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一、选择题读“2018年全球地热发电量统计情况表”,完成1~2题。
1.下列各国有关地热发电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能源需求量大,地热发电厂多分布于东部城市密集区B.地热发电需要巨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发达国家都是地热发电传统强国C.菲律宾、印尼两国地热资源丰富,发电量大D.冰岛、意大利、墨西哥都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热资源丰富2.下列技术中能快速勘探到温泉出露点和近地表的温度异常的是( )A.GISB.RSC.GPSD.BDS解析第1题,地热主要分布于板块交界地带。
美国西部地区的板块交界处是地热丰富区,A错。
大多数的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条件优越,但不是全部如此,B错。
菲律宾和印尼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热资源,C正确。
意大利和墨西哥是消亡边界,D错。
第2题,温泉是地下热量加热地下水产生的,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其温度,故选B。
答案 1.C 2.B山西晋城煤业集团经过多年努力变害为宝,不仅降低了煤矿中瓦斯的含量,还将抽取出的瓦斯加以利用,使它成了清洁、方便的能源。
瓦斯实际上是甲烷,瓦斯作为威胁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曾人不寒而栗。
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省区煤炭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大,但酸雨危害轻于江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A.法制健全B.风力弱C.降水少D.水土流失严重4.我国政府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原因是( )A.资源利用效率高,但浪费严重B.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C.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全面枯竭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均资源短缺解析:第3题,山西是我国产煤的大省,煤炭的使用量也很大,但酸雨危害轻于江苏的原因是江苏降水比山西丰富,更有利于酸雨的形成。
第4题,节能减排的原因是目前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答案:3.C 4.B下图为某假想地图,图中阴影示意某种资源的分布。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示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道地区没有分布②分布范围不固定③主要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④南极地区分布最广泛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6.目前,从全世界角度来看,该资源( )A.近年来分布面积越来越小B.直接开发利用率较高C.各国都非常充足D.世界上人口大国均需要进口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资源集中分布在南极洲、格陵兰岛、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的高山地区,由此可以判断该资源为冰川蕴藏的淡水资源,其在赤道地区的极高山区也有分布。
第6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上的冰川在加速融化,该资源分布面积和蕴藏量在逐步减小。
答案 5.C 6.A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
下图为1980~2012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距平是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
读图完成7~8题。
7.“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冷B.全球气候变暖C.冰川融化加剧D.冰川面积扩大8.分析“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可知,这种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B.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减弱C.水热条件变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D.农业生产稳定不受气候变化影响解析第7题,格陵兰的反照率呈波动下降趋势,说明格陵兰岛的地表冰雪在减少。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雪融化加剧。
第8题,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增多,人类对气候资源(热量、降水、风能等)的利用难度加大。
答案7.C 8.A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
2013年6月至9月,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
2017年7月,中国首次在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工业化开采可燃冰。
据此回答9~10题。
9.人类大规模使用可燃冰,会导致( )A.全球变暖B.水体酸化C.臭氧空洞扩大D.海底滑坡10.海底可燃冰的分布面积达4 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1/4,是21世纪能源的主要来源。
随着珠江三角洲与南海大规模开采可燃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主要发展方向是( )A.工业向新精尖方向发展,提高竞争力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C.发展耗能少、轻型、高精尖产业D.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解析第9题,据材料可知,可燃冰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甲烷;虽然其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但大规模使用,仍然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
故选A。
第10题,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等特点,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公认的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随着珠江三角洲与南海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可以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故选D。
答案9.A 10.D下图阴影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
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输出基地。
读图完成11-13题。
11. 下列属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是()①煤炭储量丰富②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③水资源充足④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⑤水陆交通便利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②③⑤12. “乌金三角”地区大规模开发露天煤矿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土壤盐碱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地面下陷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3. 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A. 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B.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C. 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D. 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答案】11. A 12. B 13. D【解析】11.根据该地区位于晋陕蒙交界处,故该地区主要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不足;故③错误;⑤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故陆上运输不便,且河流少,河流流量较小,故水运不便。
故⑤错误,据此选A。
12. “乌金三角”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大规模开发露天煤矿,不注意表土存放,地面缺乏植被保护,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采挖煤矿也可能会引发地面下陷,选B。
13.大量开采并出口原煤,经济效益低,且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下图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6题。
14.200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接近(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鄂尔多斯高原D.柴达木盆地15.2000~2011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重心迁移的原因是( )A.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B.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C.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D.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向东部输送16.图示天然气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变化将会( )A.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B.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C.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D.使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2000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重心在(33.5°N,107.5°E)附近,地理位置离四川盆地最近。
第15题,据图中天然气资源生产重心的经纬度变化可知,2000~2011年生产重心总体上往西北移动,说明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导致天然气资源生产重心西移。
第16题,天然气生产重心总体上往西北移,消费重心往东南移,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环境,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未发生改变,故东部雾霾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东部地区资源紧缺状况得以缓解,有助于其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西部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不会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对西北荒漠化问题影响不大。
答案14.A 15.B 16.B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
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为3.5%时,其与河水之间的“盐差能”相当于240米水头差的能量密度。
“水压塔渗压系统”(乙图所示)为“盐差能”开发的试验方案之一。
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甲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试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
半透膜是盐差能发电的核心部件之一,目前该电厂每平方米半透膜的发电功率为1.3瓦,而盐差能发电要实现经济盈利,半透膜的发电功率应达到每平方米2~3瓦,半透膜安装总面积应达到数百万平方米。
(1)荷兰“盐差能”蕴藏量丰富,请分析原因。
(2)与风力发电相比,“盐差能”发电有何优势?(3)分析荷兰尝试“盐差能”的原因。
(4)在实际试验中发现,“水压塔渗压系统”发电效率远比理论值低,请分析可能原因。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盐差能是河流淡水与海洋咸水之间产生的能量,必然与河流多少、海域面积有关。
第(2)题,注意两者比较,风力发电受风力变化影响较大,同时风力发电要占用较大土地面积;而盐差能是两种水体之间产生的,不占用陆上土地,基本不受天气影响。
第(3)题,开发新能源能缓解能源紧张压力,同时属于清洁能源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发电效率与技术成熟度、半透膜效率、海水盐度有关。
答案(1)临海,海域广阔(海岸线长);河流众多,水量稳定。
(2)受天气的影响小;占用土地少。
(3)开发新能源,缓解能源紧缺;“盐差能”属清洁能源,利于环境保护;发展新能源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4)(半透膜)技术不成熟;淡水渗透进海水后,海水浓度下降,半透膜两侧盐度差会下降;半透膜容易受河(湖)床泥沙及污染物堵塞致使效率下降;半透膜容易受水生生物的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俄罗斯亚马尔半岛(如下图)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天然气储量 1.3万亿立方米。
2016年,俄罗斯、中国、法国在此进行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开发。
液化天然气是将气态天然气经超低温液化而成,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其体积约为同等质量气态天然气的1/625,使用特殊船只运输。
亚马尔项目工程采取模块化建设方案,整个项目设施由模块组成,不同种类的模块在全球多地制造完成后运往亚马尔半岛,随后在现场进行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