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打字机》
6月3日下午听了三堂评教课童婕老师的欣赏课《打字机》,王丽华老师的《小小少年》第二声部的学唱,盛丽老师的欣赏课《真善美的小世界》,三位老师都上的各有特色,成功的展现了自己的扎实的功底,可以从三位老师的身上学到不少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这三堂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童婕老师的欣赏课《打字机》,下面我就这堂课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感动一:老师情感的投入。
音乐课中的情感投入主要是指以热情为主的情感投入。
童婕时刻不忘记自己的情感始终是启发学生情感的导体,努力使优美的音乐流向孩子们的心中,变成真正的被孩子们所理解、所喜欢的音乐。
整堂课童老师的魅力四射,不管从老师的教态,老师的语言,老师的神情,都流露出激动投入的状态,牢牢地抓住了孩子的热情,所以呈现在我们大家前面的这堂课激情四射,孩子的思路紧紧地跟着老师,毫不松懈,由此可见童老师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老师,是孩子喜爱的老师。
感动二:老师设计的巧妙。
《打字机》欣赏,从主题到变奏,层层引入,整堂课围绕了听。
童老师先出示一台就是旧式的打字机然后进行简单的介绍。
接着让孩子们整堂欣赏,请他们说说听完后的感受,然后是分段欣赏,可是在这个环节中由于旋律速度快,老师就用钢琴伴奏,请孩子们跟着钢琴用较慢的速度来练习。
同时童老师注意了音乐的强弱对比,让学生表演弱的,老师表演强的部分,时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感觉到音乐所要表现的内涵。
在欣赏音乐的
同时在配上各种打字的动作,是这堂音乐课到处充满了动感。
老师适时的示范和启发让孩子们有了很多的创意,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感动三:老师功底的扎实。
童老师的钢琴伴奏水平很高,引导学生喜欢音乐本身,为引导者,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在音乐实践中探索、发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模仿、体验音乐。
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和发展了的创新意识和音乐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有信心地去进行音乐体验、探索、自行设计音乐或动作。
虽然这首只是欣赏曲目,童老师也设计了演唱第二乐段的旋律对唱,显示出了扎实的功底。
当然这堂还是存在着一些小的遗憾,老师的主导作用占了上风,学生都是被动的参加,都在老师安排的模式进行一些活动,缺乏一些创新,不免有一些排练过的痕迹。
学生的参与度还是有些不够,应该多给一些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的指挥学生,缺乏创新了。
总的来说,整节课融欣赏与律动于一体,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率极高,音乐课特色比较鲜明,执教老师的基本功很扎实,是一堂非常值得我借鉴的好课。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