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化学试卷A及答案讲诉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化学试卷A及答案讲诉

一、单项选择题(按题目中给出的字母A、B、C、D,您认为哪一个是正确的,请写在指定的表格内)(每题1.5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i,mi, si)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 2, 1, -1, -1/2;(B) 0, 0, 0,1/2 (C) 3, 1, 2, 1/2;(D)2, 1, 0, 02.若将N原子的基电子组态写成1s22s22px 2py1违背了下列的哪一条?(A) Pauli 原理;(B) Hund规则;(C)能量最低原理;(D) Bohr理论。

3.在以下四种电子组态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哪一个?(A) ns2np6;(B) ns2np5;(C) ns2np4;(D) ns2np3。

4. 下列哪种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作用?(A)HF; (B)Al;(C)KF; (D)SiO2;5. 石墨中,下列哪种结合力是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A)共价键; (B)范德华力(C)离子键; (D)金属键;6.下列哪一种物质中存在氢键作用?(A)H2Se; (B)C2H5OH(C)HCl; (D) C6H6 ;7.当0.20mol·L-1HA(K=1.0×10-5)处于平衡状态时,其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A) H+(B)OH-(C) A-(D)HA8.反应:NO(g)+CO(g)12N2(g)+CO2(g)的 r H= -374kJ·mol-1,为提高NO 和CO转化率,常采取的措施是(A)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 (D)高温、低压9 下列物质中,属于配合物的是(A) KAl(SO4)2·12H2O (B) K4[Fe(CN)6](C) KCr(SO4)2·12H2O (D) NH4Fe(SO4)2·12H2O10 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是(A) NF3 (B) BCl3(C) AsH3 (D) PCl311、下列分子中,偶极矩最大的是(A) HCl (B) H2(C) HF (D) CO212 下列物质,熔点及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 He>Ne>Ar (B) HF>HCl>HBr(C) CH4<SiH4<GeH4(D) H2O<H2S<H2Se13. 已知H3PO4的Ka1 = 7.52⨯10-3, Ka2= 6.23⨯10-8, Ka2= 2.2⨯10-13, 若要配制pH值为7.8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是:(A)H3PO4和 NaH2PO4; (B)NaH2PO4和 Na2HPO4(C)Na3PO4和 Na2HPO4(D)H3PO4和 Na3PO4;14. 已知EӨFe 3+/Fe2+ = 0.771V, EӨCu2+/Cu= 0.342V, 则反应Cu2++2Fe2+ = Cu + 2Fe3+在标准状态下自发进行的方向是:(A)正向进行; (B)逆向进行(C)达到平衡(D)不能确定15. 下列能源中属于清洁能源的是(A)太阳能(B)汽油(C) 天然气(D)煤16. 在下列各种晶体中,含有简单的独立分子的晶体是下列的哪一种?(A) 原子晶体 (B) 离子晶体(C) 分子晶体 (D) 金属晶体17.处理含氰的废水,最合理的水质处理方法是(A)离子交换法 (B) 中和法(C)混凝法(D)氧化还原法18. 1953年日本水俣病事件是由于以下哪种化学品污染水体造成的?(A) 甲基汞 (B) 镉(C) 多氯联苯 (D) 甲基异氰酸酯19. 以下属于轻质合金的是:(A) 铝锂合金 (B) 镍钢合金(C) 钨钴合金 (D) 碳化钛基类20. 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CH—CH=CH—CH=CH—…)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

2000年诺贝尔(Nobel)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

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A)聚乙烯(B)聚丁二烯(C)聚苯乙烯(D)聚乙炔二、填空题(本大题分9小题,每空一分,共20分)1.(3分)表示原子轨道的特征,应该用个量子数,表示电子运动的状态,应该用个量子数,而表示电子能级应该用个量子数。

2. (3分)金属晶体中,晶格结点上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原子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分子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

3. (1分)已知:K⊙sp {PbI2}=7.1×10-9,则室温下PbI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4.(2分)石墨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原因是,石墨片层间容易滑动的原因是。

5. (1分)某溶液中含有0.1mol/L HAc和0.1mol/LNaAc,该溶液的PH值为。

(HAc的K⊙a=1.75×10-5)6.(2分)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1);(2) 。

7. (4分)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其核外电子分布式为。

所在周期为,所在族为,所在分区为。

8. (3分)已知氢-氧燃料电池,正负极均采用多孔碳电极,电解质为KOH,则正极反应为;负极反应为;电池符号为。

9.(1分)已知[Cu(CN)4]2-为平面正方形构型,推断其杂化方式为。

三、判断题(答案请填入下列表格中,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

共10分)2.因为s 轨道的形状是以原点为中心的球面,所以s 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一圆周。

3.在不等性sp 3杂化过程中,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不同。

4.氯化氢(HCl )溶于水后产生H +和Cl -,所以氯化氢分子是由离子键形成。

5.某一给定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不变,则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或浓度分别为定值。

6.MgCO 3的溶度积Ksp=6.82×10-6,这意味着所有含有MgCO 3的溶液中,C(Mg 2+)=C(CO32-),而且[Mg 2+]•[ CO32-]=6.82×10-6。

7.酸雨是指pH 值小于7呈酸性的雨水。

8.原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9.已知反应NO(g)+CO(g)=1/2N 2(g)+CO 2(g)的Δr H m (298.5K)=-373.2KJ/mol,要有利于取得有毒气体NO 和CO 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反应温度。

10. 当二氧化硅晶体融化时需要克服色散力。

四、问答题(每题4分,共5小题20分)1. 按第一电离能大小排列下列元素,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①Be 、Mg 、Ca ②Be 、B 、C 、N 、O2. 氧族氢化物的沸点如下:H 2O (100 ︒C ),H 2S (-61 ︒C ),H 2Se (-41 ︒C ),H 2Te (-2 ︒C );请对此沸点顺序做出合理的解释3. 合成NH 3的反应如下:1mr 322mol 2KJ .92H )g (NH 2)g (H 3)g (N -θ⋅-=∆=+;,为了提高H 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 臭氧层空洞是如何形成的?应如何防治?5. 何为纳米材料?它有什么特性?请举例说明。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4小题20分)1. 已知下列反应的θ∆m r H ,求C 2H 2的θ∆m f H =? ①1mr 22mol K J 394)1(H )g (CO )g (O )s (C -θ⋅-=∆=+;②1m r 22212mol KJ 8.285)2(H )g (O H )g (O )g (H -θ⋅-=∆=+; ③1m r 2222522mol KJ 130)3(H )l (O H (g)2CO )g (O )g (H C -θ⋅-=∆+=+;2. 密闭容器中CO 和H 2O 在某温度下反应如下:)g (H )g (CO )g (O H )g (CO 222+=+,起始状态时,生成物的浓度为零,平衡时各组分的平衡浓度为:[CO ]=0.1 mol ⋅L -1,[H 2O ]=0.2 mol ⋅L -1,[CO 2]=0.2 mol ⋅L -1;试问: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 ②反应开始前反应物的浓度各是多少? ③平衡时CO 的转化率是多少?④相同温度下,欲使CO 的转化率为80%,则反应前CO 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多少?3. 将H 2S 气体通入0.075 mol ⋅L -123)NO (Fe 中达到饱和(此时溶液H 2S 的浓度为0.1 mol ⋅L -1),试计算FeS 开始生成沉淀时的pH 。

已知:18103.6)(-⨯=FeS K sp θ711007.1)H2S (-⨯=θa K , 1321026.1)H2S (-⨯=θa K . 4. 若13272L mol 0.1)Cr (c )O Cr (c -+-⋅==,试问在下列酸度条件下是否可以通过反应O H 7K Cl 2Cl 3CrCl 2H Cl 14O Cr K 223722+++=+制备氯气?已知:V 33.1E 3272Cr /O Cr =θ+-;V 36.1E Cl /Cl2=θ-①盐酸的浓度为0.1 mol ⋅L -1 ②盐酸的浓度为12 mol ⋅L -1《大学化学》A 卷答案一、单选题二、填空题1. 3;4;22.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3. 1.2⨯10-3 mol ⋅L -14. 存在分子内大π键;层与层之间是微弱范德华力结合5. 4.766. 人类活动排放的一些废气能作为催化剂催化臭氧的分解,如氧氮化合物;②人类使用的氟利昂和含溴的化合物也是形成臭氧层空洞的原因,它们会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分解出原子氯和原子溴,原子氯和溴也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

7. [Ar ]4s 1;第四周期;第1族;s 区8.-=++OH 2e 2O H O 2221;O H 2e 2OH 2H 22=-+-;C ,O )aq (KOH H ,C 229. dsp 2三、判断题四、问答题1. 答:①Be Mg Ca I I I << 同族元素从上至下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②N O C Be B I I I I I <<<<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但Be 与N 因电子排布为全满和半满而出现异常2. 答:色散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主要来源,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H 2S 、H 2Se 、H 2Te 的沸点依次升高,而H 2O 由于能够产生分子间氢键,因此沸点会大大提高。

3. 答:①可以提高N 2的浓度; ②增大压力 ③降低温度4. 答: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人类活动排放的一些废气能作为催化剂催化臭氧的分解,如氧氮化合物22223O NO O NO O NO O NO +→++→+;;②人类使用的氟利昂和含溴的化合物也是形成臭氧层空洞的原因,它们会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分解出原子氯和原子溴,原子氯和溴也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