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中、英文):武术(Wushu)(二)、课程号(代码):888-5(三)、课程类别:公共体育课(四)、学时:96 学分:4二.教学目的要求:①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四川大学公共体育课武术专项课程,是根据我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也是一门较系统讲授武术运动概述、发展过程、竞赛与裁判法以及图解知识的课程。
在技术上它包括强身方面的基本功、基本技术、规定拳术、健身养身方面的太极桩功、吐纳导引术、杨氏大架为基础的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初级剑以及防身自卫方面的攻防技巧等。
②目的与任务1、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武术教学的目的。
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终身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体现武术的教育功能,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领悟武术运动对其身心健康,意志品质,振奋民族精神,培养优良品质等的作用。
3、本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套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初级套路及其防身自卫的方法。
了解武术套路裁判法等的基本知识。
③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学习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五步拳、初级长拳(第三路)、初级剑以及攻防技巧等。
使学生掌握其基本技能,达到强身健体、养身防身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下划线为教学重点,*为教学难点)(一)理论部分章节名称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第一节:武术的概念第二节:武术的特点第三节:武术的价值第四节:武术的流派与分类第五节:武术理论的构建与形成第二章:武术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武术的起源*第二节:各时期武术发展的概论第三节:当代武术的走向第三章:拳术、器械与集体项目第一节:长拳主要从武术的发展沿革与辨析,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的技击术,武术的体育属性及武术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等几个方面来诠释武术。
武术既具有技击的特点,又具有民族文化特点。
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技击、观赏、教育和经济价值等。
武术流派受到武术发展水平和人们认识的局限,对武术流派进行划分,既有“长拳”、“短打”之类,又有内、外家之说等以及现代武术的分类。
武术理论构建的背景和与武术运动发展的关系。
原始部落对武术产生的作用及古代军事战术与武术的关系。
各朝代对武术的褒贬,使武术发展大起大落,但终在明末清初造就武术空前大发展。
结合时事,以武术运动走向世界为主线,纵横相结合,解剖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长拳的产生和发展,学生所练习的初级长拳“第三路”的风格,技术要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关于武术的基本概念及武术的价值等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的分类及武第二节:太极拳第三节:武术器械第四节:集体项目第四章:对练与攻防技术第一节:对练第二节:攻防技术第五章:武术竞赛规则与图解知识*第一节:武术竞赛规则第二节:武术的图解* 及常见的几种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太极拳的现状及对人体的影响,练习太极拳的简单方法。
器械的分类,冷兵器时期的作用及火器时代它的衰落。
介绍刀、枪、剑、棍的技术风格和特点。
武术集体演练的发展与现状。
介绍对练项目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以及在当代对人们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
攻防技术的特点和发展,人体易受攻击的部位以及几种防身自卫的方法。
对武术竞赛的场地和礼仪作简单的介绍,讲解最新的评分标准,让学生简单的了解武术运动的各种竞赛规则。
主要介绍图解的基本知识,正确认识图解中的运动走向及变化。
术各个项目的特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对练项目的起源、发展和分类、武术攻防技术的特点和发展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比赛的组织工作,重点讲解武术的编排、赛程安排和成绩计算(二)实践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教材次要教材基本要求(三)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和时数分配四、教材《体育教程》编写委员会、《体育教程》(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四川大学体育学院《武术》教材(选编),参编人员:廖沛然、陈星全 2005年8月五、主要参考教材《体育教程》编写委员会、《体育教程》(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武术》全国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6月《四十八式太极拳》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太极拳规范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2月六、成绩评定根据教育目标,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基本技术,掌握程度,兼顾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专项基础理论知识。
考核内容、方式与要求1、考核内容及比例理论知识:第二学期的体育理论(体育概论)占该学期总成绩的30%;第四学期的体育理论(专项理论)占该学期总成绩的30% 平时成绩:每学期总成绩占20%。
技术水平:第一学期总成绩占40%;第二学期总成绩占50%;第三学期总成绩占40%;第四学期总成绩占50% 体质考核:第一学期总成绩占40%;第三学期总成绩占40%2、考核方法及要求(1)专项体育理论知识考核采用网上考卷形式,内容包括:武术基本技术、发展概述、裁判法、常见错误纠正方法等。
评分标准(1)平时成绩考核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情况评定成绩。
评分标准(2)技术水平考核考试:1、基本技术2、理论考试(第二、四学期考试理论课网上考试:①体育概论②专项理论) 考试内容:第一学期①考核内容:1.二十四式太极拳②考核方法:1.两人一组背向站立,按照规定的考核内容进行考试,每人考试一次。
2.第一次不及格,第二次视为补考,但最高分为60分。
第二学期①考核内容:1.四十八式太极拳②考核方法:1.两人一组背向站立,按照规定的考核内容进行考试,每人考试一次。
2.第一次不及格,第二次视为补考,但最高分为60分。
第三学期①考核内容:1.初级长拳第三路②考核方法:1.两人一组按照规定的考核内容进行考试。
2.第一次不及格,第二次视为补考,但最高分为60分。
第四学期①考核内容:1.理论考试(专项理论)2.初级剑②考核方法:1.理论考试为网上考试。
2.两人一组,同时上两组按照规定的考试内容进行考试。
3.第一次不及格,第二次视为补考,但最高分为60分。
(3)评分标准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考试标准优:90—100分,姿势正确,动作规范,身形正直,手法圆和,用劲连绵,套路熟练,手眼配合好,有太极拳的特点和意识。
良:80—89分,姿势正确,动作比较规范,套路也比较熟练,动作之间用力基本不断,身形保持较好,有一定的手眼配合。
中:70—79分,姿势基本正确,动作也较协调,套路不够熟练,(遗忘3次以下)。
及格:60—69分,姿势不够准确,但有一定的协调性,基本上能够完成套路,(遗忘在5次以下)。
不及格:60分以下,姿势基本正确,但不能独立的完成套路或整套动作遗忘在5次以上。
注:遗忘是指在太极拳的演练过程中出现停顿,但在10秒钟之内能接着完成下面的动作,如学生遗忘的时间超过10秒以上,应视为不能完成套路(教师应允许他(她)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进行第二次考核),在套路演练过程中,每出现一次扣5分。
初级长拳(第三路)考试标准优:90—100分,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劲力顺达,套路熟练,手眼配合好,有武术的意识。
良:80—89分,姿势比较正确,动作比较规范,劲力顺达,套路熟练,手眼配合好。
中:70—79分,姿势基本正确,动作比较规范,劲力顺达,套路基本熟练,手眼配合好。
(遗忘在3次以下)。
及格:60—69分,姿势基本正确,动作基本规范,套路基本熟练。
(遗忘在5次以下)。
不及格:60分以下,姿势基本正确,但不能独立的完成套路或整套动作遗忘在5次以上。
注:遗忘是指在初级长拳的演练过程中出现停顿,但在10秒钟之内能接着完成下面的动作,如学生遗忘的时间超过10秒以上,应视为不能完成套路(教师应允许他(她)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进行第二次考核),在套路演练过程中,每出现一次扣5分初级剑考试标准优:90—100分,姿势正确,动作规范,身械协调,剑术风格突出,手眼配合好,有良好的武术意识。
良:80—89分,姿势基本正确,动作比较规范,身械比较协调,剑术风格较突出,手眼配合好。
中:70—79分,姿势基本正确,动作比较规范,身械比较协调,套路基本熟练,手眼配合好。
(遗忘在3次以下)。
及格:60—69分,姿势基本正确,动作基本规范,套路基本熟练。
(遗忘在5次以下)。
不及格:60分以下,姿势基本正确,但不能独立的完成套路或整套动作遗忘在5次以上。
注:遗忘是指在初级剑的演练过程中出现停顿,但在10秒钟之内能接着完成下面的动作,如学生遗忘的时间超过10秒以上,应视为不能完成套路(教师应允许他(她)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进行第二次考核),在套路演练过程中,每出现一次扣5分注:各学期考试评分标准只作为参考,以当学期各教学小组制定的标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