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方法;
2.加深对外圆车刀几何角度与辅助平面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
1.车刀量角台;
2.直头外圆车刀、弯头外圆车刀。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1.车刀量角台
如图1所示车刀量角台,由圆形底座、立柱、测量台、定位块、大小刻度盘、大小指针、螺母等组成。
装在支脚上的圆形底座的周边刻有从0°起向左、右各
100°的刻度,测量台可绕小轴转动,转动角度由固定于测量台上的指针读出。
定位块和导向条固定在一起,能在测量台的滑槽内平行移动。
立柱固定在圆形底座上,其上有矩形螺纹。
旋转螺母,可使滑体沿立柱的键槽上、下移动。
小刻度盘用小螺钉固装在滑体上,用旋钮可将弯板锁紧在滑体上。
松开旋钮,弯板以旋钮为轴,可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转动的角度用固定于弯板上的小指针在小刻度盘上读出。
大刻度盘用螺钉固装在弯板上,用螺钉轴装在大刻度盘上的大指针可绕螺钉轴,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转动的角度由大刻度盘上的刻度读出,转动的极限位置由销轴限制。
当指针、大指针、小指针都处于0°时,大指针的前面a和侧面b分别垂直于测量台的平面,而底面c平行于测量台的平面。
外圆车刀放在测量台上,靠紧定位块,可随测量台一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并能在测量台上沿定位块前后移动和随定位块左右移动。
使用时,可通过旋转测量台或大指针,使大指针的前面或底面或侧面与外圆车刀被测要素紧密贴合,即可从圆形底座或刻度盘上读出被测角度数值。
2.测量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
(1)原始位置调整
将大小刻度盘的大小指针及测量台指针全部调整到零位,并把车刀放在测量台上,使车刀刀杆贴紧定位块、刀尖贴紧大指针的前面a。
此时,大指针的底面c与基面平行,
刀杆的轴线与大指针的前面a 垂直,如图2所示。
(2)在基面Pr 内测量主偏角r κ、副偏角'
r κ
从原始位置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测量台,使外圆车刀主切削刃与大指针的前面a 贴合(见图3),根据主偏角定义,即可直接在圆形底座上读出主偏角r κ的数值。
同理,如图4所示,从原始位置起,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测量台,使副切削刃与大指针的前面a 贴合,即可直接在圆形底座上读出副偏角'
r κ的数值。
(3)在主剖面Po 内测量前角o γ、后角o α
将测量台从原始位置逆时针旋转(90°-r κ),此时大指针所在的平面即为车刀主切削刃上的主剖面。
根据前角的定义,调节大螺母,使大指针底面c 与车刀前面贴合(见图5),即可在大刻度盘上读出前角o γ的数值。
测量后角o α时,车刀量角台处于上述同一位置,根据后角的定义,调节大螺母,使大指针侧面b 与车刀主后面贴合(见图6),即可在大刻度盘上读出后角o α的数值。
(4)在主切削平面Ps 内测量刃倾角s λ
旋转测量台,使主切削刃与大指针的前面a 贴合,此时,大指针与车刀主切削刃 的主切削平面重合。
再根据刃倾角的定义,使大指针底面c 与车刀主切削刃贴合如图7所示,即可在大刻度盘上读出刃倾角s λ的数值(注意s λ的正负,大指针在零位左边为
+
s
λ,在右边为-
s
λ)。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在下表中填写被测车刀的几何角度:
车刀名称
及号码
测量结果
测量次数前角
o
γ后角
o
α主偏角
r
κ副偏角'
r
κ刃倾角
s
λ
直头外圆车刀
号码:
1
2
平均值
弯头外圆车刀
号码:
1
2
平均值
2.按照所测角度画出:
(1)外圆车刀车外圆的工作图;
(2)按投影关系作出各坐标平面内的投影图,并注出坐标平面和五个基本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