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药及中间体市场分析

我国农药及中间体市场分析

我国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一农药行业概况农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杂草和病菌的药剂。

由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合成和制剂加工三大版块构成了完整的农药产业链。

行业上游为黄磷、液氯等无机原料和甲醇、三苯等基本有机原料,下游为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领域。

总的来说,农药行业处于化工产业链的末端,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大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成功率低,一旦研制成功则利润丰厚。

农药行业是重要的支农产业之一,在全球人口增长及耕地面积减少的矛盾下,农药的广泛施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的粮食问题的重要出路。

但农药使用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或直接或间接的威胁,所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的毒性问题和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行业被迫向高效、低毒、低用量的方向发展。

因此,农药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等研究的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我国农药行业起步晚,虽然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但仍存在着很多布局问题,尤其是在国家战略“走出去”的带动下,以及世界农药巨头更深层次的“走进来”情况下,作为基础支农产业的农药行业,行业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

这时对发达国家农药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对于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农药行业及农业相关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二、世界农药市场农药的消费受农业生产的规律、作物种植规模和种植结构的影响很大。

受农业生产季节性的影响,农药的生产和消费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在我国,每年 3到9月份是农药使用的高峰期,所以上半年也是农药生产的高峰期,加之农药还是重要的救灾物资,需要定量的储备,所以我国的农药生产具有其他国家,尤其是地区跨度大的美国等所不具有的特点。

此外,农药行业与国家农业政策以及耕作制度与技术的变革等都有紧密的联系,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所以归纳世界农药产业发展曲线,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及助剂、药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l 、市场规模由上世纪 9 0年代中,农药行业开始极度繁荣后的萎缩,直自2 0 0 3年世界农药市场才实现在产品结构变化上的实际增长,而后逐渐步入一个销售市场的稳定期,近几年销售额稳定在 3 1 0亿美元左右,我国农药行业在“十一五”的产业方针指导下,在十七大胜利召开后的国家战略转变下,农民收入必然迎来建国后的第三个增长期。

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生产资料的加大投入将大力带动农药消费的增长。

结合世界产业背景,世界权威咨询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农业将以7%的速度增长,国际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无疑给农药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2、世界农药行业发展曲线( 1 ) 市场的转移。

发达国家农药工业起步较早,已过高速发展期,市场趋于饱和。

农药市场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亚太地区和南美洲部分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将成为全球农药增长的驱动力。

世界农药的产能也在向相关国家转移,以降低成本、就近销售,我国相关企业应该抓住此次机会,引进、吸收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助跑农业现代化。

( 2 ) 农药开发向高效、低毒、低残留、高活性、高选择性方向发展。

这是发达国家农药需求趋于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未来数年内,以苏云杆菌农药(Bt)为首的生物农药( 目前生物农药仅占整个农药市场的 l %) 将以 l 0 %左右的速度强劲增长,但一段时间内化学合成农药仍是农药市场的主体。

我国的生物农药还处在起步阶段,除几大上市公司外,产品线还没有展开。

这也将是今后我国产业投资的一个主要方向,以同一起跑线上的生物农药为主打产品,在外向型产品结构的布局下,与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未来农药市场一决高下。

( 3 ) 转基因作物市场挤占传统农药市场。

据统计,2 0 0 5年全球 4 4 %的大豆、 4 2 %的玉米和 1 0 %的棉花均采用转基因种子种植。

全球农药市场有向农业生物技术市场转移的趋势。

草甘膦、草铵膦等非选择性除草剂的发展使其他的选择性除草剂市场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至今达到商品化种植的转基因抗病作物还很少,杀菌剂市场受到的影响很小。

( 4) 三大类农药的比重及其发展。

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三大类农药是农药市场的主体。

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占农药销售额的比例在 2 o o 5年为 4 8 %:2 5 %:2 4 %,而 5年前该比例为4 8 %: 2 8 %: 2 0 %, 1 5年前为4 4 %: 2 9 %:2 1 %, 2 5年前为4 1 %: 3 5 %: 1 9 %。

而我国的产品比例调整,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除草剂市场的增长速度在三大类农药中居中,近1 5年以年均 1 . 6 5 %的速度增长,近 5年来的增长率为2 . 9 0 %。

除草剂市场所占比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农业上的先进程度,比例差异主要是由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耕作技术决定的。

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改变了全球除草剂市场的格局。

它一方面使得草甘膦、草铵膦等少数非选择性除草剂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另方面使其他选择性除草剂的需求大幅度降低,大大降低了除草剂的品种数量,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农药企业。

虽然我国除草剂的产能增长水平一直高于世界平均速度。

但消费比例则一直在 2 0 %左右,要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消费量增长跟不上产量增长,直接导致了行业细分的许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

全球杀虫剂销售额自 1 9 9 0年黄金发展期过后市场份额已下滑至 2 5 %。

其原因主要是开发和推广市场已趋于饱和,又受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再加上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冲击,因此近年来竟有萎缩趋势。

市场格局变化是与环境相容性好的高效低毒品种不断进入市场替代旧有产品,目前全球市场上消费的杀虫剂主要是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杂环类杀虫剂四大类化学农药以及少量生物农药。

杀菌剂市场增长最快, 1 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 2 %,近 5年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导致作物病害的病菌容易获得抗性新产品有持续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以及各类经济作物种植种类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增加了对杀菌剂的需求,其受转基因作物的影响很小。

这个市场对于我国众多生产厂家而言,是最有吸引力的。

一方面这个市场产品更新换代快,跨国企业的研发优势在此表现的并不充分,另一方面,国际巨型企业一般习惯专线生产,产品线中产品种类并不多,所以必然会有一些细分的产品空隙留给我国众多企业去大展所为。

三、中国农药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

2 0 0 5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 2 2 o o余家,常年生产2 5 0多种原药。

其中原药生产企业近 5 0 0家,加工( 含少量分装 ) 企业 1 7 0 0多家。

农药总产量中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分别为4 5 %、 13 %和4 1 %。

但大部分农药品种均为仿制品种,自主创制的品种数量不足 1 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 2 0 0 5年我国农药产量 ( 原药) 突破百万吨达 1 0 3 . 9 4万吨,我国农药原药消费量 2 8 . 3万吨,同比增长了9 . 1 %;其中,杀虫剂消费量增长了8 . 9 %,除草剂增长了2 4 . 6 %,杀菌剂增长 4 . 0 %,农药行业销售额达 6 2 4.5 2亿元。

销售额五年来增长了 2 . 4倍年复合增长 1 9 %,尤其是近两年增速均在 3 0 %以上。

如果除去部分农药制剂产量计入原药产量的增量,根据校对值, 2 o o 5年我国农药实际产量达 6 8万吨,产量上看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药原药生产国,但市场规模只占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的 6 %,还只是世界第五。

2 0 0年上半年受益于化工原料价格回落及需求增长,农药行业表现为收入、利润同步增长,在全部子行业中增长态势最为均衡。

2 、我国农药行业的进口与出口我国农药行业具有很强的外向性,出口产品占总产量比例在 4 0 %以上。

2 0 0 5年我国农药出口量4 2 . 5万吨,出口金额 1 4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为 9 . 5 %和1 8 . 1 %。

2 o o 5年我国农药进口量仅 3 . 7万吨,进口金额1 . 8 2亿元,基本保持平稳。

从出口的产品结构上看,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的比例分别占数量的 3 1 %、 4 8 %和 1 5 %,占金额的3 4 %、 4 2 %和 1 9 %。

从进口的产品结构上看,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所占比例为数量的2 1 %、 4 8 %和 3 1 %,占金额的 2 4 %、 4 0 %和 3 4 %,杀菌剂进口保持较快增长。

我国农药出口到 1 5 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全球农药市场,但主要以原药为主大约占出口总量的 6 0 %左右。

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我国出口总量的 5 1 %,其次为拉丁美洲,占出口总量的 2 2 %,再次是欧洲,占9 %,非洲只占7 . 5 %。

巴基斯坦、泰国、美国、阿根廷和巴拉圭是我国前五大出口市场。

3 、我国农药市场的特性农药产品的市场是广大的农村,由于农药产品的特性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农药市场具有不同于国外市场、不同其他农资产品市场的特征。

( 1 ) 市场广阔而分散。

种植单位小,用户数量大,户是农资产品购买的基础。

( 2 ) 市场教育底子薄,信息不对称。

单位购买量小,价格敏感度高,自我保护意识差,这是由农民收入低造成的,也导致了假劣农药的泛滥;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掌握在生产商经销商手中,造成营销成本高、效果差。

( 3 ) 明显的季节性。

3至9月是销售生产旺季,比其他国家的市场更为集中。

( 4 ) 产品更新换代快。

由于我国具有后发产业优势,加之农民的产品忠诚度低,以及我国农药企业自有知识产权少,所以产品换代快,国内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产品开发的基础上还必须要跟上行业的变化。

( 5 ) 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行业前 1 0大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只有 1 9 . 5 %,前 2 0大企业占总产量比重只有 3 0 . 8 %。

与跨国农药公司专注于自己的农药产品不同,我国农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过专利期的产品,同一个品种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生产,这也造成了市场竞争混乱的局面。

( 6 ) 五种高毒农药已于 2 0 0 7年起全面禁用,产品线不合理的企业面临停产或转产,这给品种结构优良的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也将大大优化我国农药行业的竞争秩序。

另外我国地域差异较大,气候条件多样,各地区农民有完全不同的种植习惯;又因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所以使得农药需求变化缺乏预见性,对市场需求很难定量估算以合理安排产能。

4 、“十一五”宏观调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产业规划都指明了农药的发展将制止重复建设,压减过多的生产厂点,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注重健康持续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将农药企业注册资金的最低要求提高 2倍,并计划与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农药企业进行环保大检查,这将提高农药行业的进入门槛,强制淘汰一批中小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