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脆、拦”等8个字。

能正确读写并积累“清脆、恐怖”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作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难点:
体会作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见过钟表吗?(课件展示钟表图片),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钟表的文章。

(板书课题)有一个小朋友认为表里有一个生物,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呢?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二、初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交流理解。

2.给课文划分段落
3.说说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交流:1.词语意思
洪亮:响亮。

三弦:弦乐器,木筒两面蒙蟒皮,上端有长柄,有三根弦。

分大三弦和小三弦两种,大三弦又叫大鼓三弦,用作大鼓书的伴奏乐器;小三弦又叫曲弦,用作昆曲、弹词等的伴奏乐器。

通称弦子。

海角一湾
和谐:配合得适当。

也指和睦协调。

唯恐:只怕。

单调:单一;重复而缺少变化。

丑恶:丑秽邪恶。

2. 分段段意
第一段:(1-9)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

第二段:(10-16)父亲打开表让“我”观看,并解答了“我“的疑问。

第三段:(17-21)“我”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这件事。

3. “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回顾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部分(1-9)
⚫思考:“我”为什么会有“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这个观点,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

交流:通过观察周边的生活环境,“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

1.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从第一部分能感受到“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强烈的好奇感)
⚫分角色朗读父亲和“我”的对话,将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划出描写“我”
的好奇心的相关语句。

例“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这样过了许多天。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强烈的好奇感)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

“(强烈的好奇感)
1.为什么文中“我”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呢?
(因为“我”对表的好奇是需要我去探究原因,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觉得表更神秘。


三、学习第二部分(10-16)
分角色朗读对话,将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互评教师总评。

例:“我吓了一跳,蝎子……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后的满足感)“我想,大半因为……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富有童真童趣的想法)
思考:1.父亲给“我”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二是因为对“我”这样的孩子无法讲清楚表这种精密的东西的构造原理。


2.父亲是怎么给“我”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ē)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螫(zhē)你。

”目的:一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二是因为对”我“这样小的孩子无法讲清楚这精密东西的构造原理)
3.“我“得到答案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划出相关语句(愉快.满足)
例:“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


四、学习第三部分(17-21)
1.“我“相信了吗,父亲的回答对我有没有影响?划出相关语句。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bō)子里,蝈(guō)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
(分号写“我“对父亲表里有一个”小蝎子“的说法深信不疑,并感到愉快,因为它证实了”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面有一个活得生物。

这是对”我“的思考和判断的肯定,分号表示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
2.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里“这样的话”指的是什么话?
(“这样的话”指“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在表里。

”)3. 为什么“我”后来不说了?请试着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自己的幼稚,明白了父亲的表里没有小蝎子,也明白了表里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所以就不再说了。


五、总结拓展
1.课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举例说明
(对话描写、心理描写)例略
2.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举例说明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例略
3.课文小结
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

表现了“我”童年时代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好奇
我父亲的表
(好奇心强、善于观察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