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幼儿美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幼儿美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幼儿美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是眼、脑、手共同参与的活动,它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同时又能增强幼儿双手的灵巧性,对发展幼儿早期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在不断变化着的美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感受美、探求美、理解美和表现美,从中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激发他们对审美愉快情绪的体验。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作为中班的美术老师,在美术教学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开创新路子、改变新的观念,我们逐渐认识到:5岁左右的孩子也是有潜力可挖的,他们笔下那稚拙可爱的形象是最生动有趣的,谁说他们只是随意的涂涂画画呢?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观念的更新
过去的美术教学,人们把幼儿绘画单纯看作是一种技能训练,只注意孩子线条画得直不直,圆形圆不圆,颜色对不对,是否与老师的范画一样……这样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忽视了对孩子智力开发的意义,抑制了儿童健全人格和创造性的发展。

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领悟到: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已不局限于培养画家,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孩子关于发现美、表达美的情趣,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来表现、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

根据这一目标,在幼儿园的日常美术教学中,我们扭转过去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模式,而是向幼儿提供宽松自在的环境,引导幼儿多观察,让幼儿依照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作画,使孩子的能力和人格得到健康成长。

二、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

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

幼儿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能力可塑性最佳期。

因此,早期对幼儿的美术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源泉,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进行观察、绘画等活动。

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说,涂涂抹抹是每个幼儿都喜欢和经历过的事,他们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寻找一切可以涂画的工具,诸如墙上、地上、纸上等。

由于幼儿早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育不是很完善和协调,握笔的姿势、画出来的物体形态很难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有些幼儿也因此对绘画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例如,有的幼儿动作特别慢,在绘画中为自己画不快而急得直哭,有的幼儿因为不敢尝试而拒画画于千里,这时教师就要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和表扬,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幼儿对绘画乃至美术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所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有趣味性。

可以根据中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课题,并以活泼新颖的形式导入活动,活跃教学,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并与幼儿平等参与绘画活动,共同讨论,让幼儿发表自己的建议、设想,有时因孩子的大胆设想而改变老师的设想。

总之,要进入孩子们的天地里,和孩子同处一个世界,用一颗童心来认识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孩子有了高兴的心情,就会把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深化,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其次是活动性。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一味地教孩子坐下来画画。

根据教学目标,必要时带孩子到大自然或创设的“情境”中多活动多感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来,克服记号性和概念性的绘画形象。

如画《有趣的兔子》,可以拿实物兔子来给幼儿观察,让幼儿自己观察兔子的各种形态,有吃东西的,坐着的,趴着的,跳着的……不同形态的兔子都是幼儿自己观察到的,这样表达出来的作品生动形象,更真实。

又如让幼儿“把运动画下来”的活动,可让幼儿跳一跳,蹲一蹲,钻一钻,跑一跑等,然后画出来,克服没有动态的概念化的绘画方式。

总之,孩子们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灵活的引导,自然会影响到孩子作品的质量。

接着是观察性。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是极为重要的。

观察时要以孩子自己的眼光,教师不能替代。

如“画妈妈”的活动,我没有对孩子讲述妈妈的一般特征,也没有出示范画,而是让孩子认真观察自己的妈妈或妈妈的照片。

结果,由于观察的眼光不同,孩子们画出的妈妈千姿百态,有的妈妈戴着漂亮的耳环;有的妈妈鼻子高高的;有的妈妈戴着漂亮的眼镜;有的妈妈头发染成黄色,嘴巴也特别红,看来这是一位比较时髦的妈妈。

对这些,我们应认可孩子的想法和观察,对孩子的独特见解应加以赞赏。

四、正确评价幼儿作品
正确的评价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

幼儿每画完一幅作品,老师都要给予评价,在评价幼儿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画的好坏,要做到随时发现及时加以鼓励,让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作为美术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审视和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要特别注意幼儿个性发展的评价,在绘画活动中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倾听其绘画时的描述,抓住幼儿的思维,对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对成功的追求。

总之,每一个幼儿教师都应当有一双慧眼,去发掘、捕捉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美育契机,引导幼儿去发现美、欣赏美、再现美和创造美,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扶余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