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
一、课的类型:造型·表现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外重大节日的民俗文化,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
过程与方法: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选择色彩和有特点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
教学难点:
能比较丰富地运用刮刻版画的艺术语言。
四、教具:刮画作品
学具:刮画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段音乐,听一听,通过音乐你能感受到什么节日气氛?没错,是新春佳节。
每年春晚播放的曲子,那同学们能通过声音辨别节日的对吗?在春节的时候,亲朋好友围坐在一团,共同欢庆新春佳节,穿新衣,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逛庙会都成为春节的亮点。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在快乐的节日里》。
板书
(二)、新课:
1.(1)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这三幅图片表现的是什么节日吗?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没错,我们通过人物所做的活动,背景,服饰我们能看出这是春节。
(2)这又是什么节日呢?人们在做什么? 没错,这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最能彰显端午节的气氛。
(3)我们继续来看,这又是什么节日呢?他们在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没错这是元宵佳节。
(4)西方的圣诞节也别有趣味,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袜圣诞帽等等成了圣诞节欢快气氛不可缺少的元素。
2.那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呢?(1)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穿着节日的盛装,敲起锣,跳起舞,祝福的水花四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2)彝族火把节:人们会举着火把,走在乡野田间,还会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3)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
3.看一看说一说
提问: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从画面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和人们愉快的心情?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在创作中需要画出表现快乐的因素,首先要注意环境氛围,其次是人物的肢体活动,表情,服饰,和画面的一个喜庆欢乐的色彩。
这几点都是完成本课作品的必备因素。
提问:用哪种颜色的底纸最适合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很显然最后的彩色。
4.比一比
(1)这两幅作品的表现技法跟平常画的画有什么不同?第一幅是水彩笔画。
第二
幅则是刮蜡画,是我们本节课重点学习的新的绘画表现方法,首先我们要了解下什么是刮蜡画?特点是色彩对比非常强烈。
(2)咱们身边有很多工具都可以用来刮画,你瞧它们刮出来的印记各不相同,有的粗有的细,还能刮出点线面。
同学们在待会的实践中可以多多尝试。
(3)下面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两种不同的刮刻方法,一种是阴刻:是把需要的画面刮成彩色,另一种是阳刻:与阴刻正好相反,把背景刮成彩色,留下需要的画面。
(4)哪副画的刮刻方法更加丰富、美观?很显然第二幅刮画运用了点线面,使得画面更清晰,立体,富有节奏变化。
(三)、教师示范视频。
了解了这些以后啊,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学习刮画呀?那我们一起来观看视频。
(四)、欣赏作品的同时,思考自己要画什么快乐的节日,场景。
注意观察画面的疏密关系。
(五)、点评
(六)、拓展,总结: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快乐的节日,从大家的作品里可以看出来,你们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很细心,画面表现也很丰富美观。
我们自己给自己鼓个掌!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