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的集中育秧技术
-4-
集中育秧主要做法与形式
• (2)因地制宜,抓好落实。因地制宜,采取适合自己的方 式,提高水稻集中育秧的水平和效率。做法1:村为单位 ,建立集中育秧点,明确集中育秧的主体必须是插秧机手 ,插秧机手与所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签订育供秧协议,并 收取一定的保证金;实行绩效考核,对绩效好的示范点和 挂点具体责任人进行奖励;对育秧失败的示范点,扣除保 证金。做法2:育秧主体为专业化服务组织(农业公司) 、种田大户以及农技服务推广中心等。
•
-12-
工厂化育秧
• 1.主要技术内容 • 水稻工厂化育秧一般包括选择育秧方法和种子处理、苗土准备、秧田准备、联合
播种、秧苗管理等环节。育秧方式有符合机插要求的软盘旱育以及用于抛秧的561穴 软盘旱育。 • 床土配制:床土分底土和覆土,分别对其进行消毒、培肥、调酸处理,提高床土的 有机质含量,保证土质疏松。土壤颗粒细碎,直径25cm的颗粒占70%以上,其余的 为2mm以下,不得有石块杂物。床土pH值控制在4.5—5.5之间,含水量不超过10 %。由于南方地区春季雨水多,空气中湿度大,床土宜上年秋冬季进行采集、晒干 粉碎、并贮藏干燥通风处。床土配制在试验推广阶段可用手工进行碎土筛选,大面 积推广应用阶段,则须使用粉碎机进行碎土作业。 • 床土用量:使用抛秧软盘,每盘一般用土200—300g,若用机插软盘每盘则需1kg, 用土量很大。 • 育秧穴盘准备: 秧盘为561穴,大田抛秧使用盘,按每亩45-50盘,可使用3次。
-10-
集中育秧主要做法与形式
• 组织形式 • 建立以政府为组织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实施主体、种植户自愿
参与的运行机制。 • (1)通过行政干预,以村为单位,县(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为技术载体,引导以村为单位实行集中育秧。(2)组织水稻专业合 作社、稻米加工企业在生产基地进行集中育秧。(3)以种粮大户为 集中育秧单位,联合周边散户进行集中育秧。
-晒种、选种、浸种、消毒等前期处理。该 环节有脱芒机,脱芒的目的是把芒和小枝通过机械和人工脱掉,以保 证播种机播种均匀,并达到苗盘基本粒数。
• 控温催芽:主要设备有破胸催芽器和脱水机。 • 破胸催芽器是用于水稻种子的消毒、浸泡及破胸催芽作业的机器,
是水稻工厂化育秧不可缺少的设备,一般由盛种装置、自动循环水系 统和自动控温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受限于资金和降低成本的需要,也 可用传统方式浸种,利用温室控温催芽。 • 脱水机的功能是通过筛筒转动去掉稻种之间的水分和表面水分, 而使稻种达到外干内温程度,保证播种均匀度,简易工厂化育秧可以 不使用该设备,如水分仍多,可稍加晾干,或掺伴细土降低水分。
-3-
集中育秧主要做法与形式
• (1)加强组织,扎实推进。如成立集中育秧领导小组和 专家指导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协 调保障等。专家指导组主要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培 训指导、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同时,明确各级农业服 务中心为集中育秧的责任主体,负责确定示范村、建立集 中育秧点、与集中育秧实体(村、基层专业服务组织、种 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等)签订商品化育供秧协议, 并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落实财政补贴政策、提供物资配 套。
-9-
集中育秧主要做法与形式
• 实施对象 • 宜先从早稻集中育秧先行试点,然后推进到粳稻、一季籼稻、双
季晚稻,直到实现水稻全覆盖。 • 原因在于:一是早稻育秧期间低温冷害频繁,育壮秧风险大;二
是早稻直播种植比重高,影响晚稻生产的可能性大;三是早稻面积 与晚稻的相关性强,稳定早稻生产就是稳定了双季稻面积。
-5-
集中育秧主要做法与形式
• (3)强化技术服务,提高规范化水平。各地在加强对乡镇农业服务 中心人员和项目实施的机手加强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加强现场指导的 力度。如统一采购秧盘、状秧剂、地膜、育秧基质,统一采购防虫网 ,制定统一的育秧技术规程。围绕规程对育秧手、机手、专业服务人 员和示范大户进行培训;同时采取了县、镇技术干部挂点负责的方法 ,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 (2)集中统一育秧,统一移栽。统一购种、育秧、移栽,大 田管理及后续工作由农户自主进行。
• (3)集中统一育秧,分户移栽。统一购种、育秧,秧苗由农 户自行移栽和大田管理。
• (4)集中育秧,分户管理。把农户育秧的秧田集中到一起, 统一培育,由各农户自带种子来育秧,主要实行统一的技术 指导和服务。
-11-
工厂化育秧
• 工厂化育秧集机电化、标准化、自控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集约化育秧的新生产方式。其核心技术是通过专用育秧设备 在育秧盘内播土、播种、洒水,然后采用自控电加热设备进 行高温快速催芽及出苗。水稻工厂化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均匀 、健壮、整齐,为农产提供高素质的秧苗,在南方水稻地区 ,能有效减轻“倒春寒”的影响,为农产赢得栽插时间。该 技术是实现水稻生产种子良种化、供秧商品化的有效途径, 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
-6-
集中育秧主要做法与形式
• (4)强化管理,确保实施。签定“商品化育供秧示范点建设 合同”,规范各示范点行为,减少育秧风险,降低农民购秧 成本。
-7-
集中育秧主要做法与形式
• 存在问题: (1)取土难。育秧需要准备苗床用土,由于耕
地承包权到农户,取土必须征得农民的同意并给予一定费
用。
•
(2)用工难。由于规模大,季节性需要人工较多,如播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
-1-
汇报内容
• 集中育秧的意义 • 集中育秧主要做法与形式 • 工厂化育秧技术 • 机插秧育秧技术 • 旱育秧技术 • 湿润(常规)育秧技术
-2-
集中育秧意义
• 现阶段社会经济条件下育秧技术发展的最佳选择 • 促进南方水稻增产的有效技术组织形式 • 农谚说得好,“秧好一半稻”。 • 遏制直播稻盲目发展的可行技术替代途径
种量控制,难以到位,影响育秧质量。
•
(3)运秧难。秧苗的远距离运输成本加大,甚至发生
秧苗“闷死”的现象。
•
(4)风险大。育秧规模增大后,技术上稍有疏忽,就容
易出问题。
•
(5)瓶颈较多。如“浸种” 、废旧秧盘的处理、灌溉用
水、防盗等。
-8-
集中育秧主要做法与形式
• 主要形式:(1)集中统一育秧,全程服务。从统一购种、育 秧、移栽,到大田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收获,再到订单收 购,均实行统一运作,统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