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概念源自经济学家JohnMaynardKeynes的著名论文《投资与利率》,指的是当利率达到
一定水平,经济体内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但是实际需求仍旧没有增加,货币不断地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被投资或者消费,或者被投
资或者消费的速度比预期要低,进而导致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的状态。
二、流动性陷阱案例分析
1、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住房市场的繁荣导致投机
者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价格急剧上涨,而各家金融机构也因此增加了注入的资金,压低金融利率,让贷款条件变得越来越宽松,投机者借入资金进行投资,投资者也纷纷乘机抛售资产。
但是随着资本市场利率越来越低,经济增长也没有看到明显的提升,这就造成了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由于银行只把钱以低利率的方式放贷,投资
的积极性不够高,不可避免的就会导致钱币供给量大,但是实际的投资却没有明显上升,从而进入了流动性陷阱。
2、日本1990年经济危机
1990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危机,原因在于日本大量发行了货币,
而国家产业和用途却没有很好地把这些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因此这些货币便处于闲置状态,日本政府和银行为了刺激经济便大量发行了有关新货币,但使用效果却很差,因为日本的利率已经处于很低的水平,没有什么额外的利率可再降低,而日本却还发行了新货币,
虽然货币供给量大,但是投资的积极性却没有得到激活,引发了经济的明显下滑,因此也就进入了流动性陷阱的困境。
三、解决流动性陷阱的措施
1、实施财政刺激政策
为了解决流动性陷阱,政府首先应该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比如减税等,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状态,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货币可以用来实际购买物品,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
2、降低利率
政府也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来刺激民众的投资热情,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的状态,降低利率可以使投资者有更大的信心去投资,从而有效地把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让货币发挥最大的作用。
3、加强结构性改革
另外,为了尽快摆脱流动性陷阱,还需要加强结构性改革,以有效地匹配资源,让市场可以高效地运作,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而把经济带入活跃的状态,解决流动性陷阱的问题。
四、结论
流动性陷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如果政府和金融机构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就有可能使经济陷入困境,而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使经济走上正轨,解决流动性陷阱的困境,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