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第三节)
边沁理论的另一个重大缺陷 边沁理论的另一个重大缺陷 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常 常会发生冲突, 常会发生冲突,并不总是一 致的, 致的,因此从追求个人最大 利益到追求社会最大利益之 间并不存在一个他所默认的 自然而然的桥梁. 自然而然的桥梁.
密尔指出, 密尔指出,人们衡量快乐或幸福的时 候所注重的不是量上的区别 而是质 量上的区别, 候所注重的不是量上的区别,而是质 上的区别.快乐可以分为" 上的区别.快乐可以分为"心灵的快 肉体的快乐" 乐"和"肉体的快乐",二者之间有 着质的差别, 着质的差别,即"心灵的快乐高过肉 体的快乐,主要在于前者的更持久, 体的快乐,主要在于前者的更持久, 更稳妥,更便宜等等"因此, 更稳妥,更便宜等等"因此,尽管获 得心灵的快乐常常以损失一些肉体的 快乐为代价, 快乐为代价,但人们还是常常选择心 灵的快乐. 灵的快乐.
边沁在其著作《 边沁在其著作《道德与立法原理引 在其著作 论》系统地阐述了功利主义的 道德体系, 道德体系,该书的第一段话就开宗 明义地谈道: 明义地谈道:"自然把人类置于两 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 个至上的主人 苦与乐——的统 的统 治之下. 治之下.只有它们两个才能够指出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决定我们 将要怎样做. 将要怎样做."
(二)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目的 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派 别,一般认为,其代表人物是 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 边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和密尔(John S. Mill, 18061873,也译作"穆勒").
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增 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 一原则是评价一切行为的道 德价值的最终的尺度,因而 德价值的最终的尺度, 是一切道德行为的最终动机.
边沁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是个人效 用或个人利益,其依据是一个明白浅 用或个人利益, 显的心理学事实, 显的心理学事实,即:人的一切行为 的基本动机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 的基本动机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 既然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既然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并且我们 重视每一个人的利益, 重视每一个人的利益,那么自然可以 得出,就社会范围而言,我们应当增 得出,就社会范围而言, 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普遍律原则是:
要只按照你同时 认为也能成为普遍 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人类尊严原则是:
"你的行动,要把你自 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 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 候都同样看做是目的,永 远不能只看做是手段."
根据康德的这一原则,一个 人不仅应当把别人当目的, 而且也应当把自己当目的; 因此,一个人即使处于困难 的境况中也不应该自杀. 否则,"他就是把自己的人 身看做一个把过得去的境况 维持到生命终结的工具."
边沁试图把人的快乐或不快加以定量 从而把伦理学改造成为科学. 化,从而把伦理学改造成为科学.但 是他的这一努力一般公认是不成功的, 是他的这一努力一般公认是不成功的,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快乐是多种多样 的,对于不同种类的快乐无法加以定 量的比较, 量的比较,并且不同的人对快乐与不 快的感觉也是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 的,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公共的和客 观的衡量标准. 观的衡量标准.
"不了解个人利益是什么,而侈 不了解个人利益是什么, 不了解个人利益是什么 谈社会利益,是无益的.一件 谈社会利益,是无益的. 事物如果趋于增大某个人的快 乐之总和,或者(也是一回事) 乐之总和,或者(也是一回事) 减少他的痛苦之总和, 减少他的痛苦之总和,那么我 们就说它是增进那个人的利益 或者有补于那个人的利益的. 或者有补于那个人的利益的."
在密尔看来, 在密尔看来,在一个完善的 社会中, 社会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 益是一致的, 益是一致的,因此他并不总 是鼓励自我牺牲, 是鼓励自我牺牲,仅当自我 牺牲可以增加社会利益的时 自我牺牲才堪称美德. 候,自我牺牲才堪称美德.
"功利主义者的道德观念,承认 功利主义者的道德观念, 功利主义者的道德观念 人类有能力为他人的好处而牺 牲他们自己最大好处. 牲他们自己最大好处.功利主 义只是不承认牺牲的本身也是 一善事.不增加或不趋向增加 一善事. 幸福的总量的牺牲, 幸福的总量的牺牲,功利主义 看来是浪费. 看来是浪费."
应该说, 应该说,密尔的这一理论比边沁的理 论对于解释人们的道德行为有更强的 说服力, 说服力,但是仍未完全摆脱边沁理论 所面临的一个困难,那就是: 所面临的一个困难,那就是: 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 时候, 时候,为什么应该以牺牲个人利益 为代价来成全社会利益? 为代价来成全社会利益?
密尔似乎给出一个回答即: 密尔似乎给出一个回答即:因为对高素质的人 来说,这样的自我牺牲实际是更大的个人幸福. 来说,这样的自我牺牲实际是更大的个人幸福. 我们再问,为什么应该作一个高素质的人呢? 我们再问,为什么应该作一个高素质的人呢? 密尔回答说,高素质的人能够把自我牺牲等美 密尔回答说, 德作为幸福, 德作为幸福,因而比低素质的人具有更多的幸 福.于是我们再问,为什么应该把自我牺牲等 于是我们再问, 美德作为个人幸福呢?密尔回答说, 美德作为个人幸福呢?密尔回答说,因为自我 牺牲等美德能够促进社会利益. 牺牲等美德能够促进社会利益.这样就回到了 一开始的问题: 一开始的问题:一个人为什么应该以促进社会 利益即增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目的? 利益即增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目的?
目的论主张,一个道德行 为的动机或者评价一个道 德行为的标准最终可以归 结为道德之外的某个目的, 亦即对这一行为的某种后 果的追求;因此,目的论 也叫做"后果论".
道义论则主张,一个 道德行为的动机或者评 价一个道德行为的标准 是在道德之内,而不是 在道德之外;也就是说, 为道德而道德.
目的论的基本道德原则是 隶属于人们的最终目的之 下 的,因而是相对的和有条件 的;道义论的基本道德原则 是超越人的任何其他目的的, 因而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
康德说道: 人们不能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康德说道:"人们不能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种老调子当作一个指导行动的原则和规则. 这种老调子当作一个指导行动的原则和规则.因 为这条原则, 为这条原则,虽然有所不同但只不过是从前一条 原则引申出来的原则. 原则引申出来的原则.还因为它不是一条普遍规 它既不包括对自负责任的根据.好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看法, 他人所负责任的根据.好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看法, 除非他有借口不对别人做好事, 除非他有借口不对别人做好事,别人也就不会对 他做好事.最后因为, 他做好事.最后因为,它不是人们互相间不可推 卸的责任,并且那些触犯刑律的人, 卸的责任,并且那些触犯刑律的人,还会以此为 根据不服法官的判决,逃避处罚. 根据不服法官的判决,逃避处罚."
康德把这种基于人类理性的善良意志又称 之为绝对命令 之为绝对命令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绝对命令有三种表述, 绝对命令有三种表述,其一被称之 为"普 遍律原则"(the principle of universality); 其二表述通常被称之为"人性原则"(the 其二表述通常被称之为" principle of humanity)或"人格原则"(the 或 principle of personality)或"人类尊严原则" 或 人类尊严原则"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 for persons).其三 表述被称之为"意志自律原则" 表述被称之为"意志自律原则" (the principle of autonomy of the will).
"作一个不满足的人总比作一 作一个不满足的人总比作一 个满足的猪要好些, 个满足的猪要好些," "作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作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作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总比作一个满足的傻子要好 些."
不过,密尔承认, 不过,密尔承认,实际社会中 像苏格拉底这样的高素质的人 总是少数, 总是少数,因为 "享受高等情 感的能力, 感的能力,在大多数人的天性 中是像一株脆弱的植物, 中是像一株脆弱的植物,不仅 易被敌对势力摧残, 易被敌对势力摧残,而且只要 缺少培养,就会消灭." 缺少培养,就会消灭.
功利主义
与
道义论
我们曾经谈到, 我们曾经谈到,道德哲学的研究对象就 是对道德问题或道德冲突做出评价或选 择.道德评价涉及在不同道德准则之间 的优先次序做出区别. 的优先次序做出区别.当然也有这样的 可能, 可能,被比较的两个道德准则的优先次 序始终没有被明显地区分开来. 序始终没有被明显地区分开来.这种冲 突叫做"终极冲突" 突叫做"终极冲突",终极冲突及其解 决是道德哲学的重要问题, 决是道德哲学的重要问题,涉及道德哲 学的基本分野, 道义论(deontology) 学的基本分野,即道义论(deontology) 和目的论(teleology). 目的论(teleology).
"凡是作为达到幸福的手段,都 凡是作为达到幸福的手段, 凡是作为达到幸福的手段 变成被独立追求的东西. 变成被独立追求的东西.既被 独立追求, 独立追求,也就是人所追求的 幸福的一部分. 幸福的一部分.……按照功利 按照功利 主义的观念, 主义的观念,美德是一种可以 这样来讲的善: 这样来讲的善:它没有所谓原 来的欲望或动机,它只是有助 来的欲望或动机,它只是有助 快乐. 于快乐."
密尔把人们所追求的目的分为许多 层次,原始的目的是" 层次,原始的目的是"增进最多数 人的最大利益" 人的最大利益",其他目的都是由 它派生出来的, 它派生出来的,即开始作为达到原 始目的的手段,习惯成自然, 始目的的手段,习惯成自然,逐渐 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 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包括自我牺 牲在内的最高美德也是如此. 牲在内的最高美德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