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航13年12月课程考试《政治学原理》答卷

北航13年12月课程考试《政治学原理》答卷

北航13年12月课程考试《政治学原理》考核要求
一. 简答题
1、政党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第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阶级斗争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

它仅仅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相联系。

并随着阶级、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第二,政党是阶级中一部分人组成的政治组织。

组成政党的成员是本阶级中最有觉悟、最积极的分子,他们能够代表整个阶级的利益,统一整个阶级的意志,是本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政党是一个阶级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最高代表。

第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政党的纪律严格与否是检验政党有无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第四,政党要有一定的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决定一个政党的政治目标,而政党间的差异也主要表现在政治纲领的不同。

这是由政党所代表的阶级特点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不同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第五,政党和政权密不可分。

政党只有掌握了国家政权才能实现其政治纲领。

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它把掌握政权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政党的这五个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正是具备了这五个特征,政党才能和其他社会政治组织的区别。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具体指什么?
答:①传统主义政治学:以国家和作为国家表现形式的政治制度以及作为国家核心特征的权力为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认为政治即与国家有关的种种现象,然后进一步把对研究限制在现实的政治制度,因为国家政治体现于规范权力配置及行使和其他政治活动的政治制度之中。

主流研究方法是制度研究法和法律研究法。

又被称为国家主义政治学或制度主义政治学。

②行为主义政治学:注重用实证方法研究个人和团体政治行为的政治学流派的统称。

1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个人行为和团体行为也包括行为动机的心里过程。

2亿科学的经验方法动态地研究政治行为。

已通过观察把握的事实作为研究的素材,借用统计学应用人类学心理学的方法,从动态过程研究中采用价值中立的立场。

不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

其意义在于它是一场方法的革命。

学者们开辟了多种路径,形成了团体全力整治经营决策等理论。

③后行为主义: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反战运动行为走入歧途,脱离政治现实受到严厉批评后是纠正片误反思型发展。

其方法是前二者的综合认识到实施和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及时用定量资料也适用定型,反对政治中立原则,研究有关政治目标道德标准等问题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现实问题。

主体范围扩大,所有与政治有关的现象等课题方法路径拓展新理论及交叉分支学科。

3、什么是政治民主?
答:民主政治,是凭借公共权力,和平地管理冲突,建立秩序,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

民主政治是奉行多数人统治制度。

与君主制、寡头制和独裁制相对立。

4、什么是政治参与?
答:政治参与是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

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

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法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5、什么是政治文化?
答:所谓的“政治文化”:就是指导和引导人类“衣食住行用娱乐”等的“市场经济运行”并处于“主导或是总纲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方面的最基本方向性、价值取向性的文化。

其在任何社会形态下的“一元化和主导地位”都是必须的。

“政治文化”可划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政治道德;二是主义等意识形态;三是宪法等,其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而“军事文化”,则是政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二、论述题
6、试论述政治权利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①从法律关系上讲,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

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说,一方面,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着。

既没有脱离义务单独存在的权利,也没有可以放弃权利而单独履行的义务。

所以说,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定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另一方面,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也就是说,公民享有权利需要条件,这个条件的实现依靠义务来权力的制约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国家权力之间的相互限制与约束的关系。

权力的监督则是指对国家权力的监察、检查或督促。

在我国权力之间的制约和监督,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政治体制,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利运行机制。

一是,以权制权,即用权利监督权利。

而是,监督权与被监督权适当分离。

三是,监督权与被监督权效力相当。

四是,监督权不替代被监督权。

创造,如果不履行义务,同样,公民的义务也是根据它所享有的权利确定。

③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得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承担对国家和社会责任,尽自己的义务。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条件。

④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必须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既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在行使权利时,要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和他人权利的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