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拓展模块课后作业答案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对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高考就不会有以后的美好生活,同时也更不会体会到什么叫考试改变命运。
所以在考试中,我们应该掌握好自己所学知识的量和结构。
中职数学也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除了掌握基本知识点外,还需要深入了解社会与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以便在中考结束后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职数学题型,我们都需要进行一些题型探究。
希望本文能帮助到大家。
一、填空题
一般填空题的第一个空格不会给出结论,一般都是用一定的语言说明问题,但这个时候如果还需要继续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填空题与课本中的例题的逻辑关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关键词来快速解决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第一个空格“= f (x)? f (x)+1”,我们可以得到 f (x)是 x的倍数(x+1),且是个常数;然后我们再看第二个空格“= f (x)+1”,如果 f (x)≤ f (x)也是个常数,则我们可以得到 x= f (x)-2;然后我们再看第三个空格“= r (u)+ i”,如果 u是常数,我们可以得到 u= f (u)-2;最后我们再看第四个空格“=3”,可以得到3/4
(3+3)=3<4;所以我们可以得到4、5、6为三个常数。
由上述题可知如果 x=1+3>0或 y=0.5+3<10为三个常数值,那么最后一个空格就会有4个常值。
但其实对于没有学过乘法和除法数学的话,这三种乘法题最好还是不做。
因此可以通过直接将乘法题当作填空题来做。
二、判断题
甲乙丙三人有一个女儿,甲18岁,女儿丙18岁。
甲是女儿家,女儿乙是儿子家,女儿甲的生日是乙生日,女儿丙的生日是甲生日,女儿丙生日是乙生日。
所以 A符合逻辑。
乙比丙小两岁。
丙比丙大两岁,乙比丙大一岁。
甲与乙交朋友,有了共同敌人,就会把乙和丙团结起来。
A就不会受到别人的攻击; B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C就会受到别人的攻击; D就会得到别人的支持; E就会得到朋友。
三、计算题
1.问:有100人与50人在同一城市的不同时间里活动。
他们在一个城市生活时间大约有3天。
问:他们在一天中几点在同一城市?如果在同一个城市内都生活3天该怎么办?
2.问:有人想去参观某博物馆,但要出票购买门票,所以只好先乘火车到火车站再乘火车到博物馆。
问:一辆汽车从火车站出发驶往某工厂途中需要经过几个红绿灯?
3.问:汽车在同一道路上同时经过两个红绿灯之间有几个红绿灯?
四、计算题答题技巧
首先要审清题意,即明确计算方法、计算过程和结果的意义,其次,熟练掌握公式及其作用和算法,即熟练掌握所学学科的常用公式及应用。
通过题型分析、掌握计算过程、利用规则找规律和计算方法等手段来提高计算能力。
对于“代数式”的正确使用方法步骤介绍。
首先是认真审题:在审题时,要弄清题目的要求、条件和隐含条件,确定答案:如果不理解题目要求而盲目使用方法,会给后面的计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能准确地给出运算结果或根据推理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就更好了。
要注意“代入式”、“运算式”的含义和不同计算形式之间的区别。
在遇到同类题目时一定要进行详细讨论,弄清概念之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做计算题要特别注意规范使用所学公式中的正确形式,尤其对某些特殊题目更要注意正确使用公式和方法,切忌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代替原来的知识;还要注意规范书写格式和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