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体态语

教师体态语


【技能训练】
••
训练一:学生自愿组合,5~6人一组。 根据以下情景做出相关手势语,并在教师指 导下反复训练:1.请学生站起2.请学生坐 下3.请学生上讲台4.请学生下讲台5.强调 板书内容6.请全班同学站起7.请大家安静 8.夸奖学生9.模拟甜和辣的味道10.模拟 打伞和照相动作 • 训练二:学生刚上完体育课,情绪兴奋, 相互在教室里嬉闹起来,教室里像开了锅一 样的热闹,教师说话的声音学生根本听不见, 假如你是老师,你该运用何种手势语让大家 安静下来?


2、讲课中对于表情运用,一般要注意:
①表情要正直诚实,发自内心, ②讲课的表情要从工作需要出发,要为讲课 的目的服务, ③表情必须和讲授内容一致起来。

• • • • • • •
3、在讲课中表情运用上常出现的毛病有 言而无情 脸部平淡,似木刻一般; 情不由衷; 表情虽有变化,但并非发自内心; 情过其言 讲授内容并没有赋予这种情感,自己却在那里乱加 发挥; • 情变无常 • 表情变化过于频繁,使人琢磨不定;
教师不宜出现的目光语
(1)盯视 (2)瞪视 (3)怒视 (4)呆视 (5)漠视 (6)仰视
【技能训练】



训练一:请学生分组对着镜子观察以下目光语的 眼神,并体会其适用的语境。学生相互纠正并请 教师作训练指导。1.正视2.环视3.注视4.点 视5.俯视6.盯视7.瞪视8.逼视9.怒视 10.呆视 训练二:请学生观看名师实况教学录像,注意观 察教师的表情及眼神变化。观察训练时,请学生 注意抓住关键部位来分析,如眉的展与蹙、眼角 的翘与垂、嘴角的上与下等。 训练三:请全班同学分组进行讲课表演,要求讲 课同学能合理应用目光语和微笑语,其他同学观 察并试作评析。
二、体态语的功能
1.辅助课堂讲授 2.调控教学活动 3.沟通师生感情
【技能训练】
训练一:有的教师认为教师体态语只 不过是一种“雕虫小技”,用不着学习 和规范。你认为教师体态语有无学习和 规范的必要?请同学列举老师上课时一些 不雅的动作行为。 训练二:请同学回忆并介绍自己最 喜欢的一位老师的上课特点,并模仿其 上课的各种姿势和表情。
教师体态语
“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 和控制面部表情上”, “我相信在高等师范学校里,将来必 然要教授关于声调、姿态、运用器官、 运用表情等课程,没有这样的训练,我 是想象不出来可能进行教师工作的。” ——马卡连柯(前苏联)
一、体态语的定义
体态语,又可称为态势语,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手势、 眼神、微笑、身姿、仪容仪表 等非语言因素来传递信息、表 达情感态度的身体语言。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像 勿傲无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技能训练
• 在一次数学课上,正在讲解的教师看 见班上的一个后进生伏在桌子上睡觉。这位 教师心中很不高兴,直接用手指指名道姓地 叫学生的名字并请他站起来,但这位学生根 本没反应。教师怒火中烧,快步走到学生面 前并在桌子上猛拍一下,学生吓得一下子惊 醒过来,略带惊恐而又不知所措地呆望着怒 目圆睁的老师,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请 你分析并评论这位教师对体态语的使用存在 哪些不得体的地方?假如是你,你该如何处 理?
• 上区——肩部以上——积极、上进、昂 扬、奋发、张扬、热情 • 中区——肩部到腰部——平静、坦诚、 和气 • 下区——腰部——厌恶、压抑、否定
教师不宜使用的手势语
(1) 拒绝性摇头 (2) 讽刺性鼓倒掌 (3) 威胁性挥动拳头 (4) 讲课时双手叉腰 (5) 蔑视性伸出小指 (6) 斥责性食指点动 (7) 蔑视性斜挑拇指 (8) 宣泄性以拳或掌击物 (9) 用手玩弄粉笔和黑板擦 (10)轻佻地捻动拇指和发出响声 (11)用手触摸鼻子、耳朵、脖梗
4.姿态变换




(1)俯身 俯身体态是不拘礼节的表示,表示亲 切、关怀的意义,适合用于情绪易波动、性格内 向的学生。 (2)直立 指教师停止讲课,笔直站立,注视某 一学生。直立体态表示严肃、威势和制止的意思。 这种方式适合那些性格外向且顽皮的学生。 (3)面对 教师采用面对学生这种姿势,可以使 目光随时注意到教室内任何一个学生,便于随时 觉察全班学生的一举一动。 (4)背对 背对学生的这种姿势是常在板书、挂 图以及贴、钉教具时使用, (5)侧身 侧身往往是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想象 时,或提出问题带领学生思考时使用。
(二)身姿语
• 教师身姿语是指教师的身体躯干的动作。 教师的身姿语主要有站姿、行姿和坐姿。
1.站姿——端庄,挺直,精神饱满


自然式:两脚平行或 略呈八字行,双距与肩 同宽。 前进式:重心均衡分 布在两脚之间或根据 表达需要落在前脚丁 字步:两脚呈丁字站立。
不正确的站姿有:
身体紧靠在讲台上; 双手撑在讲台上 ,耸起双肩,或肘放在讲台上, 双手撑头; 脚踏在讲桌的格板上; 斜立,一只脚伸出不停地抖动; 手插在裤兜里。
三、体态语运用的原则
1. 适度 2. 准确 3. 得体 4. 和谐
得体的具体体现
(1)教师的体态语要与教师的角色身份、年龄、 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相适应。 (2)教师的体态语动作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 别、知识结构等。 (3)教师的体态语动作不能夸张,要自然、生活 化。 (4)教师要力求避免不雅的体态语动作。

技能训练


1 有的教师喜欢在上课时手叉着腰或者有 的甚至喜欢把双手背在身后讲课。有人认 为这是老师的个性表现,学生慢慢就习惯 了,有的认为这是老师老成持重的表现, 有的认为这是很不雅的体态,你的看法如 何? • 2 你觉得教师上课有哪些正确的站姿,请 向同学表演展示。
2.行姿
• 抬头挺胸,步履稳健而轻捷,手臂自然 摆动。不要摇摇晃晃,慌慌张张,拖拖沓 沓。
(四)手势
1.指示手势语 用于指明要说的人、事物、 方向等的手势语。 2.摹状手势语 用于描摹、比画具体事物或 人的形貌的手势语。

4.情感手势语 低年级学生表示赞赏、信任或鼓励,手可轻摸 学生的头或轻拍学生的肩膀。有的教师在讲课的 过程中,会出现暂时的“短路”现象,会下意识 地用手掌轻拍自己的额头,这是教师自责的外露。
(五)表情
1.讲课时对表情的基本要求; 2.讲课中对于表情运用的注意事项; 3.在讲课中表情运用上常出现的毛病; 4.好的面部表情 。
1、讲课时对表情的基本要求是: 热情专注(对学生的态度),真挚可信(对讲课 的内容)。 如讲到高兴时,就要笑逐颜开; 讲到愤怒时,就要满面怒气; 讲到困难时,就要满怀信心等等。 这些多变的表情信息,必将作用于听众的视觉器 官,引起思想共鸣。
4.好的面部表情
• 好的面部表情可以概括为五个字:亲、真、 明、敏、度。 • 亲:和蔼可亲。 • 真:面部表情是教师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 明:表情鲜明。 • 敏:表情灵敏。 • 度:把握面部表情变化的程度。
四、体态语的类型及运用
(一) 目光语 (二) 身姿语 (三) 衣饰 (四)手势语 (五) 表情语
(一)目光语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1.教师目光语使用的基本要点
2.教师常用的目光语
3.教师不宜出现的目光语
1.教师目光语使用的基本要点 : (1)目光有神采,目光经常保持面对学生。 (2)师生眼神互动以组织课堂教学
3.坐座在位置的前半部,两腿平行垂直,两脚 落地,腰板挺直——说者、听者都十分严肃认真。 随意坐姿:不同的坐姿反映不同的心理: 抬头仰身靠在座位上——桀骜不恭 上身略前倾,头部侧向说话者——洗耳恭听 上身后仰并把脚放在前面的桌子上—放纵失礼 欠身侧坐椅子的一角——谦恭 翘起二郎腿不时晃动——心不在焉 频繁变换坐姿——不耐烦
(三)衣饰
1.讲课时对教师衣饰的要求; 2.教师衣饰注意的原则 ; 3.教师衣饰的禁忌。

1.讲课时对教师衣饰的要求是: 从众随和,朴实无华。整洁大方,色 彩和谐。
2.教师衣饰注意的原则
(1)要克服守旧思想, (2)要克服求异心理。
教师衣饰的禁忌
(1)脏 (2)破 (3)乱 (4)杂 (5)过分暴露 (6)过分透视 (7)过分短小 (8)过分紧身
2.教师常用的目光语
(1)正视——教师视线与学生视线平行接触 。 (2) 环视——教师的目光作环状扫描 (3)注视 ——指目光较长时间固定于某人或某 物。有严肃注视、授课注视、亲密注视三种类 型。 (4)点视 (5)俯视 ——教师的视线自上往下接触学生。
• 严肃注视——以双眼为底线,上顶角 到前额的三角形区 • 授课注视——对方两眼与嘴部之间的 倒三角区。 • 亲密注视——对方两眼与胸部之间的 倒三角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