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6京广线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工程施工二标段桥面铺装首件总结报告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G106京广线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经理部2016年4月桥面铺装首件总结报告东明黄河公路大桥跨越山东省荷泽市东明县与河南省濮阳市之间的黄河大桥,是国道G106线上一座重要的特大桥梁。
大桥全长4142.14米,桥梁全宽18.5米,行车道宽17.7米,中间不设分隔带,桥面为沥青混凝土铺装。
引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横向布置7片梁,桥面连续,共11联,6*40m一联,6*50m五联,7*40m五联。
40米跨径梁高2.3米,腹板厚0.17m;50米跨径梁高2.6米,腹板厚0.18米。
为全面展开二合同段桥面铺装施工,2016年4月1日我标段在北引桥第20联(67跨-70跨)下游幅进行了首件桥面铺装混凝土浇筑施工。
根据桥面铺装施工方案,我部于2016年3月26日开始进行桥面铺装植筋施工,3月28日至3月30日桥面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4月1日15:30混凝土浇筑,4月2日3:00浇筑完成,浇筑11.5小时,桥面铺装施工历时7天。
之后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施工过程控制,进行了首件桥面铺装施工总结,并获得了宝贵的施工工艺参数,为全面展开桥面铺装施工提供了依据。
现总结如下:一、首件施工目的和依据通过首件桥面铺装施工我们确定如下数据及项目:1、桥面铺装半幅施工的可行性;2、桥面植筋长度的确定方法;3、钢筋绑扎与植筋衔接度及绑扎时间;4、模板的整体稳定性及桥面铺装横坡控制方法;5、桥面铺装混凝土裂缝控制。
施工依据:(1)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专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工程中主要应用的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和验收规范、标准:①.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②.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③.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④.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⑤.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使用条款;⑦. 《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⑧. 《纤维砼结构技术规程》(CECS38)。
二、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目前,项目部到达人员21名,各科室人员分工明确,满足施工需要。
施工作业人员到达70名,其中现场管理人员2名,测量技术人员3名,钢筋工35人、模板工12人、混凝土工14人、机械工4人,满足现阶段施工要求,后期将根据进展情况陆续增加人员。
主要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数量运行情况使用部位1 三辊轮摊铺机1台良好桥面混凝土施工的整平2 插入式振动器50 8台良好混凝土的振实3 磨光机4台良好桥面混凝土的收浆抹面4 手持电镐4台良好旧混凝土整平5 钢筋截断机10~34mm 1台良好钢筋加工6 钢筋弯曲机2台良好钢筋加工7 电焊机500 5台良好钢筋加工8 刻纹机2台良好混凝土表面刻痕三、桥面铺装施工措施(一)工艺流程(二)施工技术1、施工测量(1)由设计、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选取桥面铺装高程控制基准点并确认高程作为桥面铺装高程参考。
(2)每联设置一个临时高程基准点作为桥面标高控制点,每联的高程控制点设置在伸缩缝处位置,控制点做出明显标记并加设防护措施保护。
(3)因施工图纸中无明确方法确定桥梁中心线,计划以老桥盖梁中点为标准确定桥梁中心线。
2、混凝土表面整平旧梁面混凝土表面整平,清除表面浮浆形成4~6mm的粗糙面,集料外漏清晰干净。
3、桥面植筋考虑施工操作空间因素,桥面植筋采取半幅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先对下游幅进行施工,后期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
桥面植剪力筋,剪力筋直径12mm,植入深度10cm,钻孔直径16mm。
植筋位置,每个T梁中心线对称分布,每边两排,植筋纵横向间距均为20cm。
(1)钻孔:使用钢筋探测仪器探测好原结构钢筋位置,放好植筋位置线,先布点后探测,依据探测结果适当调整位置,确保钻孔时不伤害原结构的钢筋。
根据需要孔径大小配置钻头,为了保证钻孔的垂直度,要求施工用钻摆放水平并与桥面垂直,钻头对准钢筋点位开始施钻,一直钻到设计要求深度为止,要求操作者精心施工。
(2)清孔:植筋孔洞钻完后,使用空压机将灰尘、渣子清除干净,用刷子反复刷掉孔壁上的灰尘。
清孔完毕自检合格后请监理验收。
验收内容为孔径、孔深、孔洞的垂直度和清孔情况。
经过监理验收过的孔洞方可进行注胶植筋。
(3)注胶:确定孔洞已经验收完毕后,注胶速度要慢,防止将过多空气压在孔内,根据孔与钢筋之间的间隙计算注胶深度,植筋时,胶不要溢出过多。
(4)植筋:注胶后将钢筋施加一定的压力,向同一方向转动植入孔内,转动钢筋时将胶中压的少数空气排出,并且植到设计深度,使胶溢出少许,以示注胶饱满。
准确详细记录注胶时间,固化之前不要摇动钢筋。
(5)清理溢出的结构胶:及时清理溢出的结构胶,保证钢筋四周的胶均匀饱满。
溢出的胶一定要清理干净,保证后浇注混凝土与原混凝土之间的界面质量。
4、涂刷界面剂植筋完成后,清理混凝土表面残留灰渣,清理干净后涂刷界面剂,界面剂涂刷要求充分覆盖旧混凝土,保证新老混凝土有利结合。
5、桥面钢筋加工与安装(1)钢筋加工钢筋使用前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保持钢筋表面洁净。
成盘或弯曲的钢筋首先进行调直,再按设计要求制作成型。
桥面钢筋根据浇筑宽度,在加工区配料、弯制完成,配料时充分考虑接头的错开及搭接长度,采用小型平板车运至现场绑扎成型。
(2)钢筋安装底层钢筋绑扎前设置定位筋,定位筋设置在桥梁中心线位置及桥面铺装最外侧,定位筋10m 一根纵向排列,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调坡高程数据通过水准仪测量在定位筋相应位置做标记作为桥面铺装施工高程控制点。
底层钢筋绑扎:绑扎底层桥面钢筋时先在T 梁顶面标出纵、横向钢筋位置,按位置先摆放纵向钢筋,然后再摆放横向钢筋,绑扎时从桥面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逐步绑扎。
桥面钢筋网边角处采用逐点绑扎,其它部位采用梅花式跳绑,绑扎密度为50%节点。
在绑扎的同时安装架立钢筋,在T 梁梁肋位置利用剪力筋作为架立筋,调整好桥面底层钢筋网高度,将桥面纵向钢筋与剪力筋点焊固定。
在T 梁翼板无剪力筋位置增设架立筋,架立筋密度以能承受施工作业而不出现下挠变形为宜,纵向钢筋与架立筋点焊固定。
如下图所示: 23架立筋剪力筋3#筋与剪力筋、架立筋点焊固定上层钢筋网绑扎:按照设计间距摆放钢筋,位置与底层纵向钢筋对应,先将纵向钢筋按照设计位置调整好高度与剪力筋或架立筋点焊固定,严格控制好距顶面的保护层厚度。
然后按照设计间距在底层横向钢筋对应位置摆放横向钢筋,绑扎时从桥面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逐步绑扎。
桥面钢筋网边角处采用逐点绑扎,其它部位采用梅花式跳绑,绑扎密度为50%节点。
剪力筋顶端按照顶层横向钢筋高度进行弯折成90°,架立筋顶端不得高于顶层横向钢筋,多余部分剪除掉。
如下图所示:13架立筋剪力筋3#筋与剪力筋、架立筋点焊固定(3)安装预埋件①护栏1#钢筋预埋桥面铺装底层钢筋网绑扎完成后,安装护栏1#钢筋,1#钢筋深入桥面长度不小于50cm (在配料时已考虑),与桥面下层钢筋焊接,由于护栏1#钢筋间距(15cm )与桥面铺装横向钢筋间距(10cm )不同,在施工时与桥面横向钢筋对应处护栏1#钢筋按照设计要求的焊缝长度进行焊接,不对应护栏1#钢筋与桥面纵向钢筋点焊固定。
如下图所示: 护栏预埋筋桥面横向筋桥面纵向筋护栏预埋筋与桥面横向筋焊接,焊缝长度大于10d 护栏预埋筋与桥面纵向筋逐点点焊②灯柱5#钢筋预埋桥面铺装底层钢筋网绑扎完成后,放出灯柱位置,安装灯柱5#钢筋,5#钢筋深入桥面长度不小于40cm (在配料时已考虑),与桥面下层钢筋进行逐点绑扎。
③预留泄水管孔桥面上下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根据T 梁泄水孔位置在桥面铺装范围内安装预埋件,对泄水管孔进行预留。
预埋件采用PVC 管材,底口深入T 梁孔洞不小于5cm ,顶部与桥面铺装平齐,设置定位钢筋,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
6、桥面连续施工桥面连续位置处,在铺装桥面钢筋前在相邻两跨中心线80cm 处位置先将两条油浸软木条安装好,在两条油浸软木条之间涂抹沥青膏作为隔离层,然后绑扎桥面底层筋,完成底层筋绑扎后,增加两根横向钢筋作为桥面连续钢筋的支撑钢筋,然后进行桥面连续钢筋的布设。
桥面连续筋采用Ф22钢筋,涂二层环氧酚醛漆,包二层玻璃丝布,外包二层聚乙烯胶布(如下图所示)。
桥面连续钢筋大样图7、模板加工及安装(1)模板制作模板结构形式为:靠近护栏侧底部采用砂浆作为调平层(底层钢筋网以下)+模板;桥梁中心线侧底部采用砂浆作为调平层(底层钢筋网以下)+模板。
(2)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前,先制作砂浆调平层,制作时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及平整度,待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桥面钢筋绑扎工作。
待桥面上下层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就位后内外两侧用定位钢筋进行固定,确保模板整体性作用,模板内有缝隙的地方采用海绵条或泡沫胶进行封堵,模板外侧采取拉、顶措施校正模板。
8、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的拌制:应严格按配合比设计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搅拌时其投料次序,除应符合有关规定外,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的添加应符合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规范有关规定。
(2)混凝土的运送: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中内的积水倒净,运输途中,严禁往拌筒内加水,运至目的地,坍落度损失过大时,在符合设计配合比的条件下加与原混凝土水灰比配比相同水泥净浆,并强力搅拌后,方可卸料。
罐车在运输途中,应保持3~6转/分钟的慢速转动。
(3)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距离应尽量缩短,以迅速、不间断为原则,防止在运输中产生离析。
灌注前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不得超过2cm,如有离析或坍落度损失过大现象就要进行再次搅拌。
运输的延续时间不应超过下表的限制。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倒换运输工具或漏浆,尽量减少颠簸和日晒。
气温(℃)运输时间 (min)20-30 <6010-19 <755-9 <909、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保证梁板湿润,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
浇筑桥面混凝土时,人工辅助摊铺整平,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摊铺机整平提浆,机械抹面、压光,桥面混凝土浇筑3~7天内对铺装层进行机械刻纹。
(1)混凝土摊铺工人布料时,尽量使混凝土摊铺均匀,厚度一致,卸料高度比桥面顶高出3~5cm,不均匀处人工辅助摊平。
(2)混凝土振捣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为40cm,振捣至混凝土面不再下沉,表面泛浆为宜,避免长时间振捣,造成混凝土骨料分离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