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肢部常用推拿操作法

上肢部常用推拿操作法


14.击掌面法 14.击掌面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 一手握患肢腕部,并将其上肢抬高约120 侧,一手握患肢腕部,并将其上肢抬高约120 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 度,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直略 分开。 分开。术者将另一手五指于术者五指交叉相 握以掌根击术者手心3 握以掌根击术者手心3-5次。 适应证:失眠,上肢痛麻,头痛,胸痛, 适应证:失眠,上肢痛麻,头痛,胸痛,胸 心烦,呃逆等。 闷,心烦,呃逆等。
7.双手压肩法 7.双手压肩法 操作:受术者坐位。术者位于受术者背后, 操作:受术者坐位。术者位于受术者背后, 双手分别按于按于受术者两肩上部, 双手分别按于按于受术者两肩上部,嘱受术 者做呼吸动作,吸气时受术者两肩上耸, 者做呼吸动作,吸气时受术者两肩上耸,术 者不用力,待受术者呼气时做快速下压动作。 者不用力,待受术者呼气时做快速下压动作。 反复5 10次 反复5-10次。 适应证:斜方肌劳损,岔气,肋间神经痛, 适应证:斜方肌劳损,岔气,肋间神经痛, 肩背僵痛等。 肩背僵痛等。
8.指拨极泉法 8.指拨极泉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位于患侧,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位于患侧, 一手拉患肢肘部, 一手拉患肢肘部,另一手以中指或食指罗指 轻微拨动,忌用手指粗暴勾拉, 轻微拨动,忌用手指粗暴勾拉,以免损伤神 经血管。拨动准确时, 经血管。拨动准确时,受术者应有触电样感 觉放射到手指。 觉放射到手指。 适应证:上肢瘫痪,麻痛,神经根型颈椎病, 适应证:上肢瘫痪,麻痛,神经根型颈椎病, 牙痛,头痛。 牙痛,头痛。
13.按揉手阳明三穴法 13.按揉手阳明三穴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一手握患 另一手以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肩髃、 手,另一手以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肩髃、曲 合谷3 每穴按揉1 分钟。 池、合谷3穴,每穴按揉1-3分钟。 适应证:上肢麻木,神经根型颈椎病,偏瘫 适应证:上肢麻木,神经根型颈椎病, 等。
10.抹臂法 10.抹臂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 一手握患肢腕部,将其肘关节伸直; 侧,一手握患肢腕部,将其肘关节伸直;另 一手五指微屈,以平掌抹法反复做同向抹动。 一手五指微屈,以平掌抹法反复做同向抹动。 在屈侧做向心性抹动, 在屈侧做向心性抹动,伸侧做离心性抹动者 为补;反之为泻; 伸侧均为同向抹动者, 为补;反之为泻;屈、伸侧均为同向抹动者, 为平补平泻。 伸侧各抹20 30次 20为平补平泻。屈、伸侧各抹20-30次。 适应证:神经衰弱,冠心病,上肢肌肉劳损, 适应证:神经衰弱,冠心病,上肢肌肉劳损, 酸软无力,疼痛麻木,功能受限等。 酸软无力,疼痛麻木,功能受限等。
4.掌根对击肩法 4.掌根对击肩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术者立于 患侧或头端,以双手掌根部着力,对击肩关 患侧或头端,以双手掌根部着力, 节前、 10-20次 对击时腕关节要放松, 节前、后10-20次。对击时腕关节要放松,使 掌根起落富有弹性。 掌根起落富有弹性。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肩臂僵痛酸麻等。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肩臂僵痛酸麻等。
12.动肘按曲池法 12.动肘按曲池法 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术者位于患 一手握患肢肘部, 侧,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按于曲池穴固定 不动;另一手握患肢腕将前臂做连续屈伸10 10不动;另一手握患肢腕将前臂做连续屈伸1020次 20次。此法是利用前臂的屈伸动作使曲池穴 得到滑动按压,以加强按曲池的得气感应, 得到滑动按压,以加强按曲池的得气感应, 既省力又可活动肘关节。 既省力又可活动肘关节。 适应证:肱骨外上髁炎, 适应证:肱骨外上髁炎,肘关节劳损及功能 受限,牙痛,腹泻,颈肩痛等。 受限,牙痛,腹泻,颈肩痛等。
16.理五指法 16.理五指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一手托患 侧腕部, 侧腕部,另一手拇指罗纹面与食指桡侧面握 住患手指根部,捏而即松,松而即移, 住患手指根部,捏而即松,松而即移,移而 再捏,直至指端。五指依次理之。 再捏,直至指端。五指依次理之。 适应证:手指麻木,关节功能障碍, 适应证:手指麻木,关节功能障碍,手指逆 冷等。 冷等。
5.拿腋后法 5.拿腋后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一手握患前臂并 上举,暴露腋部, 上举,暴露腋部,另一手以拇指置于腋后肩 贞穴处,余四指置于腋下, 贞穴处,余四指置于腋下,有节奏的拿腋后 肌肉2 分钟。 肌肉2-5分钟。 适应证:肩周炎,胸胁痛,头枕部疼痛等。 适应证:肩周炎,胸胁痛,头枕部疼痛等。
11.抖摇上肢法 11.抖摇上肢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 双手握住患肢腕关节上端, 侧,双手握住患肢腕关节上端,双拇指并按 于腕上背侧,然后将上肢边抖边摇, 于腕上背侧,然后将上肢边抖边摇,环摇幅 度由小渐大。反复2遍或3 度由小渐大。反复2遍或3遍。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上肢肌肉劳损,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上肢肌肉劳损,肩 肘屈伸不利,颈椎病等。 肘屈伸不利,颈椎病等。
15.劈指缝法 15.劈指缝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 一手握患肢腕部,将其腕关节略背伸, 侧,一手握患肢腕部,将其腕关节略背伸, 指端朝上,五指伸直分开。 指端朝上,五指伸直分开。术者另一手以平 常的小指侧为着力点,依序劈五指间隙部3 常的小指侧为着力点,依序劈五指间隙部3-5 遍。 适应证:头痛,牙痛,胸痛,腹胀,失眠, 适应证:头痛,牙痛,胸痛,腹胀,失眠, 多操作:受术者暴露患侧肩部,健侧卧位, 操作:受术者暴露患侧肩部,健侧卧位,术 者位于受术者背后。或受术者坐位, 者位于受术者背后。或受术者坐位,术者应 立于患侧,将一脚踏于受术者坐凳边, 立于患侧,将一脚踏于受术者坐凳边,使患 肢肘部放于抬起的大腿上。 肢肘部放于抬起的大腿上。然后术者以双手 掌分别置于受术者肩关节前、 呈抱揉式, 掌分别置于受术者肩关节前、后,呈抱揉式, 反复对揉3 反复对揉3-5。 适应证:肩周炎急性期,肩峰下滑囊炎, 适应证:肩周炎急性期,肩峰下滑囊炎,肩 关节扭伤等。 关节扭伤等。
3.搓肩及上肢法 3.搓肩及上肢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以双 手掌分别置于肩前,肩后,呈对抱状, 手掌分别置于肩前,肩后,呈对抱状,然后 双手用力搓揉肩部10 20次 肩部搓揉后, 10双手用力搓揉肩部10-20次。肩部搓揉后,顺 势自上而下搓上肢,反复操作3 势自上而下搓上肢,反复操作3-5。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冈 上肌腱炎,肩关节扭伤,神经根型颈椎病等。 上肌腱炎,肩关节扭伤,神经根型颈椎病等。
6.按揉肩四穴法 6.按揉肩四穴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术者位于 其患侧或背后,以右手拇指罗纹面着力, 其患侧或背后,以右手拇指罗纹面着力,点 揉肩前、肩髃、臑俞、 揉肩前、肩髃、臑俞、臂臑四穴 。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冈 上肌腱炎,肩臂痛,肩部扭伤等。 上肌腱炎,肩臂痛,肩部扭伤等。
二、上肢部操作组合练习
操作组合: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 操作组合: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位于 其侧方。一手轻托其腕部, 其侧方。一手轻托其腕部,另一手拿揉肩部 分钟——拿揉上臂至腕部10 20遍——对 ——拿揉上臂至腕部103-5分钟——拿揉上臂至腕部10-20遍——对 揉肩部3 分钟——按揉肩四穴每穴10 ——按揉肩四穴每穴10秒 揉肩部3-5分钟——按揉肩四穴每穴10秒—— 滚肩部3——5分钟——拔肩部肌肉1 分钟— ——拔肩部肌肉 滚肩部3——5分钟——拔肩部肌肉1-3分钟— —摇肩部1-2分钟——滚上肢3-5分钟——按 摇肩部1 分钟——滚上肢3 分钟——按 ——滚上肢 —— 揉手阳明三穴每穴10 ——理臂肌10-20遍 10秒 理臂肌10 揉手阳明三穴每穴10秒——理臂肌10-20遍— 搓上肢3 ——抖上肢 抖上肢1 分钟—— ——抹臂 —搓上肢3-5遍——抖上肢1-2分钟——抹臂 10-20遍——击掌面三次——分抹手背 击掌面三次——分抹手背、 10-20遍——击掌面三次——分抹手背、手心 分钟——捻五指——结束。 ——捻五指——结束 2-5分钟——捻五指——结束。 适应证:肩周炎,上肢疼痛, 适应证:肩周炎,上肢疼痛,上肢麻木及上 肢部保健。 肢部保健。
上肢部常用推拿 操作法
一、上肢常用操作法
1.肩部蝴蝶双飞法 1.肩部蝴蝶双飞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将一 脚踏于受术者坐凳边, 脚踏于受术者坐凳边,使患肢部肘部放于抬 起的大腿上,然后术者以双手做一指禅推法, 起的大腿上,然后术者以双手做一指禅推法, 在患肩前后相对操作2 分钟。 在患肩前后相对操作2-3分钟。 适应症: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 适应症: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冈 上肌腱炎,肩关节扭伤等。 上肌腱炎,肩关节扭伤等。
9.理臂肌法 9.理臂肌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侧,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侧,一 手握患肢腕部,使肘关节微曲,上臂抬高约60 60度 手握患肢腕部,使肘关节微曲,上臂抬高约60度; 另一手以拿法将上肢肌肉逐块拿住后, 另一手以拿法将上肢肌肉逐块拿住后,做一捏一松 移动操作。可将上肢分为内、 后三条线, 移动操作。可将上肢分为内、外、后三条线,由上 而下依序操作。此法也可两手分置于上肢内外两侧, 而下依序操作。此法也可两手分置于上肢内外两侧, 同时或交替操作。 同时或交替操作。 适应证:上肢肌肉劳损、酸胀无力,疼痛麻木,萎 适应证:上肢肌肉劳损、酸胀无力,疼痛麻木, 瘫痪,功能受限。 缩,瘫痪,功能受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