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ppt课件
•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 1.1无防护 • 1)无防护罩 • 2)无安全保险装置 • 3)无报警装置 • 4)无安全标志 • 5)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 6)(电气)未接地 • 7)绝缘不良 • 8)局扇无消音系统、噪音大 • 9)危房内作业 • 10)未安装防止“跑车”的 挡车器或挡车栏 • 11)其它
事生产经营活动。
•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
金使用专项制度。
•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以下基本制度: • 1.重大事故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 2.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制度 • 3.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精品课件
5
• 三级以上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向
所在地县(市、区)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
申报。
•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应当包括:
• 1.重大事故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精品课件
8
•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 1)拆除了安全装置
• 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 4)其它
• 3.使用不安全设备
•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 3)其它。
精品课件
9
• 4.手代替工具操作 • 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 2)用手清楚切屑 •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
• 第一部分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和内
容
• 一、 安全生产事故隐律、法规、规章、标准和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
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
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
理上的缺陷。
精品课件
1
•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 1、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
精品课件
11
•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窗台护栏、汽车挡
板、吊车吊钩)
•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
扫、清扫等工作
• •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精品课件
12
•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
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 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 2)未戴防护手套
•
•
精品课件
7
第二部分 事故隐患辨识
•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3类54种) •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露等 • 4)忘记关闭设备 •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 7)奔跑作业 •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 10、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
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 11、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
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精品课件
3
三、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 3)未传安全鞋
• 4)未戴安全帽
• 5)未佩戴呼吸护具
• 6)未佩戴安全带
• 7)未戴工作帽
• 8)其它
精品课件
13
• 12.不安全装束 • 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
服装
• 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 3)其它 •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
精品课件
14
精品课件
15
• 1.2防护不当
• 1)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
•
2)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
3)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
•
4)防爆装置不当
•
5)采仗、采集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
6)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
• (一)重大事故隐患分级 • 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程度和经济损失
情况划分为3个等级。
• 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本数,下同)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 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 为三级重大事故隐患。
• 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
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 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为二级重大事故隐患。
• 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
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 为一级重大事故隐患。
精品课件
4
• (二)生产经营单位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方面的管理职责
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精品课件
10
•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1)冒险进入涵沿 •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 4)未经安全检查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 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 6)冒进信号 •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 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 • 9)私自搭乘矿车 • 10)在绞车道行走 • 11)未及时望
• 2.重大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
分析;
• 3.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
• 4.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精品资课件金保证制度
6
• 经整改治理后负荷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
经营单位应当向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提出 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监部门或有关 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 请报告应当包括整改治理方案的内容、项 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办。
精品课件
2
• 7、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
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 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 责。
• 8、不得拒绝和阻扰安全监督检查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检查。
•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