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案3篇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案3篇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案3篇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人际关系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这些交际活动中,口头语言越来越显示出其作为交际工具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要素中,说是最基本的,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也就容易了。

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而在新教材中,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一直贯穿始终,前后长达xx年,由此看来,要将新课程的理念切实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新转变,就一定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系统有序地培养学生能说、会说、善说的能力呢?笔者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生的说话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措施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变辐射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

所谓辐射式教学,即旧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语言教授为主要辐射线向学生发散,教师是课堂的主要演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往往呈现一派"冷漠"的气象,学生不愿举手发言,即使被迫叫起来,也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他们往往习惯于听老师讲,而不愿张口回答问题;习惯于抄老师写的答案,而不愿阐述自己的观点;习惯看老师的表演,而不愿站起来去"说",去积极参与。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的说话能力逐步削弱、萎缩。

而对话式教学就与之恰恰相反,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说为主,课堂上学生是主要的演员。

这种教学模式具体要求如下:教师先找出既符合目标任务又为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或提炼出值得作深度挖掘的教学专题,围绕一两个话题或专题,经过充分的独立学习和思考之后,在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展开畅所欲言的平等对话和信息交流,要求发言者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而是力争拿出独到的东西。

每堂课,我都要设计一到两个话题,或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是拓展延伸。

如上《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我就设计这么两个话题:①母亲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敬佩?②伟大的母爱让我们感动,那我们怎么回报她们呢?通过小组讨论,对第一个话题,同学们很快就归结出答案。

母爱的伟大,大家都有深刻的体会,所以第二个话题同学们没讨论也没打草稿就踊跃站起来要一讲为快。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话题一定要让学生感兴趣,尤其是口头作文的话题选择,因为它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

话题选得好,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话题选得不好,学生就会思路窒息,无话可说。

久而久之,就会对口语训练产生畏难和厌恶的情绪,影响口语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下面这些话题,均从不同方面设置,但都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等密切相关,相信会引起同学们"说"的兴趣。

①学习方面:如"你的好友总是抄你的作业,你该如何规劝她"、"60分万岁吗?"②生活方面:如"你的衣服被钉子划烂了,你如何向他人求助?"、"妈妈包办自己所有的事,你不愿这样,你该怎样说服她?"③与人相处方面:"好友误解了你,你该如何澄清?"对话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集体思维的效能,最大效能地开掘和利用了集体资源和智慧,使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启示和资源。

课堂教学使用这种授课方式,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听课兴趣,提高听课效率,还有利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营造口语训练氛围,树立学生自信心。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话亦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多说,才能真正达到说好这一目的。

《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经常的、富有挑战性的口语交际机会和情境"。

这就要求教师为口语训练营造氛围,其方式多种多样,例如,①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

课前根据学生的座次表排好顺序,轮到谁就提前两天通知,他可以阐述一条成语或演绎一句格言,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讲完后,教师及时作出评价,评价以肯定为主。

②授课过程中,采用"讨论法"。

讨论法主要是让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积极引导。

每节课都针对学习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

在这种气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就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如,山东泰安六中校长程翔在教《伤仲永》一课时,要学生讨论:"方仲永有天赋,是个奇才,但泯然众人矣。

原因在谁身上?"学生一听,马上哗哗地讨论开了,气氛异常活跃,讨论完后,纷纷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看法。

讨论法为学生在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创设了一个锻炼口语的平台,从而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③课后组织"课本剧表演"。

在课本剧的改编过程中,在不同的文本的演绎过程中,学生渐渐就会感悟到书面语与口语的不同,不同身份的人与不同性格的人语言的不同,进而逐渐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当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文角色的演绎时,谁还会担心他们不会开口说话?如在教《皇帝的新装》这课时,我曾经组织学生把这篇课文改成了剧本,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同学们热情很高,都积极参与其中,这次表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并被选送到市里的"元旦文艺汇演"上表演。

通过这次演出,我发现那些平常不爱说话的同学上课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现实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同学在与同学、老师聊天时,能侃侃而谈,但在课堂上他从不发言,经过了解,才知他是怕答错,不好意思乃至不敢说。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人有了自信,就敢于为理想执著追求,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巨大能量,就能跳过平时认为无法逾越的鸿沟。

李军是个性格相当内向的男孩儿,在第一次见面课上,我要大家上台作自我介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讲完了,就他一人不肯上,不管同学们如何发动,他就是不上,最后干脆把头埋到桌子下面去了。

在接下来的一周课上,他从不参与讨论更不用说回答问题了。

我决定帮他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找他聊天谈心明确口语交际的重要性,然后在课堂讨论时把他安排在勤于讨论的同学中去,在演课本剧时,让他担任编剧并演话语较多的那种角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成了我班回答问题最积极的一个学生。

三、让学生走入社会进行实战演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何检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我的方法是:把学生推入社会,让他们在实战中验证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为此,我常布置一些社会活动,如:采访活动、调查活动、咨询活动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的胆量大大提高,更可喜的是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上了一个大台阶,这种活动的开展,社会反响也较好,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种活动要多开展。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语文教学注重说话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我们亟需消除偏见,更新观念,确立说话教学在语文课堂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它一席之地,同时,我们还应从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高度进一步去探索说话训练的规律及其方法,以便更切实地、更有效地加强语文说话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案2口语交际是一种新型课,它是以训练学生口头5261表达能力、培4102养学生与人交往意识1653和习惯、提高交际能力为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经验交流、思想感情的表达、工作任务的布置、新闻时事的传播、亲人朋友之间的闲聊等都离不开口头的表达。

社会交际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点,而口语交际能力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般来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往往先于读写能力。

要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我们必须抓好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

"[1]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激发兴趣,做好学生入门的向导。

"燃起学生的渴望和热情"(夸美纽斯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

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招聘会上因不善推销自己而遭受冷遇吗?还有的好不容易过了"初试"关,却由于面试时不太善于交际而与自己心仪已久的那份工作擦肩而过。

教师要通过适当举例让学生明白,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着眼于开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交流和沟通的现实需要,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

其次,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精巧的过程。

积极开动脑筋,大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具体教学中,可通过设置模拟、悬念、假想等形式,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尽量将学生带入某一氛围中;也可以让学生模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在演中说,在说中想,做到边说、边想、边演,还可以开展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联合起来,让学生公平的竞争,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胆子大起来。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说话训练也是如此。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说话训练机会,我在所任课的班级开展了课前三分钟讲故事的活动。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它怎么了?它对什么事感到为难呢?为难的时候又怎样做呢?这时有谁听见小鸭了的呼救声?它们又是怎样做的?它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救小鸭子了吗?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提着水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长鼻子大象救助小鸭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