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基本技术第一节、物理治疗(PT)一、运动疗法1.定义为了医疗和预防的目的,利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并综合其他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以促使病人康复的一种疗法2.是运动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3.基本原则➢个体化➢循序渐进➢主动性运动疗法最重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4.常用的运动疗法➢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增强训练➢协调性训练➢平衡能力训练➢有氧运动➢呼吸训练➢体位转换训练➢步行训练➢医疗体操➢易化技术5.运动处方➢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度➢运动程序➢注意事项6.肌力训练➢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萎缩及肌力减弱、健身性肌力训练➢训练方式❆等长抗阻训练✧是指肌肉静态收缩,不引起关节活动,肌力显著增加,但是肌肉的长度基本无变化,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肌力增强训练方法,有利于固定体位✧基本方法:使肌肉对抗阻力进行无关节运动仅维持其固定姿势收缩的训练,这种训练不能使肌肉缩短,但可使其部力增加❆等抗阻训练✧肌肉收缩过程中,肌肉的力基本不变,但是长度变化,引起关节运动,根据肌肉起止部位活动的方向,分为向心性和离心性收缩✧分类向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部位彼此靠近,肌肉长度缩短,又称短缩性肌肉收缩。
向心性收缩是作用于关节并使关节产生运动的主动肌的收缩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部位彼此远离,肌肉长度增加,是对抗关节运动的拮抗肌所产生的收缩,其作用于关节运动方向相反,用于稳定关节,控制肢体动作或肢体坠落的速度✧ 举哑铃、沙袋,拉长弹簧、橡皮条,俯卧撑等❆等动抗阻训练✧借助一种等动练习器(设备昂贵)来进行力量、保持恒定运动速度的肌力抗阻训练方法(人体不能自然形成)。
✧等动练习器是在一种离心制动器上连一条拉绳而成,拉动越快,离心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阻力就越大。
总之,器械所产生的阻力总是与用力的大小相适应,在关节活动的全部围都能给肌肉相应的阻力,保证动作过程中肌肉始终受到最大的负荷刺激,锻炼所有的肌肉,是大肌群肌力训练的最佳方式;使肌肉能符合运动实际的需要,使肌肉自始至终在适宜的速度下进行训练,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速度恒常。
✧等速训练除了可以提高肌力、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及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外,还具有改善和扩大关节活动度的治疗作用。
只是等速运动设备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等动训练具有等训练和等长训练的优点,即能在整个动作围(等训练)使用最大的力量(等长训练)➢肌力训练原则❆无痛围进行训练❆掌握适宜运动量、运动强度、及时调整❆掌握适应症、禁忌症❆灵活应用各种不同方法7.关节活动度训练➢适应症适应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活动度方法❆缓慢持续静态牵拉法持续30s,重复3次❆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促通技术收缩-放松技术、主缩肌放松技术利用牵、关节压缩和牵引,施加阻力等本体刺激和应用螺旋、对角线运动模式来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持续性被动关节活动(CPM)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围,运动速度,使关节在一定活动围进行缓慢的被动运动==主要在伤后早期,包括关节手术、骨折固定、肌肉/肌腱/韧带损伤术、关节松懈术、人工关节置换❆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辅助训练方法❆手法松解(关节松动技术)适用于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僵硬,包括关节的胜利运动和附属运动,基本手法有摆动、滚动、滑动、旋转、分离➢注意事项❆个体化❆体位舒适❆无痛围❆稳定关节近端❆远端向近端8.耐力训练—有氧运动➢概念提高机体的心肺功能,调节代,改善运动时有氧供能能力,是以全身大肌群参与、强度较低、持续时间长、规律的运动形式为主的训练方法➢适应症❆不同程度的心肺疾患❆各种代性的疾病❆其他影响心肺功能的情况,手术、创伤❆维持健康体魄、增强体能、延缓衰老➢运动方式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越野滑雪、滑冰、日常生活活动➢各种运动方式的优缺点❆是否容易设定强度❆是否使用很多肌肉❆能否持久❆任何时候都能进行❆任何人❆任何地方❆兴趣性❆节律性9.运动强度➢常用指标❆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VO2max)✧心率(次/min)×脉博量(ml)×动静脉氧分压差(ml/100ml)✧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时收集代气体✧50%~85%VO2max❆最高心率的百分比(%Hrmax)✧概念运动至竭力时的心率✧测量方式极量运动试验直接测得✧计算方式220-年龄(目前流行的最高心率的计算方法)✧在进行耐力训练时,最好将自己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90%✧靶心率概念是指通过有氧运动提高心血管循环系统的机能时有效而安全的运动心率。
靶心率围在60%与80% HRmax(最大心率)之间计算方法❖180(170)-- 年龄❖有氧运动中合理心率围=(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6+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8+安静心率❆代当量数(METs)✧单位时间单位体重的耗氧量✧1METs=3.5ml/kg.min✧2-7METs的运动强度适宜有氧耐力训练✧相对能量代水平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代当量是以安静且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自我感知运动强度分级✧Borg建立的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s,RPE量表✧轻微用力6-7-8✧稍用力9-10✧轻度用力11-12✧中度用力13-14✧明显用力15-16✧非常用力17-18✧极度用力19-20✧11-15级为推荐运动强度60-90%HRmax❆无氧阈✧清除无氧代产物乳酸的能力不能满足机体运动的需要✧通过测定血乳酸浓度来确定✧递增运动负荷时,人体的代方式由有氧代为主转为无氧代的临界点➢运动频率❆大运动量运动每周3次、小运动量最好每天运动❆每周少于2次不能提高机体有氧耐力❆坚持8个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强度与运动持续时间的积为运动量❆中等运动强度的运动,每天30分钟❆累计达到靶心率10-15分钟❆4-8周可适当短些,逐渐增至目标时间➢运动程序❆运动前5-10分钟的准备活动❆全身柔软体操、牵伸肌群、呼吸练习、慢跑❆心率增加20次/分钟❆结束后5-15分钟整理活动❆轻松的体操、散步、自我按摩❆持续训练、间断训练、循环训练➢注意事项❆训练前身体检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而异❆防止发生运动损伤❆与规律的生活习惯相结合❆注意季节变换对训练的影响10.易化技术➢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应用促进或抑制方法改善脑病损者功能障碍的系列康复技术/易化技术是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调节其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神经生理疗法、神经发育疗法、促进技术或促通技术➢适用症适用于偏瘫、脑瘫及神经发育迟缓者等➢常用易化技术❆Brunnstrom:适用于偏瘫❆Bobath:适用于偏瘫、脑瘫❆Rood:适用任何有运动控制障碍的患者❆PNF(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适用于多种神经疾患:中风后偏瘫、脑瘫、脑外伤、脊髓损伤、帕金森、脊髓灰质炎后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适用于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等疾患:骨折、手外伤➢易化技术护理要点❆训练中要求患者主动注意训练的过程❆强调重复学习❆有顺序的组合其他方法❆在动作进行中和完成后给予患者适当鼓励11.促通技术➢特点❆利用各种感觉刺激促通神经联系❆根据人体发育学规律,由中心向外周、由近端向远端治疗,利用原始姿势反射活动❆强调主观参与❆训练目标是功能性运动行为的出现12.协调训练➢以发展神经肌肉协调能力为目的的练习➢常用语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的患者➢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视觉、听觉和触觉来管理随意运动➢本质在于集中注意力,进行反复正确的练习13.训练方法➢训练顺序上肢:训练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性与反应的速度下肢:训练正确的步态先易后难先卧位、坐位再立位先单个肢体、一侧肢体、再双侧肢体同时运动先做双侧对称性运动,再做不对称性运动先缓慢,后快速先睁眼做,再闭眼做14.协调训练护理要点➢指导患者利用一些生活动作来辅助强化协调动作➢操练时切忌过分用力,以避免兴奋扩散15.平衡训练➢概念改善人体平衡功能的训练,锻炼本体感受器、刺激姿势反射➢适用症用于治疗由于神经系统或前庭器官病变所致的平衡功能障碍➢训练容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自动动态、被动动态平衡、动作中平衡)16.平衡训练护理要点➢放松、消除紧及恐惧心理➢训练必须由易到难,注意保护,并逐步减少保护➢训练时所取的体位应由最稳定的体位,逐渐过渡到最不稳定的意味➢身体的重心由低到高➢由睁眼训练过渡到闭眼平衡训练17.医疗体操➢运动疗法的一种形式,针对某一伤病所进行的专门性体操运动➢有特殊的消除症状、恢复病情、改善功能、加强代偿、促进康复的作用➢编操原则:以3~5min轻量的预备活动开始,然后过渡到有若干操节、持续10~30min的基本活动,最后逐渐减小活动量,以整理活动结束➢医疗体操护理要点❆注意实施治疗时血压应平稳❆治疗后无过渡疲劳感二、物理因子治疗1.定义应用天然(日光、大气、温泉等)或人工(声、光、电、热、磁等)物理因子,通过神经、体液、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作用于人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2.优势➢康复治疗适宜技术➢没有化学药品所常有的各种副作用➢不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3.基本分类➢电疗法:直流电及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静电疗法等➢光疗法: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超声疗法:常规超声疗法、高能聚焦超声疗法、超声电疗➢冷疗与热疗➢磁疗法➢机械振动疗法4.直流电及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定义直流电:应用方向恒定不变的电流来治疗疾病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借助直流电场的作用,将药物离子经过皮肤或粘膜导入体,发挥治疗作用➢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特点❆优点✧兼有药物与直流电的双重作用✧导入的是药物的有效成分✧病灶局部浓度高✧药物离子在体蓄积时间较长❆缺点导入的药量少,透入表浅➢直流电疗法护理要点❆应保持皮肤完整❆皮肤较为干燥,疗后局部可应用润肤剂❆皮肤过敏,而治疗必须进行时,疗后局部加肤轻松软膏涂敷➢直流电疗法的适应症❆镇静、消炎、止痛、促进神经再生和骨折愈合、调整神经系统和脏功能、调整肌力❆阳极下止痛效应显著➢直流电疗法的禁忌症❆急性湿疹❆出血倾向疾病❆恶液质、心衰❆对直流电过敏者❆高热、昏迷❆局部有植入金属异物❆安装心脏起博器等❆局部皮肤有破损者慎用5.低频电疗法➢定义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方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ES)特定肌肉群使其抽搐或者收缩,继而达到“功能”修复的技术❆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另一种常用的可作用于肌肉神经的电刺激疗法,主要目的是通过预定的电脉冲序列诱发肌肉运动,完成一个任务➢适应症❆兴奋神经肌肉(对感觉、运动神经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止痛但无热的作用)❆无明显的电解作用❆均为低频、低压而且可调➢禁忌症❆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