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曳引机说明书

曳引机说明书

江苏省常熟市外环北路 252 号
252# North Waihuan Load Changshu, Jiangsu, China
目录
CATALOGUE
第一章
曳引机工作条件
1
第二章
曳引机的搬运
1
第三章
曳引机的安装
1
第四章
编码器使用注意事项
1
第五章
制动器的调整、保养及使用
2
第六章
曳引机的润滑
3
第七章
曳引机的运行检查
第四章 编码器使用注意事项
4.1
编码器属于精密传感器,严禁强行拆装,更不能锤击,如果拆卸有困难时可借助图示
工装拆卸;
4.2
请不要在带电情况下接或拆装信号电缆,以免造成短路,损坏编码器和系统;
4.3
请不要用兆欧表测试编码器,以免造成损坏;
4.4
错误的配线将损害内部电路,配线后请务必参照使用说明书仔细确认。
检查润滑油清洁度可通过滤纸过滤发热的润滑油观察过滤后的金属微粒量来判定是否
该换油。
-3-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Manual for Elevator Traction Machine
第七章 曳引机的运行检查
曳引机在运行时必须作如下检查:
7.1
润滑油是否加至油标指示位置,我们建议采用的润滑油牌号为兰炼飞天 33 # 电梯专用
4
第八章
曳引机的维保
4
第九章
故障或停电困人救援方法
4
第十章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6
Chapter One
Conditions for Operation
7
Chapter Two
Delivery
7
Chapter Three Machine Installation
7
Chapter Four Encoder Operation
应在运行约 700 小时后进行第一次换油。以
后根据曳引机运行工况,每隔 2000 ~ 3000
小时(最长不应超过 12~18 个月)更换矿物油,每隔 3000~4000 小时(最长不应超过
24~36 个月)更换合成油。为利于跑合,首次建议使用矿物油。但必须注意切勿把矿物
油与合成油混合使用。如需把矿物油换成合成油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4
供电电压波动与额定值偏差不超过±7%,工作频率波动与额定值偏差不超过±1%;
1.5
机房要求有良好的照明和消防设施。
第二章 曳引机的搬运
运输及存储环境温度应在-25~70℃。运输方法见附图。必须注意的是曳引机出厂
前已装配调试检验合格,用户不得随意拆开吊装。如确有困难需拆开吊装的必须与生
产厂家联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拆卸、吊运组装。
6.1
拆下曳引绳,在停机状态下把所有矿物油排清;
6.2
根据曳引机用油量把煤油倒入曳引机内,高速运转曳引机数圈后把煤油排出,如此重
复 2~3 次排清清洁用油;
6.3
按曳引机用油量倒入合成油;
6.4
高速正反转曳引机约 10 分钟(打开观油窗盖观察曳引机有否冒烟现象);
6.5
在停机状态下排清合成油,再注入新的合成油;
A)操作步骤:1,将松闸扳手套到制动器上; B)操作步骤:按图示方向任意转动松闸 2,任意方向转动松闸扳手,松开制动器。 扳手松开制动器。 (适用对象 FYJ180、FYJ200、J1.2J、J1.1J) (适用对象 YJ245D、YJ240B、FUJI180、
FUJI200、FYJ245、210)
7
Chapter Five Brake Adjusting and Maintenance
8
Chapter Six
Lubrication
9
Chapter Seven Running Inspection
10
Chapter Eight Maintenance
10
Chapter Nine Rescuing Passenger Operation
观察两制动臂开闸闭合时的快慢统一性,当一侧慢另一侧快时,若制动力矩足够, 慢的一侧应减小压力,反之,快的一侧应增加压力,边调整边观察,直到同步。调整 同步开始时应计好标尺位置,调好后核算制动力矩,均满足后,将螺母 6 与螺母 7 锁 紧。调整结束后,检查一遍有互联锁紧关系的部件是否锁紧,并进行制动力试验或电 梯静载试验。
先将制动器的动铁芯推到内侧至不能移动,松开螺母 2,转动螺钉 3,使螺钉 3 的 顶端与撞帽 1 之间保证 2∼3mm 的间隙。给制动器通电,开闸后观察闸瓦 8 与制动轮两 弧面的间隙,保证闸瓦弧面下端与制动轮的弧面间隙为 0.3mm(原则上保证闸瓦与制 动轮开闸不产生摩擦为宜)。当开闸间隙过小时,应顺时针转动螺钉 3,使螺钉 3 与撞 帽之间的间隙减小,反之使间隙增大。调整到合适位置时,用螺母 2 将螺钉 3 锁紧。 开闸同步性的调整
6.6
挂入钢丝绳,给轿厢加上 25%的额定负载;
6.7
逐层上下运行约 10 分钟,并不断检查曳引机的运行情况及减速箱是否有冒烟现象。如
需把合成油换成矿物油也必须按上述步骤操作。
是否应换油主要看润滑油的清洁度与老化程度。换油时可通过观察润滑油的颜色、气
味及检查清洁度来判定是否该换油,如果润滑油颜色发黑、并有恶臭味时应立即换油。
-5-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Manual for Elevator Traction Machine
作面;
8.2
定期检查制动器的工作情况,如有必要应及时调整及更换,并注意电磁线圈温升不超
过 90K;
8.3
定期检查曳引轮的磨损情况,如遇下列情况应重修或更换曳引轮:
8.3.1
曳引轮各槽因磨损不均匀,造成钢丝绳高低不一致,当其高度差大于钢丝绳直 1/10 时,
就修绳槽至深度一致;
8.3.2
绳槽磨损使钢丝绳与槽底间隙小于 1mm 时,应重车或更换曳引轮,重车时应注意切口
20分钟后进行,否则易损坏轴承),检查曳引机运转是否
正常(重点检查曳引机噪音及振动)。点动制动器,看制
动器工作是否灵活。
7.4
挂钢丝绳后请检查制动力是否符合要求,如需调整请按要
求操作,否则可能导致制动器失灵,产生电梯溜车的危险!
第八章 曳引机的维保
8.1
曳引机外表面应保持清洁,防止灰尘污垢,定期用干净的棉丝擦拭制动轮、曳引轮工
-1-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Manual for Elevator Traction Machine
5.1 5.1.1 5.1.2 5.1.3 5.1.4
第五章 制动器的调整、保养及使用
制动系统的调整,共分制动器制动力的调整、闸瓦的调整、开闸间隙的调整和开闸同 步性的调整等四个步骤。 下面结合示意图说明每个步骤的具体调整方法。 制动力的调整
-4-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Manual for Elevator Traction Machine
9.1 9.2 9.3 9.4 9.4.1
9.4.2 9.4.3
9.4.4
9.4.5
切断电梯主电源,防止电梯意外的启动,但必须保留轿厢照明。 设法弄清电梯轿厢的位置,可用机械匙打开层门检查。 当电梯停在距某平层位置约±500mm范围的位置时,维修人员可以在该平层的厅门外 使用专用的厅门钥匙打开厅门,并用手拉开轿厢门,然后协助乘客安全撤离轿厢。 当电梯停在非上述的位置时,则必须用机械的方法移动轿厢后救人。步骤如下: 轿门应保持关闭。如轿门已拉开,则要乘客把轿门手动关上。通知被困乘客轿厢将会 移动以救出他们,要求他们静待轿内,不要乱动(此步工作如电梯有对讲电话时可充 分利用之)。 拆去电动机轴尾罩壳(如有),将盘车手轮装上(对某些电机,手轮已固定在电机上)。 两人把持盘车手轮,防止电梯在释放制动器时意外或过快地移动,然后另一人用机械 的方法一松一紧地释放制动器(见附图)。注意仅当需要轿厢移动时,才可松开制动器, 否则应马上撤消释放制动器的动作。 按正确方向使轿厢断续地缓慢地移动到平层的±150mm的位置上,停车制动。 注:当轿厢未超出顶层或底层的平层位置时,可向较省力的方向移动轿厢。而当电梯 超出顶层(或底层)平层时,则应向顶层(或底层)方向移动轿厢。必要时利用盘车 手轮移动轿厢。 使制动器恢复正常,然后在对应层站的厅门外用厅门专用钥匙打开厅门,拉开轿门, 并协助乘客安全撤出轿厢。 注意:当按上述方法和步骤操作时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救援,并及时通知电梯 公司作出处理。
各型号曳引机的重量如下表 FUJI180 FUJI200 FYJ180 FYJ200
FYJ245 J1.2J J1.1J 210
LSF140
重量(kg)
900
730
430
600
430
680
160
860
1290 2000 2400
第三章 曳引机的安装
搁机梁采用普通工字钢或槽钢,其强度必须符合电梯标准的有关规定,安装水平度 1/1000。曳引机底座与安装平面、减振垫与安装平面等结合处在拧紧螺栓前必须用塞尺 检查是否存在间隙,如有间隙用垫片垫实,任何形式的间隙都将影响曳引机及电梯的 运行性能。
-2-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Manual for Elevator Traction Machine
5.2
制动器的保养及使用
当制动闸瓦磨损量超过2mm时应更换闸瓦,在对制动闸片材料不了解的情况下切
勿擅自更换,应与制造厂家联系。
因曳引机使用情况的不同,制动器需要调整的时间不可预期,因此需定期对制动
将主弹簧端的螺母 6 和螺母 7 松开,使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扳动 螺母 6,使弹簧闷盖 5 紧靠在弹簧 自由端面上,受微力。将此位置作 为弹簧压力的调整基准点,调整螺 母以获得足够的制动力; 闸瓦的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