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性能与计划/CAFUC着陆性能第4章第 4 章第页2 着陆是从在机场入口处离地50ft高度开始,经过直线下滑、拉平、接地、减速滑跑到完全停下的过程。
第 4 章 第 页3 滑行8%起飞12%初始爬升5%爬升8% 巡航6%下降 2%初始进近 7%最后进近 6%着陆 46%收上襟翼导航定位点远距指标点 17%52%世界民用喷气机队事故统计(1996~2005年)各段事故占总事故的百分比1% 1% 14%57%11%12%3%1%各段时间占总航段时间的百分比第 4 章 第 页4 本章主要内容4.1 着陆距离及影响因素 4.2 最大着陆重量的确定4.3 快速过站最大重量与刹车冷却飞行性能与计划/CAFUC第 4 章第页5 4.1 着陆距离及影响因素第 4 章第页6L空中L地面L着陆4.1.1 着陆距离从飞机进跑道头50ft开始到完全在跑道里停下来所需的距离称为着陆距离。
着陆距离分为着陆空中段和地面减速滑跑段。
第 4 章 第 页7 可用着陆距离安全道公布的跑道可用着陆距离。
安全道不能用于着陆!1、可用着陆距离(LDA )(1)若着陆航迹上没有障碍物:可用着陆距离(LDA)就是跑道的长度(TORA)。
安全道(停止道)不能用于着陆计算。
LDA :Landing Distance Available第 4 章第页8 ICAO附件8 规定了进近净空区,当进近净空区没有障碍物时,如下图所示,可以使用跑道长度着陆。
(2)若着陆航迹下有障碍物:第 4 章 第 页9 LDA60 m入口内移若在进近净空区内有障碍物,则需要跑道入口内移。
若在进近净空区内有障碍物,则需要定义一个内移跑道,它的位置是以影响最大的障碍物形成2%的正切平面然后再加60米的余度。
(2)若着陆航迹下有障碍物:第 4 章 第 页10 审定着陆距离50 ftGS = 0 kt根据CCAR-25部第125条规定所得到的着陆距离,未考虑任何安全余量的增加。
审定着陆距离:Certificated Landing Distance2、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1 GS = 0 kt50 ft审定着陆距离是从过跑道头50ft开始,到在跑道上实现全停所要求的距离。
审定着陆距离制动措施: --刹车 --扰流板 --防滞系统 --无反推!2、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2 GS = 0 kt50 ft审定着陆距离是试飞时演示的距离审定着陆距离V APP = 1.23 Vs1g假定从接地开始使用最大刹车2、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3 不考虑使用:- 自动刹车- 自动着陆系统- 抬头显示引导系统- 反推考虑的条件:- ISA 温度- 跑道无坡度- 干跑道审定着陆距离确定时2、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第页142、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5 实际着陆距离50 ftGS = 0 kt根据实际着陆条件所确定的着陆距离。
该距离中不包括任何的安全余量,代表了飞机在此条件下的最佳性能。
实际着陆距离通常不等于审定着陆距离。
实际着陆距离:Actual Landing Distance (ALD )3、实际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6 GS = 0 kt50 ft实际着陆距离是从过跑道头50ft 开始,到在跑道上实现全停所要求的距离。
实际着陆距离预计着陆时将要使用的减速设备:-刹车(自动或人工) -扰流板 -防滞系统 -可以用反推! 3、实际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7 可以考虑使用: ● 自动刹车 ● 自动着陆系统● 抬头显示引导系统 ● 反推考虑的条件:● 报告的气象和跑道条件 ● 实际进近速度● 实际温度、跑道坡度 ● 实际飞机重量、构形✈ 实际着陆距离确定时3、实际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8 审定着陆距离所需着陆距离(RLD )=审定着陆距离+安全余量50 ftGS = 0 kt在CCAR-25部中第125条所要求的审定着陆距离基础上再加上适用的运行规章所定义的飞行前的计划安全余量所得到的着陆距离。
所需着陆距离:Required Landing Distance (RLD )4、所需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9 审定着陆距离 RLD 干=1.67×审定着陆距离干50 ftGS = 0 kt干跑道条件下,FAR121.195、 CCAR121.195 、JAR-OPS1.515 中关于签派放行所要求的所需着陆距离为审定着陆距离除以0.6。
干跑道条件下的所需着陆距离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20 审定着陆距离50 ftGS = 0 ktRLD 湿=1.15×RLD 干=1.15×1.67×审定着陆距离干湿跑道条件下,FAR121.195、 CCAR121.195 、JAR-OPS1.520 中关于签派放行所要求的所需着陆距离为干道面所需着陆距离的1.15倍。
湿跑道条件下的所需着陆距离所需着陆距离CCAR 121.195 涡轮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着陆限制—目的地机场(b)……在跑道的有效长度60%以内作全停着陆。
(d)对于涡轮喷气飞机,在有关的气象报告和预报表明目的地机场跑道在预计着陆时刻可能是湿的或者滑的时,该目的地机场的有效跑道长度应当至少为本条(b)款所要求的跑道长度的115%,否则,该飞机不得起飞……第 4 章第页21第 4 章 第 页 22 审定着陆距离( CLD 污染 )RLD 污染 =MAX (1.15 ×CLD 污染 ;RLD 湿)50 ftGS = 0 kt污染跑道条件下,JAR-OPS1.520 中关于签派放行所要求的所需着陆距离为湿道面所需着陆距离和污染跑道审定着陆距离的1.15倍中较大者。
FAR 和CCAR 都没有规定。
污染道面条件下的所需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 23 可用着陆距离所需着陆距离=审定着陆距离+安全余量50 ft GS = 0 kt审定着陆距离在任何跑道条件下, FAR 、JAR 和CCAR 中关于签派放行所要求的所需着陆距离都必须小于等于可用着陆距离(即RLD ≤LDA )。
签派放行要求第 4 章 第 页24 在湿跑道上: 在污染跑道上(仅JAR-OPS 有规定):在干跑道上: 通常情况下,对于污染跑道,制造商必须提供着陆性能数据和关于防滞系统、反推及扰流板使用的详细说明。
RLD 干=1.67×CLD 干≤ LDA RLD 湿=1.15×RLD 干=1.15×1.67×CLD 干≤ LDARLD 污染 =MAX (1.15 ×CLD 污染 ;RLD 湿)≤ LDA 所需着陆距离小结第 4 章第页25 自动着陆所需距离第 4 章 第 页26 自动着陆所需距离GS = 0 kt50 ft ALD V APP = 1.23 Vs1g + 5 kt从接地开始使用最大刹车 实际着陆距离是从过跑道头50ft 开始,到在跑道上实现全停所要求的距离。
制动措施: - 刹车 - 扰流板 - 防滞系统 -无反推!自动着陆所需距离RLD MANUAL如果1.15 x ALDAUTOLAND= 1.15 x ALD AUTOLAND则RLDAUTOLAND第 4 章第页27第 4 章第页28 自动着陆所需距离第 4 章第页29 小结:1、可用着陆距离Landing Distance Available(LDA)2、审定着陆距离Certificated Landing Distance3、实际着陆距离Actual Landing Distance(ALD)4、所需着陆距离Required Landing Distance(RLD)4.1.2 影响着陆距离的因素1、进场速度和高度偏差的影响着陆时普遍容易出现的偏差是大速度、高高度进场,实际上这是导致绝大多数着陆冲出或偏出跑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度偏高第 4 章第页30第 4 章 第 页31 速度偏大第 4 章 第 页32 ③在积水道面上着陆时,因接地速度过大而容易引起滑水。
在积水道面上着陆时,若接地速度超过V HP 时就极易 产生滑水现象。
● 进场速度大,着陆中需要消失的能量增加,着陆距离增长。
● 进场速度大,延迟飞机接地,形成飘飞减速,着陆距离显著增长②可能导致飞机延迟接地,形成飘飞减速,导致着陆 空中段距离增加。
进场高度偏高和速度偏大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 ①接地点前移,易形成目测高,导致着陆距离增长第 4 章 第 页33 导致进场速度过大的原因:飞行员将进近速度V app 调定得过高。
正常进近速度的调定: 顺风不做修正例:着陆前预报逆风16kt,阵风20kt,确定进近速度。
⎩⎨⎧+++=阵风修正逆风分量一半节逆风小于REF REF app V V V 1051248+=++=REF REF app V V V 5app REF V V =+若自动油门,一般第 4 章 第 页34 2、着陆技术偏差的影响对于大型运输机而言,正确的着陆技术应使飞机在目标区作扎实接地,接地后尽快放下前轮。
50 ft1000~1500ft目标区大型运输机强调扎实接地主要原因在于尽快启动飞机的制动系统。
第 4 章第页35 3、制动系统的使用情况现代运输机的制动系统主要由刹车及刹车防滞系统、扰流板、反推组成。
第 4 章 第 页36 (1)刹车及刹车防滞系统刹车是着陆中的基本制动手段,尤其是在低速滑跑时,它可以提供近70%的减速力。
现代大型运输机普遍采用自动刹车功能,它不仅能有效地减轻机组在着陆阶段的工作负荷,而且可以缩短刹车启动的延迟时间进而缩短着陆距离。
自动刹车的特点:● 延迟时间短,着陆距离缩短。
(手动刹车和自动刹车启用的时间间隔为1.46秒)。
● 有效地减轻机组在着陆阶段的工作负荷。
● 刹车压力连续稳定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降低刹车和机轮磨损,从而提高刹车装置的使用寿命。
● 自动刹车是根据预定的减速率来控制刹车压力的。
● 为获得最大制动力,可用人工刹车超控自动刹车,但需要注意保持刹车压力的稳定,不能频繁地移动刹车踏板,也即用“点刹”的方法,因为这将无法在机轮上建立起正常的刹车压力。
第 4 章第页37第 4 章 第 页 38 摩擦力 打滑率干跑道湿跑道 刹车防滞系统通过调节刹车压力从而使机轮维持最佳打滑率(约10%),以获得最高的刹车效率和方向控制能力,并能有效地防止机轮锁死、拖胎等现象。
利用刹车防滞系统可以确保在任何道面上都能获得最佳的减速效果,即使飞行员使用最大人工刹车也不会出现机轮打滑、拖胎现象。
刹车防滞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飞行员踩刹车踏板量的稳定。
第 4 章 第 页39 (2)扰流板扰流板的基本作用在于通过破坏机翼上表面绕流从而减小升力,并增大气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