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二战始—20世纪50年代 )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始 )
2、质量管理的发展
质量检验阶段
❖ 期间,泰罗“管理职能专业化”思想的产生,便产生了专职 检查队伍,构成了专职的检查部门,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 出来了。
老七种工具,具体包括:
❖ 因果图
❖ 排列图、
❖ 直方图

控制图

散布图

分层图

调查表
新七种工具,具体包括: ❖ 关联图法 ❖ KJ法 ❖ 系统图法 ❖ 矩阵图法 ❖ 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
法 ❖ 矢线图法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新的方法包括:
❖ 质量功能展开(QFD) ❖ 田口方法 ❖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 ❖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 六西格玛法(6σ) ❖ 水平对比法(Benchmarking) ❖ 业务流程再造 (BPR)等。
(7)合格
(8)降级
(9)报废
(10)程序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发展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1、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
调的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包括:
➢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质量策划;
➢ 质量控制; ➢ 质量保证;
朱兰质量管理三步曲
➢ 质量改进。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发展
2、质量管理的发展 20世纪初开始至今,在整整一个世纪中,
(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
❖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顾客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不断 地测量顾客的满意度,不断地调整组织的目 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以满足和超越顾客当 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 2、领导作用: ❖ (1)领导者应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传达 到相关部门和层次,使全体员工理解并执行。
(1)确定过程,明确各过程职责与权限。
二、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二、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一)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内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
❖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了解并掌握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与期望,并 确保这些需求与期望在组织内有效沟通,即将这些 需求与期望转化为组织可测量、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具有挑战性并能使组织获益的质量目标,分解到职 能部门和相关层次,采取措施使其实现。
❖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充分发挥 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进取精神。
(3) 全组织的质量管理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企业分为上层、中层和基层管理 ❖ 上层——制定质量方针、目标、政策,组织协调
质量管理活动。 ❖ 中层——落实领导层决策,确定本部门目标和对策,
指导基层业务管理。 ❖ 基层——执行各项决定,按标准、规范生产。
2、质量管理的发展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 美国统计学家休哈特的《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以及他的同事发表的《抽样检查方法》最具影响力。
缺陷:
1、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 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是统计专家的事。 2、在计算机和数理统计软件应用不广泛的情况下, 使许多人感到高不可攀、难度大。
❖ 起初,人们非常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将质量管 理的责任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被称为“工长的质量管理”。
❖ 后来,这一职能又由工长转移到专职检验人员,由专职检验 部门实施质量检验。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弊端: 1、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起到 预防、控制的作用。 2、百分之百的检验,成本高,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
2、质量管理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 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 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 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 我国质量管理专 家总结实践中经 (1)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验,提出了企业 推行全面质量管 (2) 全员的质量管理 理必须要满足 (3) 全组织的质量管理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发展
(一)质量的基本知识 1、质量的概念: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概念的关键是“满足要求”,这 些要求必须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作为评 价、检验和考核的依据。
(一)质量的基本知识
2、产品的质量特性包括
3、与质量相关术语的定义
(1)组织
(2)过程
(3) 产品
(4)顾客
(5)顾客满意 (6)供方
(3) 全组织的质量管理
❖ 从质量职能角度看: 不同部门承担不同的质量职能,要保证长期稳定
生产顾客满意的产品, 必须建立全组织的质量管理 体系。
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要 “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
影响质量的因素有5M1E
应区别不同的因素采取 不同的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 基础知识
培训内容基本框架
➢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发展 ➢ 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 三、质量管理体系 ➢ 四、企业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 五、产品质量检验依据 ➢ 六、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 ➢ 七、质量检验文件及其控制 ➢ 八、检验和实验设备的控制管理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发展
“三全一多样”
的基本要求。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1)全过程

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意味着全面质量管理要 “始于识别顾客的需求,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
(2) 全员的质量管理
❖ 必须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和培训。
❖ 要制订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 任务和职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形成一个高 效、协调、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
❖ (2)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 (3)确保资源的提供
(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 ❖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 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
❖ 4、过程方法: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系统地确定和 管理组织内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 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其内容包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