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三(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三(表达技巧)


(1)以动显静 例如:王籍的《入若耶溪》 蝉噪林愈静 蝉噪林愈静, 例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 就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幽。”就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衬静,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雅、 以动衬静,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雅、 幽雅 宁静。 宁静。 (2)以静显动 例如:王昌岭《长信秋词》 其一) 例如:王昌岭《长信秋词》(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②托物言志
借物来抒写自己的志向和自身情操,或以物喻人。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 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 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作者 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 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 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古诗中有些景物既是环境刻画,又是用来隐晦 地表达某种感情的象征。 孤灯、孤云——孤苦的思乡、思亲情、游 子 情,或孤独、失落的感觉 飞镜、明月——望月怀远、思乡、思亲情,别 离思聚;或发怀古之幽思 落日——故人情 日暮——思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戍鼓、雁声——离别、思念之悲凉 玉关情、羌管——思念征人远戍或征人思归
边声、角起、角声——军中号角吹响 戎旌——军旗 千嶂、孤城——边塞之荒凉 闲云、野鹤——隐居之闲适、怡然自得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武陵人——桃花源 旧家燕子——物是人非的伤感 庄生梦蝶——美好而虚幻 红豆———爱情或相思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 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 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 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 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 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 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 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 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 静、安详的气氛。
高考真题速递
(09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 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 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 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3、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正衬、反衬、对比、象征、虚实结合、 正衬、反衬、对比、象征、虚实结合、白 细节描写、似贬( 实褒( 描、细节描写、似贬(褒)实褒(贬)、 欲扬( 先抑( )、视听结合 视听结合、 欲扬(抑)先抑(扬)、视听结合、小中 见大、 见大、点面结合等 层层深入、 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等
2)、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 )、 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 这种写景方式, 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 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 以静为主 这里的“ 动与声: 竹喧归浣女, (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 动下渔舟”“ ”“喧 为声), ),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 动下渔舟”“喧”为声),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 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 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 不可截然分开。 不可截然分开。
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解析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 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 修辞手法、 手法和艺术构思, 手法和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 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描写
(1)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 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等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高考真题回顾
(08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 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 ①撚(niǎn):持取,捻弄。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 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这两句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 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 (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一、考查范围 1、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 借古讽(喻)今
2、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对比、对偶、夸张、排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对比、对偶、夸张、
比、反复、借代、用典、双关、设问、 反复、借代、用典、双关、设问、 反问、互文、通感、叠字、 反问、互文、通感、叠字、顶真等
4、构思技巧 、
抒情
(1)直接抒情,有叫做直抒胸臆,即不借助外物而直 接抒发自己的感情。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 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 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上阙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 下阙抒情。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直接表 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链接高考
江西卷】 【08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 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 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 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 融合,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融合,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 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 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 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 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 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 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 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 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 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 更显丰富多彩。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试简要分析。 这首诗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借助于生动的细节 是 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 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 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临行又发封”是人的行动细节 行动细节, 心理活动 行动细节 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 亲人的深切怀念。这种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思念变得 使抽象的思念变得 具体可见。 具体可见。
(2)景物描写 写景的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 觉等。 写景的顺序:远近、上下等。 写景的技巧:虚实相济、动静结合、以动衬 静、白描、工笔细描、渲染等。
具体解说
1)、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 )、 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有 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 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 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 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 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 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 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 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 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 景关情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