肉汤
传感器
对氧气高度敏感的钌复合物
F F F F FO2 F F F FO2 F
无或微弱荧光
强荧光
21
结核杆菌培养 结核菌培养临床价值—确诊结核
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 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痰涂片阴性,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 传统的结核感染检测只有 TST(PPD)
终身处于感染状态
潜伏感染
活动性结核
13
结核病—诊断
实验室检查
影像检查
+
临床 指征
病理检查
14
02
结核杆菌实验室检查
结核诊断--临床应用
• 几乎所有的临床内科科室 都需要结核的鉴别诊断:


发热待查,结核排筛
结脑的鉴别诊断


胸腹水患者待查
儿童结核
16
27
PPD--结核菌素试验
PPD试验临床价值
PPD所含抗原为致病性分枝杆菌、环境分枝杆菌及卡介苗 菌株所共有,其结果受到卡介苗接种及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 影响,特异性较差。 当出现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出现假阴性结果,敏感性低。
免疫力正常的阴性有一定意义。强阳性有一定意义。有结 核变态反应、淋巴结核强阳性多。
由结核分枝杆菌特有的RD1基因编码,可刺激活化的效应T淋巴细胞产生γ 干扰素。
RD1基因在BCG以及大部分环境分枝杆菌中缺失。
29
T-SPOT试验
γ干扰素 检测阴性
γ干扰素 检测阳性
TB抗原多肽
T细胞
活化T细胞
γ 干扰素
30
T-SPOT
步 骤
31
T-SPOT灵敏度
Reference
Jafari et al 2006 AJRCCM 174;9:1048-53 Ferrara et al Lancet 2006 376;1328-34* Lee et al Eur Respir J 2006 28;24-30* Goletti et al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6 12;6:544-50* Meier et al EJCMID 2005 24;529-536 Kang et al Chest. 2007 Sep;132(3):959-65* Janssens et al ERJ 2007 30(4):722-8
Vincenti et al Clin Exp Immunol. 2007 Oct;150(1):91-8* Wang et al Emerging Infect Dis 2007 13;4:553-8 Losi et al Eur Respir J. 2007 Dec;30(6):1173-9 Kim et al Arch Intern Med 167;20:2255-2259 Connell et al PLoS ONE 2008. 3; 7:e2624* Kobashi et al. Scand J Infect Dis 2008. 40; 8: 629-34*
并伴肉芽肿
3.抗酸染色阳性
7
结核病
•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8
结核病—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消瘦、 盗汗、低热、乏力 2.呼吸系统症状:咳 嗽、约1/3咯血 3结核变态反应表现
因肺结核好发于 肺上叶尖后段及 下叶背段,故锁 骨上下、肩胛间 区叩诊音浊
9
结核病发病机制
起始期 T细胞反应期 共生期
经济、简便,可以用于流行病学大规模的筛查和普查,但 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28
T-SPOT实验
细胞免疫学检查
T-SPOT试验原理
结核感染者体内存在特异的效应T淋巴细胞,效应T淋巴细胞再次受到
结核抗原刺激时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FN-γ)。
因此,检测效应T淋巴细胞可用于结核病或结核潜伏感染者的诊断。 既用抗体捕获培养中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并以酶联斑点显色方式 将其表现出来。 刺激抗原:ESAT-6蛋白(早期分泌抗原靶6) 、CFP-10蛋白(培养滤液蛋白)
细胞外增殖期和传播期
10
结核病发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杀灭, 不留任何痕迹和感染证据。 特点:不存在结核杆菌复制,不存在免疫周围细胞的免疫应答
起始期
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复制,形成感染灶,由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
反应期
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进一步清除细菌。
特点:激活体内免疫反应(CMI和DTH),宿主获得抗结核抵抗力
结核杆菌
细菌学检查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 分支杆菌药敏试验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结核病
实验室检查
体液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检查 细胞免疫学诊断 DNA测序 DNA探针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CR)
17
分子生物学检查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查
细菌学检查 涂片镜检
适用于多种标本;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 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表现。 肺结核治疗评估的主要依据之一 18
•灵敏度
Clarke et al Clin Exp Immunol 2007 150(2):238-44. Detjen et al CID 2007 1;45(3):322-8*
Ozekinci et al J Int Med Res 2007;35:696-703 Soysal et al IJTLD 2008 12(1):50-56*
Sensitivity
100.0% (12/12) 83.3% (20/24)
96.6% (84/87) 91.3% (21/23)
95.9% (70/73) 92.2% (59/64) 98.3% (57/58) 90.0% (27/30) 92.9% (26/28) 92.9% (26/28) 80.8% (80/99) 85.7% (36/42) 84.6% (11/13) 87.2% (34/39) 100.0% (10/10) 100.0% (22/22) 100.0% (9/9) 87.5% (42/48) 90.0% (36/40) 84.2% (32/38) 89.9% (62/69) 98.4% (62/63) 95.9% (47/49)
01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汇 报 人: 培训专业:呼吸内科
02
指导老师: 2016.12.14
目录
01. 分枝杆菌概述
02.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03. 小结
2
01
分枝杆菌概述
3
分枝杆菌属分类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
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
察、变色液体培养基等BACTEC MGIT960系统
BACTEC460系统、、Bact/ALERT 3D、ESPⅡ等。
20
结核杆菌培养
阴性培养
O2 O2 CO2 O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