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8课_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18课_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 《史记》 肯定陈胜吴广反抗暴秦
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 罪恶,还大胆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 这在历代尤其是官方史书上难能可 贵,因此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 范.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史记》与司马迁
或或人 轻重固 于于有 鸿泰一 毛山死 。,,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笑 口 常 开 笑 世 上 可 笑 之 人
大 肚 能 容 容 天 下 难 容 之 事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佛教的传入
白马寺的香炉
白马寺钟楼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道教的产生
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东汉末年,它 的产生是承继殷商时代的鬼神崇拜、战国时代 的神仙方术、两汉的黄老学说,即黄帝的思想和 老子的道德经。 东汉末年,张陵在巴蜀地区草创五斗米教; 张角创太平道,标志着道教的产生。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 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父司 马谈是汉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 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 职)。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踪遍 及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 初仕郎中,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 八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 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在《史记》 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 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 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 前91年完成《史记》。
这种说法迎 合了统治者害 怕人民反抗的 心理,因此受 到了大力扶植。
而道教呢?主张修身养性, 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 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 欲望,所以也受到受到推崇。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宗教 佛教 发源地 古印度 主要主张 兴起或传 入时间 西汉末年 生死轮回因果报 应,今生要忍受 苦难来世,才能 得到幸福 东汉末年 修身养性,炼制 丹药,以求得道 成仙
秦始皇希望自己死后还能象在人间一样延续的他的统治, 所以修建了他的骊山陵墓,里面再造了人间的万物,用 水银做山川河流,用宝石做日月星光,用珠宝玉器营造 树木花鸟。与此同时,为了保护他的这些财产,他象在 人世间一样,也需要他的军队战士来保卫,所以他修建 了兵马俑,作为他死后的卫士。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峨 眉 山
九 华 山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四大道教名山
龙 虎 山
青 城 山
齐 云 山
武 当 山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
《史记》书影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 • • •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史记》的: 1、体裁 2、内容 3、文字特色 4、为什么这本书能成为 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将军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立射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鞍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跪射武士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骑兵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步兵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问题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精神 风貌? 问题二:为什么秦始皇把规模如此巨大的军阵埋 在他的陵墓附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史记》
• 体裁:纪传体通史 •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的史事 • 文字特色:文笔简洁、语言生动、 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 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纪(帝王 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 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 面的情况)8篇,共52,6500字。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十四史
《史记》开创的 “纪传体”,为后世史 学家所继承;历朝历代 用纪传体编写的断代史 层出不穷,加上《史记》 共有24部,在我国封建 社会里被称作“正史”。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的 的现 璀 磅了 兵 璨 礴两 马 明 气千 俑 珠 势多 的 是年 艺 世前 术 界秦 群 艺军 像 术横 形 宝扫 象 库六 地 中国 展 ,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道教的基本教义
宣传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道教的特点 关注现实,重视现世。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佛教和道教兴起之后,很快就受到封建统治者的 大力提倡和扶植。 这是为什么呢?
道教圣地——武当山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按佛教的说法:人死 后能够转生来世。今生 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 地信佛,那么,来世就 可以得到幸福。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佛教东来和道教的兴起
■司马迁和《史记》
■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佛教的传入
古印度(天竺)佛教圣地鹿野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洛 阳 白 马 寺
位于洛阳城东,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 国后由官府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年间,距今已 有1900多年历史。因当年天竺高僧是以白马驮佛经、佛像来洛 传教,故得名。白马寺是佛教在辽阔中华大地上兴起的第一座 佛教寺院,被佛门弟子公认为"祖庭"和"释源"。
道教
中国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把这些人物或地名按佛、道两教归纳
玉皇大帝、西天如来、太上老君、八仙、 少林寺、武当山、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 城隍 少林寺 敦煌莫高窟 龙门石窟 西天如来 玉皇大帝 太上老君 八仙 武当山 城隍
佛 教
道 教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四大佛教名山
五 台 山
普 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
, .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2号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3号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3号坑(军事指挥部)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3号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