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课件

经济学基础课件

这时英国又出现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883—1946年)。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做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是经济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 碑。它的问世,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在西方经济学 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理论上的一场革命。提 出“看得见的手”的理论,即政府干预经 济生活。如何干预?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
4.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进入1929年,一场空前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首先 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经济 陷入大萧条,然后波及到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这场危机从 1929年持续到1933年,出现的问题之重,历经的时间之长,波及 的范围之广,以至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幸免。这时人们不禁要问: 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哪儿去了?他不是说国家不管经济就 可以自动发展吗?怎么现在经济不能发展了?经济到底怎么才能 恢复过来呢?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解决大萧条中出现的各 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这场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设备、建筑、道路等。 企业家才能:是指雇用其他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并承担经营风险的特殊能力。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经济学的萌芽
“经济”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在3000多年前,古 希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色诺芬(前430—前355)约于前 387——前371年间写了《经济论》一书,在书中最早使用 了“经济”一词,它的原意是“家庭管理”。色诺芬强调, 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主人如何 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财富不断增加。我国古代汉语中原 有的“经济”一词,具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含 义。19世纪后半期,日本学者翻译西方著作,借用古代汉 语中“经济”这个词。我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最初是 译“富国”“生计”等,后来,逐渐采用了“经济”这一译 法.
若要世人心理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二)资源的稀缺性
用来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可以分成
自由取用物品( free goods )——价格为零供给为无 穷大。如:空气、阳光、风
经济物品( economic goods)——价格为零供给为零。 如: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土地:是自然资源的总称。包括陆地、森林、水域、地 下矿藏。 劳动:人力资源的总称。 资本:是为了提高生产能力而利用土地和劳动制造出来的投入品。包括机器、
古代经济学只是形成了经济学知识的某些要素,还 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古典经济学的创立
18世纪,英国出现了一个大经济学家,名叫亚当·斯 密 (1723~1790),人们把他称作“经济学之父”。亚当·斯 密 1776年出版一本书,名字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这就是著名的《国富论》。
当亚当·斯 密写完这本书的时候,他在书的扉页上这样写 道:“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他说:“女王陛下,请您不 要干预国家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呢?就做一个守夜人, 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就去敲钟,入夜了看看有没有偷盗行为,这 就是国家的任务。只要国家不干预经济,经济自然就会发展起 来。
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指的是个人利 益,是市场机制,是价格机制。
3.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从自由竞 争向垄断过渡,大企业不断涌现,他们更注意改 进生产技术和扩大市场份额,这时的经济学研究 的重点转向了对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与此同时 定量分析方法被引入了经济学。此时期经济学理 论的集大成者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842—1924),其代表作为《经济学原理》 (1890年).以马歇尔为代表的经济理论体系的核 心理论是均衡价格理论,这一学派的理论是古典经 济学的继续和发展,所以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经济学基础
王秀代 工程管理教研室
参考教材:
经济学基础,刘华等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缪代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与实务,李国政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以及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种社会科学, 它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 们无限的需求。 ➢ 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 用途中进行配置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欲望 的科学。
பைடு நூலகம்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无限的欲望、稀缺 性以及由此产生的选择。
(一)欲望
欲望(wants)是指人们的需要,它是一种缺乏 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是一 种心理现象。
欲望的主要特点是多层次性与无限性。
由于人类需要层次的多样性,因而人的欲望是 无穷无尽的。在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甚至还没 有完全得到满足时),新的欲望就会产生。
例如:
终日奔忙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亚当·斯 密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叫做“看不见的 手”。他说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想到为了促进社会利益,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实现 自己的利益,都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但是当她真正 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着他,其结果要比 它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要好得多得多。
5.新古典综合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 尔森等人为代表,将凯恩 斯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 经济学的市场均衡价格理 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 “新古典综合派”,由微 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 两部分构成的新古典综合 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经 济学的主流经济体系。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经济学定义: ➢ 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从事生产、交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