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护理教学查房
原发性醛固酮症是由于人体醛固酮分泌增加而 引起肾素分泌受抑制的综合症,临床上以高血 压和低血钾为特征。1954年孔氏首先报告1例 切除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后获得痊愈, 因而将本病命名为Conn氏综合症。引起本症的 肾上腺绝大多数为小的良性腺瘤,位于肾上腺 的最外层。肾上腺癌极少见,约占低肾素醛固 酮症的1%。连国际上报导的也不 足50例。目 前国际上估计原发性醛固酮症在高血压病中占 0.65%~2%
4、治疗 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对肾上腺肿瘤患者 应尽可能争取切除肿瘤,特别是对良性肿瘤,其疗效 肯定。对恶性肿瘤,也以切除肿瘤缓解症状后,继以 其他辅助治疗,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对一般 情况太差,难以胜任手术治疗,或广泛转移者,才给 予姑息治疗如放射、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对确诊为脑 垂体肿瘤者,经鼻行蝶鞍垂体瘤切除后效果良好。异 位ACTH综合症病例的原发瘤切除后,ACTH可逐渐消 退,无法控制者可用肾上腺酶抑制剂舅密妥坦、氨基 导眠能,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的药如塞庚定、 溴隐亭等控制。
3. 治疗 肾上腺肿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对较小 的腺瘤,一般都采用剜除术,连同肿瘤周围的 0.5cm距离的正常组织一并切除,因贴近肿瘤 的肾上腺组织有多倍体异常,可引起肿瘤复发。 腺瘤病例手术后血钾、醛固酮值恢复正常,症 状消失;腺癌病例文献都认为预后恶劣。药物 治疗:可用螺旋内酯的微粒型安替舒通120mg 每日3次和氨氯吡咪5mg每日3次,单独或联合 应用,使血钾和血压恢复正常。或用降压药如 心痛定等与安替舒通联用亦可。
1. 症状 (1) 高血压 主要由于血浆容量增加和钠离子增加造成的血管 阻力增强,是本病最主要或最早出现的症状。血压增高为中 等或稍重水平。在儿童可出现恶性型高血压,最高压为 34.5/20.5kPa。一般降压药难以奏效。也有血压正常型原醛 症,其机制不明了。因高血压、高血钠常造成头晕、头痛、 疲乏、视力模糊、心烦、口渴等症状。 (2) 低血钾 低血钾引起的肌无力和肌麻痹,使病人感到头重 脚轻,四肢无力,以下肢更明显,重者呈现周期性麻痹。低 血钾导致心律失常、脑缺氧症候群,以及肾功能障碍所致的 多尿、夜尿增多。影响胰腺时,空腹血糖增高。 (3)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造成碱中毒,最终使钙镁离子丧失, 右出现肢端麻木、四肢疼痛必痉挛等。
2. 诊断 (1) 儿童或表少年高血压患者中,应考虑到有此病的可能而作相应 的检查。 (2) 成年人高血压患者中服降压药效果不明显者,伴有低血钾或周 期性下肢四肢麻痹者,应考虑此病做进一步检查。 (3) 实验室检查 ① 测血浆钾、钠浓度和24小时尿钾排出量。低血钾为自发性或易 促发者,或低血钾并存者,应高度怀疑本病。 ② 测血浆或24小时尿醛固酮浓度和血浆肾素活性。站立位于血浆 肾素活性低于2.46molL/h ,站立位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血浆肾素活 性比值>20。
3. 诊断 一般并不困难,只要具有这方面的常识,提高对本病的警惕 性,记住上面所说的一些症状和体征就可一望便知,因为她 (他)的许多症状都是摆在面上的。根据这线索再抽血留尿 进行内分泌方面激素检验,用B超、CT和MBI等做肿瘤定位 的检查,便可明确诊断。由于这种病例很少,即使一般医务 人员也很少见到,就难免误诊。皮质醇症病人除进行常规的 血、尿检查项目外,须作血浆皮质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 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24小时尿毒症17酮类固醇等 的测定。如果清晨8:00时的血浆皮质醇超过138微摩尔/或 高于10μg/dl,可诊为皮质醇增多症。
③ 醛固酮抑制试验阴性。原醛症的醛固酮分泌为自主性 的。这可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醛固酮症。 ④ 糖皮质激素分泌和排出最正常。 ⑤ 口服氯化钠抑制试验:血浆醛固酮水平在554pmll/L 以上,尿醛固酮值38.8nmol/24h以上,尿钠排出量超 过200μmol/24,可确诊为原醛症。 实验室检验结果,如高血压病人其糖皮质激素分泌正常, 其醛固酮分泌增多不能被高钠饮食抑制,伴有自发性 低血钾和尿钾排出增多者,可确诊为原醛症。
2. 调节盐和水代谢的激素—盐皮质激素 以醛固酮 为代表,临床应用者为醋酸脱氧皮质酮。这种激素 使肾曲管吸收钠和氯而排出钾和磷,缺乏这种激素, 则血浆中钠的浓度降低,因而水分丢失,血液浓缩, 同时血钾增高。这种激素过多,则情况相反,即血 钠增高而钾降低。盐皮质激素对糖、蛋白质的代谢 也可有一定作用,只是作用较轻。盐皮质激素的产 生和分泌在生理状态下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 统的调节,其次是血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影 响。
在取血前夜11:00口服地塞米松1mg,以抑制下 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功能。此外,可测血ACTH值, 肾上腺肿瘤患者此值都被抑制在正常值以下。其正常 值为20~100μg/dl。其他原因造成的皮质醇症患者血 ACTH值增高不被抑制。 此外,须经B超、CT或MRI检查肾上腺肿瘤的大小、 性质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颅骨蝶鞍部位的X线 正侧位摄片、断层和三维蝶鞍部位的X线正侧位摄片、 断层和三维蝶鞍摄片以及CT扫描,磁共振成像诊断垂 体腺瘤或微腺瘤的存在与否。
概述
肾上腺是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由于其位置与 肾脏关系密切,故传统上属泌尿外科疾病。人体肾上腺 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其下外侧则与两侧肾的上内 侧紧密贴近。肾上腺的形状大小乍看起来酷似成年人微 屈的末指,其头、体、尾三部也如末指从指根到指尖般 模样,但若仔细解部分辨,则右肾上腺为三角形,左肾 上腺为半月形,前者跨骑在右肾上极内侧,后者则悬垂 在左肾上极内侧,其长、宽、厚分别为4.0厘米~6.0厘 米,2.0厘米~3.0厘米和0.3厘米~0.6厘米。正常肾上腺 重量约4.0~5.0克。 肾上腺本身体积虽然很小,但它生长的肿瘤体积则 差别很大,通常将直径3cm以下者称为小瘤,最小的不 到1cm,大者可达十余到30厘米。肿瘤的形状可如豆粒、 桃李、苹果、哈密瓜、儿枕等。
(4) 影像学诊断 原醛症除肾上腺腺瘤、腺癌引起者外,肾上腺皮质增 生引进者亦占很大比例。前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后者 须采用药物治疗,两者方法不同,须通过B超、CT、 MRI对三者进行鉴别诊断。由于引起原醛症的腺瘤可能 很微小,CT扫描应用间距0.5cm的密层扫描可避免将肿 瘤遗漏。鉴别遇到困难时,可应用肾上腺同位素碘化 胆固醇闪烁扫描加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即给患者注射 131I—6β碘甲基—19去甲胆固醇后进行扫描,皮质腺 瘤较正常吸收较多量的放射标记物,皮质增生摄取量 正常,皮质癌则不显示。其准确率可达70%~90%。
常见的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皮质醇症: 人体内皮质醇增多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为皮质 醇症,或皮质醇增多症,昔称柯兴氏综合症。 1. 病因 (1) 由于肾上腺肿瘤(腺瘤或癌)的存在,自主性的分泌皮质醇过多; 约占病例的25%。 (2) 由于脑垂体腺瘤的存在或下丘脑乃至中枢神经神经调节紊乱,垂体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使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多的皮 质激素。 (3) 由于内分泌系统以外的脏器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癌样瘤(肺、 胃肠)、胸腺瘤、胰腺瘤、甲状腺髓样样癌、神经节肿瘤、黑色素瘤 和前列腺癌等发病过程中自主分泌的ACTH(以异位ACTH综合症)增 多。 (4) 医源性皮质激素增多。由于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的类 似病象,停药后逐渐消失。
醛固酮症
醛固酮症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醛固酮症系一种罕见病,由于肾 上腺皮质腺瘤、增生等病变分泌醛固酮 过多所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系肾上 腺外各种疾病引起的醛固酮分泌过多, 包括伴有不同程度水肿的肾病综合征、 肝硬化腹水期、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中 急进型等几种疾病。本文所述为原发性 醛固酮症。
2. 症状 本症以女性居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0 年至1998年底,共收治48例,女30例,男18例, 年龄12~74岁。患者多呈躯体肥胖,四肢不胖。 即所谓的“向心性肥胖”。头秃,面圆,即所谓 的“满月脸”色深红晦暗有疮疤,颈后和两肩多 脂肪,如“水牛背”,皮肤薄、多毛、腋窝、下 腹两侧、股部有紫纹,患者多血压高,诉全身乏 力,腰腿痛。女患者出现沉默寡言,闭经或月经 失调,骨质疏松|—垂体—肾上腺轴的调控能及神经 体液反馈系统的作用,在平时其分泌最随着昼夜时辰的不同而呈现节律的 变化,因而激素在人体内血液的含量亦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例如皮质醇 在早上8~9点钟时含量最高,午夜24点钟左右时含量最低。以此能维持人 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理活动正常有序地顺利进行;而当遇到意外的 紧急情况时即当人的躯体可精神突然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或打击时,如遇到 某种巨大的困难必须立即克服、身陷重围勇猛突破,顽强竞技想击倒对立, 难产、大手术、大出血须绝处逢生等,事后连自己也往往莫明其妙:怎么 能在那关键时刻急中生智,怎么能有那超常的毅力,怎么能有那么大的命 不死。其实,这也是得益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还具有应激性定一特点。 实验表明,当大手术、大出血时,皮质醇水平可上升数倍乃至十余倍,同 时通过负反馈的调节机制,促进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增强人 体的应激能力和超常能力。 一旦肾上腺的某一部位发生肿瘤,相应部位的激素就会过度分泌,即所谓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引起一系列和激素过度分泌相关的临床症状。
病例:
患者,陈寅,男,28岁,自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 下出现全身进行性肥胖伴全身多处紫纹,尤以面部、 躯干肥胖为主,大腿及腰部多处长条紫纹,经常无明 显劳累后出汗。遂到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彩超、 CT左肾上腺瘤。测量血压偏高,最高可达 160/100mmHg。现患者为求诊治,特来我院,门诊患 者可见满月脸表现、向心性肥胖,大腿及腰部多处长 条紫纹,初步拟“左肾上腺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收住。后内分泌化验:皮质醇-16: 560.00nmol/L,于9 月16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肾上腺腺瘤围手术期护理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吴文婷 2014.9
刘玉英:肾上腺腺瘤是我科常见的肿瘤 之一。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式,护理质 量与患者术后康复密切相关,良好、细 致、个体化的专科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 后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今天 由吴文婷老师结合具体的病人,进行肾 上腺腺瘤围手术期护理相关内容的护理 查房。请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