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油系统说明书

润滑油系统说明书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DONGFANG TURBINE CO.,LTD润滑油系统说明书编号:D300Z-000152ASM版本号: 1.32011-09-22目录1、使用须知2、润滑油系统说明书使用须知本说明书不是初级读物,只有经过培训且取得资格证的专业人员才能使用。

本说明书用于购买本公司抽气止回阀气动控制系统相关设备的用户用于设备的安装、运行和设备维护,其他人员或为了其他目的而使用本说明书均不被我公司认可,由此而产生的事故和损失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运行和设备维护,否则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说明书不是一本完整的教科书,不可能涵盖设备及使用方法的所有信息资料,如若发生本说明书没有涵盖的情况可向我公司提出咨询。

本说明书包含了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部分专利资料,本公司保留其所有权。

本说明书不允许部分被复印或晒制,不允许泄漏给任何第三方。

本说明书包含的任何信息资料未经许可不得编入其他文件中。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润滑油系统说明书1、概述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采用主油泵-射油器供油方式。

主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驱动,其出口压力油驱动射油器投入工作。

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及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向保安部套提供部分用油;向发电机密封系统提供密封用油油源;为顶轴系统提供充足的油源;向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联轴器提供冷却油;本系统还具有回油排烟系统。

系统工质为ISOVG32汽轮机油。

2、系统构成本系统主要由主油泵、供油射油器(I号)、供润滑油射油器(II 号)、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自力式压力调节阀、集装油箱、油烟分离器、油位指示器、冷油器、切换阀、顶轴装置、低润滑油压遮断装置、套装油管路、电加热器,以及连接管道和监视仪表等设备构成。

润滑油系统见附图。

3、系统主要设备简介、3.1主油泵主油泵为单级双吸离心式油泵,安装于汽轮机组前轴承箱内。

泵轴与汽轮机主轴采用刚性联接,由汽轮机转子直接驱动。

它为供油射油器(I号)和供润滑油射油器(II号)提供动力油,其吸入油由供射油器(I号)提供。

主要参数如下:主油泵的纤细说明书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

主油泵吸入口油压力0.09—0.12MPa主油泵出口压力 1.75—1.85MPa主油泵额定转速3000R/MIN功耗约200KW3.2射油器射油器由供油射油器(I号)和供润滑油射油器(II号)组成。

射油器喷嘴均为多孔喷嘴,在射油器吸入室内设有止逆板,对吸入油流起止逆作用。

特性参数见下表:名称出口压力(MPa) 出口流量L/min 供油射油器(I号)0.216 4010.3供润滑油射油器(II号)0.366 3600射油器的详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

3.3集装油箱油箱采用集装方式,将润滑油系统中的大量设备,如: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油烟分离器、双舌止回阀、油位指示器、射油器、电加热器、压力调节阀以及内部管道集中布置在油箱内,方便运行和监视,并且简化电站布置,便于防火。

正常运行时油箱容量30.6立方米,最大运行容量35立方米。

集装油箱详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

3.4、交流润滑油泵该泵为单级立式电动离心油泵,在机组启动和停机工况及润滑油压低于0.115MPa时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盘车装置、主油泵及顶轴装置提供充足的润滑油。

其驱动电机为防爆电机。

特性数据见下表:扬程40M 流量3600L/MIN 转速2950r/min 电源AC380V电机功率45kw 电流82.1A交流润滑油泵详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润滑油泵使用说明书。

3.5、直流事故油泵该泵为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仅在汽轮机组停机时投运。

当润滑油压力低于0.07MPa或交流电失电时向各轴承提供润滑油,以满足汽轮机机组安全停机。

其启动电机为直流电机。

特性数据如下:扬程28M 流量2600L/min 转速3000r/min 电源DC220V电机功率22kw 电流114.2A直流事故油泵详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润滑油泵安装使用说明书。

3.6、压力调节阀该阀为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它安装于油箱内,位于冷油器后润滑油母管上,用来微调润滑油母管压力,保证轴承进口的压力和流量稳定。

其参数如下表:公称直径(MM)压力调节范围(KPa)压力设定点(KPa)50 200-500 275其纤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

3.7、冷油器润滑油系统中设置有两台冷油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它以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带走因轴承、油泵及射油器耗功产生的热量。

冷油器详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

3.8、油烟分离器系统中设置一套油烟分离器,立式安装在集装油箱盖上.它将排烟风机与油烟分离器合为一体,上部为两台单极单吸立式离心风机(一运一备),下部为圆筒式结构油烟分离器.该装置使汽轮机的回油管/油箱及各轴承箱回油腔室内形成微负压,以保证回油畅通,并对系统中产生的油烟混合物进行分离,将烟气排出,将有滴通过排油管道排至油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油系统安全、可靠(风机出口带有调节蝶阀来调整风机排烟量)。

详细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

3.9、切换阀切换阀为筒状板式结构,安装于两台冷油器之间,可使两台冷油器相互切换,也可使两台冷油器并联运行。

特性参数见下表:型号FQ-6-250 公称直径250MM 工作压力0.6MPa 最大工作温度80℃切换阀详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

3.10、电加热器在集装油箱中安装有6个电加热器,总功率为60KW,电压AC220V。

若机组启动前,油温低于20℃,则可开启电加热器,待油温升至35℃时,则关闭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由热电偶控制其表面温度,当油温高于140℃时停止加热,温度降到100℃时可继续加热。

油箱油位低于最低油位时,禁止投入电加热器。

3.11、顶轴装置本装置主要用于在机组启动、停机、盘车过程中,向机组各轴承提供高压油,强制顶起各轴承轴颈,使之与轴承间形成静压油膜,消除轴颈与轴承的干摩擦。

在正常运行时,可观察油膜压力。

顶轴装置详细说明见随机提供的说明书。

4、润滑油系统的运行4.1、启动运行工况系统启动前,应确认系统中油质满足启动运行清洁度的要求,油箱油位在最高油位,系统中监测和保护的仪器仪表安装调试正确,关闭冷油器的冷却水阀。

加热油温,待油温满足油泵启动要求后,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开启排烟风机,强制润滑油系统进行循环,待油温达到35℃后,开启冷油器冷却水阀投入冷油器,然后启动顶轴装置油泵,将各轴承轴颈的顶起高度调整到设计要求值,即可投入盘车装置。

当机组转速达到1200R/MIN时可切除顶轴装置。

在机组升速期间,交流润滑油泵应正常工作,向机组提供润滑油。

当机组转速达到3000R/MIN定速稳定后,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开始工作,维持系统油压正常后即可停运交流润滑油泵。

4.2正常运行工况机组正常运行时,系统中所有高压油均由位于前轴承箱内的主油泵提供。

主油泵出来的高压油作为射油器的动力油源。

射油器吸油取自于油箱,I号射油器为主油泵提供油源,II号射油器向机组各轴承及盘车装置和氢密封系统供油,作润滑、冷却、密封用。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需根据润滑油母管油温,调整冷油器的冷却数量,控制轴承进油温度在规定值内。

机组正常运行中,为确保油质满足汽轮机正常运行要求,应定期投入油处理系统。

4.3、停机工况当机组正常或事故(打闸或跳闸)停机时,需在汽机转速下降到2850R/MIN之前,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当机组转速降到1200R/MIN 时,启动顶轴装置。

如交流润滑油泵一旦失效,应联动直流事故油泵保证安全停机。

停盘车后方能停顶轴装置和交流润滑油泵。

5、回油系统介绍本系统采用套装油管路,由两根回油母管。

机组前轴承箱的回油通过前箱下部两根回油管路,汇入到套装油管返回油箱污油区。

其他轴承箱的回油通过各自的回油管汇入到套装油管返回到油箱污油区。

顶轴装置的泄油也回到油箱污油区。

回油母管的安装应朝油箱方向有一个逐步下降的斜度,斜率为1%-3%回油管内的回油呈半充满状态,以利各轴承箱内的油烟通过油面上的空间流到油箱,在经过油烟分离器后,由风机排入大气。

发电机轴承和氢密封回油必须经过油氢分离器后,才能接入回油母管,否则会危及机组安全。

各轴承箱的回油流回油箱污油区,经过滤网过滤后,进入油箱净油区。

在污油区和净油区处分别设有油位指示器,应确保净油区油位高于最低油位,同时应定期清洗滤网。

油净化装置吸油口设在油箱最低处(滤网后),以净化进入油系统的水分和通过滤网后的微小杂质,并可使油质在机组正常运行中得到连续的净化。

6、润滑油系统的维护6.1、机组正常运行时,主油泵正常出口油压为1.8±0.05MPa,当其降到1.65MPa时应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查明原因,做好停机准备。

6.2、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与润滑油母管压力信号之间,应设有连锁保护。

汽机正常运行时,进入轴承的润滑油压力为0.14-0.18MPa。

当润滑油降至0.115MPa时,报警并启动交流润滑油泵。

如果交流润滑油泵启动后,润滑油压继续下降,应立即打闸停机。

停机过程中当润滑油压降至0.07MPa时,应启动直流事故油泵并立即检查系统油压降低的原因。

每半个月必须做一次低油压连锁保护实验。

6.3、润滑油温本系统采用ISOVG32汽轮机油,机组轴承要求其进油温度为45-50℃,轴承回油的正常温度应小于65℃。

正常运行中要根据润滑油母管油温调整冷油器冷却水量,保证轴承进口油温。

6.4、集装油箱油位投运前需按集装油箱图样上的油位要求将最高油位与最低油位的中间位置定位零位,作为油位指示器的正常油位。

正常运行时最高油位+250MM,最低油位—250MM,停机油位—330MM。

集装油箱第一次充油约需35m³。

系统正常启动前,油箱油位处于最高油位,正常运行时,油箱油位要在最高油位与最低油位之间不得低于最低油位。

油箱溢油应接往储油箱。

当系统中水平管和供油管路较长、回油容积较大时,在停机停泵后,由于回油量较大,可能有少部分通过溢流口溢出,为正常现象,但必须在下次启机启泵后补回该部分油量。

6.5、临时滤网的安装在机组运行油冲洗前,将临时滤网安装在轴承进油管上,在油质达到要求后将滤网取下。

7、润滑油系统的要求7.1、油系统的安装要求符合DL5011-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4.6条和制造厂的《油系统安装技术条件》。

7.2、油系统的油循环冲洗要求必须符合DL5011-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9.6条和制造厂的《油系统的冲洗技术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