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11、2)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 D )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 ,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 ,如图所示。

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 .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C .t 时刻猴子对地速度的大小为D .t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2.( C )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A .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速率相等,它们的轨道半径和绕行周期一定相同B .若己知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利用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平均密度C .在同一轨道上同方向运行的相距较远的两颗卫星,若将前面卫星速率减小,后面卫星会和前面卫星发生碰撞D .若已知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圆轨道的高度、运行周期、月球平均半径和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4.( A )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 的物体A 、B 用轻质弹簧相连,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时弹簧压缩了Δl .如果再给A 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弹簧再压缩Δl (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稳定后,突然撤去竖直向下的力,在A 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 时,A 物体的速度最大B. B 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 时,A 物体的加速度最大C. B 物体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2mgD. A 物体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1.2 g5.(A ) 一架飞机在高空中由西向东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飞行,飞机每隔相同时间空投一个物体,共连续空投了6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下图是站在地面的观察者某时刻观察到的6个空投物体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0v h at v +022h x +xh A B图2图16.( D )如图1所示,一轻绳跨过定滑轮,两端各悬挂三个质量皆相等的木块,呈平衡状态。

现将右端的一个木块取下,改挂至左端,如图2所示。

若摩擦力可不计,试问绳上张力变为原来平衡状态时的几倍?A .B .C .D .7.( B )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木块1、2、3,中间分别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 .2L +(m 2+m 3)g /kB .2L +(m 2+2m 3)g/kC .2L +(m 1+m 2+m 3)g/kD .2L +m 3g/k8.( C )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沿光滑轨道ABCD 运动,在轨道水平段AB 上运动时,两小球的速度均为v 0=5m/s ,相距d =10m ,轨道水平段AB 和水平段CD 的高度差为h =1.2m ,水平段与斜坡段间均有光滑小圆弧连接,且两小球在运动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关于两小球在轨道水平段CD 上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两小球在CD 段运动时仍相距10mB 、两小球在CD 段运动时距离小于10mC 、两小球到达图示位置P 点的时间差为2sD 、两小球到达图示位置P 点的时间差约为1.4s9.( C )一同学做飞镖游戏,已知圆盘的直径为d ,飞镖距圆盘为L ,且对准圆盘上边缘的A 点水平抛出,初速度为v 0,飞镖抛出的同时,圆盘以垂直圆盘且过盘心O 的水平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

若飞镖恰好击中A 点,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 10.(D)质量为M 的斜面体A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 的小球B 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及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30°.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则 23348998μμμμμωg L dv 220=20d v ω=)32 10(,)21(0 、、、n v n L =+=πω)3210(,)21(222 、、、n n g d =+=πωθAθBθA .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B .斜面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C .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m )gD .斜面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11.( C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 和3m 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 和3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 。

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为2m 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 .当F 逐渐增大到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 .当F 逐渐增大到1.5T 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 .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 和2m 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T12.( B )有一质点从原点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秒内和第2秒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秒内和第2秒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第2秒末和第4秒末质点所处的位置相同D .第4秒末质点在x 轴正方向某一位置13、( C )图示中已知木箱与斜面轨道(足够长)的无摩擦。

木箱在轨道顶端时,将质量为m 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与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被弹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滑下过程中的各时刻加速度不可能为零B .木箱被弹回恰能到达轨道顶端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等于下滑的加速度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14.( A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m =0.8kg 的物体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其大小F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t = 0时刻物体在斜面上的中点且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0~1s 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最大B .第2s 末物体的速度为零C .2~3s 时间内物体做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D .第3s 末物体已过原来的出发点15.(B)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A 、B 两物块用轻绳连接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拉A ,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为了增加轻绳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mg 332232/10s m g =A m B m θμm 2m 3m FA .增大A 物块的质量 B.增大B 物块的质量C .增大倾角 D.增大动摩擦因数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未选全2分)16、( AC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车前端各系一根细线,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放砝码。

小盘和砝码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合力,增减小盘中砝码,可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后端各系一根细线,用一个黑板擦把两根细线同时按在桌上,使小车静止。

抬起黑板擦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按下黑板擦两车同时停下,用刻度尺量出两小车通过的位移。

用此办法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车质量相同,并测得两车的位移与所挂砝码和小盘的质量之和成正比,则说明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B.若两车质量相同,必须算出加速度的具体值与所挂砝码和小盘的质量之和的关系,才能验证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C.若两车所挂小盘和砝码质量相同,测得两车的位移与小车的质量,则可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D.若两车所挂小盘和砝码质量相同,测得两车的位移与小车的质量,则可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17、( CD “嫦娥二号”已成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进入118分钟圆形轨道.经过调整后的轨道将是“嫦娥二号”的最终工作轨道,这条轨道距离月面100公里高度,运行速度约 2.3千米/秒,经过月球的南北极上空,由于月球的自转作用,处于越极轨道的“嫦娥二号”可以完成包括月球南北极、月球背面的全月探测工作.“嫦娥二号”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稳定后,其上的科学探测仪器将全一一展开.(已知万有引力常量,月球可视为球体)根据上述报道可以估算下列哪些物理量)A 、“嫦娥二号”受到的月球的引力B 、“嫦娥二号”的总质量C 、月球的平均密度D 、月球的质量18、( CD )如图所示,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拉脱维亚馆的风洞飞行表演,令参观者大开眼界。

若风洞内总的向上的风速风量保持不变,让质量为m 的表演者通过调整身姿,可改变所受的向上的风力大小,以获得不同的运动效果,假设人体受风力大小与正对面积成正比,已知水平横躺时受风力面积最大,且人体站立时受风力面积为水平横躺时受风力面积的1/8,风洞内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H .开始时,若人体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倾斜时,受风力有效面积是最大值的一半,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后来,人从最高点A 开始,先以向下的最大加速度匀加速下落,经过某处B 后,再以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刚好能在最低点C 处减速为零,则有A .表演者向上的最大加速度是gB .表演者向下的最大加速度是g/4C .B 点的高度是3/7HD .由A 至C 全过程表演者克服风力做的功为mgH θμ黑 板 擦小车 小车19、 (BD)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用空心透明塑料管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

两个“0”字型的半径均为R。

让一质量为m、直径略小于管径的光滑小球从入口A处射入,依次经过图中的B、C、D三点,最后从E点飞出。

已知BC是“0”字型的一条直径,D点是该造型最左侧的一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阻力,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在B、C、D三点中,距A点位移最大的是B点,路程最大的是D点B.对管壁的最小压力可能为0C.对管壁的最大压力可能为5mgD.对管壁的压力可能为mg20.(AD)如图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D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经过C点的速率比D点的大B.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C.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D.质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一直减小三、实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均为2分。

,共34分)21、(1)某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己准备了如下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图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