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长江三角洲的旅游文化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乡土地理,用自己身边的例子阐述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时代发展,领略各地文化特色,
【重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
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辅助环节
1.创设情境
2.揭示目标
①利用地图说明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并会分析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②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49——52页思考:
1运用长江三角洲地形图,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范围
2.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类型和地形特征?
3.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4.举例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完成P51-52 活动
5分钟后找学生回答
二、先学环节
1.学生自学
2.检测效果
三、后教环节
1.更正讨论
2.拓展延伸
四、当堂训练
1.课堂练习
2.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