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相如在《上林赋》中说“(西周时期)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 反映了分封制天子与诸侯之间的臣属关系B . 体现了宗法制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等级关系C . 诸侯通过纳贡向天子表达忠诚态度D . 诸侯向天子述职表现出中央集权倾向2. (2分) (2018高三上·佛山模拟) 表1为古代中国实行的几种形式的授田法。

表1:据表可知()A . 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B .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C . 政府立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D . 授田法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3. (2分)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朱熹此话的意图是A . 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B . 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C .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 . 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4. (2分) (2015高二上·双流期中) 1896年孙家鼐在《议覆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称:“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 . 排斥西学B . 认识到了中学的不足C . 认为西学处处在中学之上D . 开始认识到西学有其优越之处5. (2分) (2016高一下·淄博期中) 下图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下列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A . 曲线①反映的经济形态在我国近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B . 曲线②③反映的经济形态均具有资本主义性质C . 曲线④反映的经济形态最能代表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流D . 曲线⑤反映的经济形态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 (2分)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A . 由闭关到开放B . 由专制到共和C . 由落后到富强D . 由愚昧到科学7. (2分) (2017高一下·福州期末) 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400多吨、工人2100多名。

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

这说明()A . 工业不平衡格局根本改变B . 官僚资本干预经济发展C . 战争影响了民族工业布局D . 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8. (2分)“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同意,这次会议是中国几十年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或许称得上是最具勇气的一次变革,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

”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这次会议A . 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 . 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C . 形成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D .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9. (2分) (2020高一下·临清月考) 有学者认为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厚实和更成熟,在于制度文明和社会伦理在罗马文明中已经开始形成,并最终决定着日后西方文明发展的趋势。

这说明罗马文明的价值在于()A . 单一政体中的权力制衡原则B . 法律制度的基石作用C . 改造犹太教而形成了伊斯兰教D . 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古文明10. (2分)(2019·济宁模拟) 16至17世纪,西方的耶稣会学者既把基督教传到了亚洲,也把西方科学传遍了欧亚大陆。

但基督教在中国和印度被拒斥,在日本又被彻底根除。

相反,西方的近代科学却能渗透到任何地方。

这种现象反映出()A . 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逐渐消失B . 科学比宗教在文化交流上更具适应性C . 科学发展与宗教传播相互排斥D . 各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11. (2分) (2016高三上·襄阳期中) “在制定的总政策的范围内,国家将生产的各项物品的数量,国民收入中有多少用于生产投资,有多少用于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所有级别的工人应收入的工资数量,以及各种产品应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换等所有经济决策都由上级决定”。

与这种经济情况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 . 罗斯福新政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 .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D .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12. (2分)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

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A . 联合国完全被美国操纵B . 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C . 政治地位影响经济地位D .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二、综合题 (共6题;共70分)13. (10分) (2018高二下·济宁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政府加大了工厂立法的力度。

针对纺织行业的现状,1847年《十小时工作制法》规定,妇女、青年工人和童工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十小时。

1850年议会通过了《工厂法》,它再次确认了十小时工作制原则。

进一步规定了工厂的开工时间和工人的用餐时间,从而切实保障了工人的权益。

1853年议会再次通过新的《工厂法》,这部工厂法规定,“正常工作日”的相关规定同样适用于童工。

1867年议会又通过工厂法修正案,将此前工厂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雇佣人数超过50人的工厂。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材料二:1929 年,美国经济爆发大危机,随之迎来大萧条,由于失业和贫困的刺激,工潮此起彼伏,俄亥俄、加利福尼亚和威斯康星等州都爆发了流血罢工;从缅因到亚拉巴马,35万纺织工人发动起事,影响遍及全国。

1935年,《国家劳动关系法》在罗斯福新政中出台。

该法保障劳动者享有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

雇主不得采取干预工会的措施,雇主有义务就工资、工时及其他雇佣事宜,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与工会展开集体谈判。

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集体谈判成为劳资关系的主流模式,集体劳动关系法甚至成为“劳动法”的同义语。

——摘编自阎天《美国集体劳动关系法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厂立法的特点并分析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英国工厂立法相比,美国《国家劳动关系法》的特点,并分析该法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4. (5分)(2017·惠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现代报刊业发展历程——摘编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5. (10分) (2017高二下·陕西期末)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

隋文帝取代北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

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佘条。

唐朝官修支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16. (15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2)材料二: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这一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延续,直至清代。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材料二;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作用。

(3)材料三: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17. (15分) (2016高二下·市北期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

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

纽约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

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下图为1971年主要发达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图(1)材料一中胡佛是怎样看待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上台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加以说明。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生了什么新变化?你怎样认识这一变化?18. (15分) (2018高二下·长丰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材料二: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