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QWG-09-05(0)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主油泵维修规程解析
QWG-09-05(0)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主油泵维修规程解析
测量叶轮流道两侧间隙。
测量叶轮与密封环径向、轴向间隙。
测量泵轴与密封环(浮动轴封)径向、轴向间隙。
作好配合记号后,拆卸叶轮两侧密封环及泵轴两侧密封环。注意:机组大修期间,高 压转子将吊离汽缸, 或根据现场需要高压转子接长轴与高压转子脱离,在这种情况下, 各密封环的拆卸可在主油泵泵轴随高压转子吊离泵壳或单独吊离泵壳后进行,此时在 起吊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密封环是否憋劲,并防止销子落入泵腔。
测量泵轴弯曲度。
停工待检点 H1
工序 7
组装 如果解体时主油泵泵轴随高压转子一齐吊离泵壳,那么组装时泵轴同样一齐随高压转 子进入泵壳。 解体时如果接长轴与高压转子脱离,组装中重新联接前必须较正接长轴与高压转子中 心。 将密封环按配合记号装复(注意:机头侧密封环均为右旋) 。 转动两侧密封环,检查是否存在磨擦和卡涩现象。
版次(Rev.):0 页数:10/19
前轴承箱水平结合面涂上 1213 密封胶。
扣上前轴承箱大盖,对称均匀拧紧水平结合面螺栓。 装复前轴承箱前部小端盖及后端油挡板。
连接好前轴承箱外的各种油管接头。 联系仪控人员恢复前轴承箱上的各种仪表接线和元件。
见证点 W2
工序 8
清理整洁现场 清点工具,清扫现场。 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内
容
预计时间
专 业
配 合
工作负责人 签 字
安全措施及辐射防护 备品备件 现场准备、工具及消耗材料 办理工作票 办理试验票 解体 清理、检查及维修 组装 清理整洁现场 品质再鉴定
文件号: QWG.09.05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主油泵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3/19
工序 0
概述 本规程适用于秦山 310MWe 核电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主油泵的检修。汽轮机主油泵 如附图所示为离心式,装在前轴承座内。油泵叶轮装在转子接长轴 2 上。泵的进口为 双吸式,出口是梨形截面螺旋形蜗壳,在进、出口处都有放气螺塞 3,泵壳 4 下半装 机械超速脱扣装置。油泵左端接长轴上有供推力轴承用的推力盘,接长轴的左端与高 压转子相连接,并装有一个薄盘作为电测轴向位移用,在接长轴靠近油泵处,还加工 60 齿供测速用。 叶轮的材料为青铜的精密浇铸件, 轮叶为后弯式, 共有 6 片扭曲叶片, 进口喉部尺寸为 20mm,出口喉部尺寸为 60mm,型线的母型为西屋公司的 60 万千瓦 机组的主油泵叶轮型线,在主油泵右侧,即接长轴右端是一根具有内螺纹的短轴 5, 其上装有离心式危急遮断器及轴向位移测量盘 7,在盘上有一条动平衡用的相位槽, 在叶轮及短轴上有小孔通道,作通气用,以便把叶轮入口处的空气都赶走。在短轴上, 危急遮断器旁有穿通的小孔,既可作为通气用,又可插入一根圆棒作为扳手孔用(即 把短轴旋紧于接长轴) 。在泵壳出口发兰下面有一密封环,它安置在前轴承座底部。 密封环 8 上下各有一个密封圈,当前轴承座在座架上移动时起密封作用。 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的正常运行期间,由主油泵向润滑系统供油,以维持正常的 轴承油压 0.0824~0.1235Mpa(0.84~1.26kgf/cm2) 。润滑油系统中的三台电动泵:高 压油泵、轴承滑油泵、危急滑油泵均为主油泵的备用泵,当主油泵不能向机组提供润 滑油时替代主油泵工作,即当轴承油压低于其正常油压 0.0824~0.1235Mpa(0.84~ 1.26kgf/cm2)时,该三台泵会分别投入工作。主油泵的出口压力由压力表和压力开关 监视,压力开关整定在 1.5Mpa(15.3 kgf/cm2)时闭合,这表明主油泵的出口压力高到 足以满足整个润滑系统的要求。一旦主油泵的出口压力达到这一规定值,则轴承滑油 泵就可回复到“自动”启动状态,即将轴承滑油泵的三位开关移到“停止”位置,将 泵停掉。机组启动前及启动阶段,转子由静态到盘车到冲转,转速或为零或较低,此 时主油泵的出口压力为零或较低,还不足于满足润滑系统的需求,轴承交流滑油泵和 高压油泵代替主油泵供油。随着汽轮机转速的增加,主油泵的出口压力也随之增加, 当转速上升到额定转速的 90%时,主油泵的出口压力及供油量已能满足润滑系统的需 求,主油泵开始代替轴承滑油泵向润滑系统供油。同样,在机组停机的惰走过程中, 随着转速的减慢,主油泵出口压力不断下降,当轴承油压下降到 0.0755~0.0824Mpa (0.77~0.84kgf/cm2)时,轴承滑油泵的压力开关闭合,启动轴承滑油泵及高压油泵, 上述两台泵开始代替主油泵工作。
封堵好主油泵腔室内进、出油口,并用白布或塑料布将主油泵腔室盖好。
吊至检修场地的所有大型部套或零部件应放置在橡皮上,并用塑料布盖好,小型零部 件,诸如密封环、螺栓、螺帽、销子等作好记录或编号后整齐放置在专用料架上。
见证点 W1
文件号: QWG.09.05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主油泵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8/19
文件号: QWG.09.05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主油泵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5/19
工序 3
现场准备、工具及消耗材料
3.1 现场准备
清理、清洁设备上的有关部位。 有关安全措施已落实。 根据检修现场的要求,摆放好设备及工具,周围设置隔离带及警示牌,地面铺置垫设备
另部件所需的木板、枕木、塑料布及橡皮等。 3.2 工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手锤 铜棒 撬棒 平板锉 一字螺丝刀 油盘 油石 重型套筒扳手 内六角扳手 梅花扳手 梅花扳手 开口扳手 吊环螺钉 钢丝绳 塞尺 百分表 百分表架 6″ 0~10mm S19~22 S30~32 S32~36 S24 名 称 规 格 1.5 磅
有关技术文件整理、归档。
工序 9 品质再鉴定 汽轮机组在额定转速(3000rpm)下运转时,检查主油泵的出口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润滑油系统开启后,检查前轴承箱各结合面、外部各油管接头是否存在渗漏油现象。
见证点 W3
文件号: QWG.09.05
临检 机组检修规模 大 中 小修
特殊条件或要求
计划工期 实际工期
天 天
计划施工日期: 实际施工日期:
月 月
日至 日至
月 月
日 日
文件号: QWG.09.05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主油泵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2/19
设
备 名 称 主 油 泵
检 修 项 目 解 体 检 查
工 序 0 1 2 3 4 5 6 7 8 9 概述
校 对 审 核 Checking Reviewing
文件号:
版次(Rev.):0
秦山核电公司维修规程
QWG.09.05 人 员 组 成 人数 专业 调速 起重 资格 验收级别 规 程 名 称 页数:1/19 设备编码:
A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主油泵维修规程
设备编号
机组型号 HN310-54.5 设备型号或图号 156.70.01 停工待检点 H 见 证 点 W [1]
文件号: QWG.09.05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主油泵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6/19
3.3 消耗材料 序 号 1 2 3 4 5 6 7 名 煤油 密封胶 砂皮 绸布 白布 塑料布 白纱带 1213 1
#
称
规
格
数 量 4Kg 3支 10 张 2m 5m 10m 1卷
工序 4
办理工作票 检查验证工作票,确认系统、设备隔离。
联系仪控人员装复轴位移保护装置及所有仪表接线。
用面粉彻底清理前轴承箱内部及内部各部件表面,并验证前轴承箱内部及水平结合面
已清理干净,符合要求,无杂质、异物、铁屑、工具、油口封堵物等遗留物,所有紧 固件、油管、仪表接线均已连接可靠。
停工待检点 H3
文件号: QWG.09.05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主油泵维修规程
秦山核电公司维修规程
文件名(Title) :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主油泵维修规程
文件号(Code):QWG.09.05
科档号:25380—
0 版 次 Rev.
齐
涟
郑忠秋
黄 潜 修 订 说 明 Modification Cause(s)
施才华 批 准 Approval
2002.4.3 日 期 Date
编 制 Writing
工序 6
清理、检查及维修 清理、检查主油泵泵壳水平结合面,泵壳水平结合面应接触严密,表面应平整光滑, 无毛刺、无裂纹、无凹坑、无径向沟槽。泵壳上与密封环相配合的凹槽内清理干净, 表面光滑,无毛刺。
清理、检查泵壳进出流道,流道表面应光滑、无毛刺。
清理、检查主油泵叶轮,叶轮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叶片良好,无裂纹、无气蚀和剥 落现象。 清理、检查轴套、传动键等零件,轴套表面光滑、无磨损、无拉毛现象,配合无松动。 传动键表面无磨损,转动时无空行程,如果需要,待叶轮拆下后着色检查叶轮与泵轴 键槽。 清理、检查各密封环,密封环表面应光滑、无毛刺、无裂纹,并根据解体工序中测得 的径向、轴向间隙数据修整密封环,如果装配后密封环间隙数据超差过大,应予以更 换。 测量主油泵叶轮口环处及泵轴晃度。
文件号: QWG.09.05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主油泵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7/19
用顶丝将前轴承箱大盖顶起后,将大盖平稳吊至检修场地
联系仪控人员拆除轴位移保护装置。 拆卸危急遮断器注油试验装置。 拆除危急遮断器脱扣装置。
拆卸主油泵泵壳紧固螺栓,拔出定位销,妥善保管好各零部件。 作好安装配合记号后,用顶丝将主油泵泵盖顶起,平稳吊到检修场地。
文件号: QWG.09.05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主油泵维修规程
版次(Rev.):0 页数:4/19
工序 1
安全措施及辐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