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从整数到分数是数学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并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简单计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推理、逻辑思维的能力;观察、动手能力和动口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简单计算.2.难点: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以及对“1”的理解.教学措施:1、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2、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给出分数的概念后,即刻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组织相应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0~91页内容,第91页“做一做”的第1题及练习二十第1~2题.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写几分之一.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会分东西吗?下面老师来分苹果,你们看分得的结果是几,就怕几下手掌来表示好吗?1、出示实物(苹果)问: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拍手表示)2、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拍手表示)3、如果老师手里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学生无法用拍手表示,可能会有学生说分“半个”)①拍手无法表示“半个”,怎么办?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②请全班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或写,在请四位同学上台用自己的方式画或写表示“一半”的符号.③根据学生画、写的情况,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想了这么多表示“一半”的办法.如果要用一个数来表示它,该如何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看到这个朋友的名字,你认为“分数”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数?二、直观认识,教学新课1、认识21①观察主题图:平均分月饼,让学生观察分的过程.(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半个月饼,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师同时贴半个月饼图.刚才老师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2块,其中的1块,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这半块月饼用分数21表示.(边说“一半可以用21表示”边板书:21) ②指导读写21.③加深对21的认识.a 、(操作):把一个大苹果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给妈妈吃,一份给爸爸吃.爸爸吃的这一份也就是这个苹果的21.b 、折一折.师: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21,并涂上颜色.④练一练.出示半片树叶、半张纸等,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2、认识41①如果我要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谁来帮帮老师?指名回答.②每块是整个月饼的几分之一?用分数怎么表示呢? ③独立思考,尝试读写41.(指名上台板书41,全班读一读)三、操作练习,巩固提高1、拿出正方形的纸折一折,平均分成4份,再涂上颜色表示这张纸的41.2、拿出2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各折出它的21和41.3、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你能折出它的31吗? (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平均折成三份,其中的每份就是这张纸的31)4、完成第91页“做一做”的第1题及练习二十第1~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你对分数是怎样理解的?有什么收获?有何感想?板书设计:认识几分之一 21 读作:二分之一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第2课时 分数的大小比较(一)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比较的能力.2、经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3、引导学生动手比较,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几分之一的意义,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的意义拿出一根线,如果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4份、6份、8份,每份又是它的多少呢?(每说一次平均分的份数,教师就折一折)从刚才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短)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分一分,比一比.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分一分,先平均分成2份,再拿出同样的学具平均分成4份,看看两次的结果中,哪次分得的一块大?2、合作交流.比较21和41的大小①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举起一块,问:这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板书:21)②把同样大的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举起一块,问:这一块用分数怎么表示?(板书:41)学生讨论交流:如果让你来拿一块,你想要哪一块?为什么? ③21和41这两个分数,到底谁大呢?同学们独立思考.④小组交流.⑤全班汇报.重点说说想法.3、自主探索:41和31的大小 ①41和31这两个分数到底谁大呢?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判断一下,一定要说出让大家信服的理由.学生动手试一试.②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适当引导.③学生汇报各自探索的结果.4、总结提高.谈话:在刚才两组分数的比较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两个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小,它所代表的分数越小.三、计时反馈1、独立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2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重点说说判断的理由.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3、开放题.请学生随意说出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排列或从小到大排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自己探索了什么数学知识?对分数的大小比较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设计:分数的大小比较(一) 21>41 分子 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41<31 相同 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第3课时 几分之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4、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数学思考方法.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认识新知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这个圆的多少?教师把折好并涂色的圆贴在黑板上,下面写出“4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这个圆的41.教师一边说一边另拿出3个涂色的圆贴在黑板上.拿出这样的3份是这个圆的多少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把3份拼在一起.这样的3份拼在一起够一个整圆吗?那是多少呢?学生自由说出是多少.我们就说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三.四分之三该怎样写呢?谁来写一写?学生试着写一写.教师在图的右边写出“43”,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师带领学生读一遍这个分数.学生在折好的圆上涂出43.涂完后让同学举起圆形,互相检查. 比较41和43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圆形,再次说明43是由3个41组成的.二、自主探究,加强理解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的纸条,平均分成10份,试一试.看看谁的办法好.(生动手分,然后汇报)学生打开纸条,思考:1、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2、一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纸,标出“101”. 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它的101,这样的两份是几?学生在纸上涂色表示.谁会用分数来表示呢? 教师写出101并带领学生齐读一遍这个分数.教师在黑板上再贴上一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也是平均分成10份.拿出4份,拼在一起.这样的4份是几个十分之一,是多少呢?教师一边说一边在长方形纸上把4份拼在一起并贴上.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1、出示一些分数让学生说一说它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74 96 85 63 72 98 像上面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你能说说,分数有什么特点吗?有三部分组成,一条线,线上面一个数,线下面一个数.2、分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一条平平的线叫分数线,它表示“平均分东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板书)3 …… 分子…… 分数线4 …… 分母和老师一起读一读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出示一些写有分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各部分的名称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四、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二十第6、7题.五、课题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应该注意的吗?板书设计:几分之几 74 96 85 63 72 98 像上面这样的数,都是分数.3 …… 分子…… 分数线4 …… 分母第4课时 分数的大小比较(二)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比较的能力.3、经历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过程,体验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四分之三里面有( )个( )分之一3、自己选择一个圆或一个长方形平均分一分,然后涂色表示出它的几分之几.二、引入新课我们在前面认识了分数,已经和分数是好朋友了.但是有一天分数王国里发生了一场争论,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53对52说:“我比你大.”52对53说:“我比你大.” 这些分数谁大谁小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分数大小的比较.三、探究新知分数王国里的兄弟们的矛盾,你能帮忙解决吗?学生汇报各自的意见.看来我们大家的意见也不相同啊!你们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请拿出准备好的两 个大小相等的圆,动手分一分,表示出52和53,再比一比.学生动手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汇报:①从刚才分的过程中,52涂色的部分小,53涂色的部分大.②51里面有1个51,52里面有2个51,53里面有3个51,所以53大…… 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发现53大于52.因为把两个相等的圆平均分成5份,51表示其中的1份,52表示其中的2份,53表示其中的3份,所以53大于52. 想一想,66大于65谁大?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吗?学生思考、证明、汇报.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分数的共同点,让学生大胆猜想这两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同时指出: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就是分数的单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什么判断分数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要看分子,分子大的就表示份数多(也就是包含分数单位多),所以分母相同的分母,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练一练:“做一做”的第2题.练习二十二第6题.四、比较归纳1、看来同学们已经会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了.请同学们接着完成下面的练习,然后把这些题目按大小比较的方法来分类.72○52 83○82 64○94 51○54 91○61 85○87 你是怎么分的?学生汇报:一类是分子相同的分数,一类是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相同的分数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又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2、小结:①分子相同的分数看分母,分母小的大,分母大的小.②分母相同的分数看分子,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重的的发现!请把你们自己的发现记下来吧.想不想用你们自己发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请完成练习二十二第8、10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对自己的发现满意吗?请大家一起来记住你们发现的知识:①分子相同的分数看分母,分母小的大,分母大的小.②分母相同的分数看分子,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板书设计:分数的大小比较(二)53>52 66>65 ①分子相同的分数看分母,分母小的大,分母大的小.②分母相同的分数看分子,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2、分数的简单计算第5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例1~例3,“做一做”以及练习二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要求对折再对折,问把它平均分成几份?2、要求给一张纸的四分之一涂色,另一张纸的四分之二涂色.(涂好后问这一张是四分之几,另一张有几个四分之一)3、一个四分之一拼到两个四分之一上能不能拼?这时就是几个四分之一?(3个)为什么能拼?(平均分的纸一样大,平均分的份数一样多) 这个43怎么来的?(把1个41和2个41合起来)二、学习新知1、观察例1图.①提出问题.同学们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能提出一些关于分数的问题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问题: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小红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他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小明比小红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这些问题谁会解答?②探究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是的,小红吃了这个西瓜的81,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82.如果要求“他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同桌的同学说一说.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 “81+82”表示1个81加上2个81,是3个81,也就是83.结合刚才的计算过程,你能说说相加的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吗?计算中得数和原来的两个分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分母相同)计算时,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这个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请大家看看,是这样的吗?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的,那就让我们用这个办法来计算下面的各题. 72+73 94+92 51+53 62+63 104+103 81+84 72+74 95+93 谁能总结一下像这样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③探究分母相同的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学们真聪明,自己找的了计算“81+82”的办法.那么“小明比小红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按刚才的思路,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好吗?同学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请看教材例2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观察“82-81=81”和“65-62=63”. 分母相同的分数减法中,得数和被减数、减数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这样的分数减法可以怎样计算呢?板书: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减 练一练:74-73 83-81 98-96 107-104 2、教学例3.把你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①“1”为什么可以看作44?②“1”还可以看作分母是几的分数?请写几个. 三、巩固提高1、填空.①计算72+73,可以这么想:2个71加上3个71是( )个71,就是( ),所以72+73=( )②计算107-104,可以这么想:7个101减去4个101是( )个101,就是( ),所以107-104=( ) 2、计算下面各题.41+41= 62+64 = 105-104= 1-91= 3、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72,第二次用去它的74.两次共用去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4、一块布用去95米,还剩94米,这块布原来有多少米?5、完成“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请你说一说,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设计:分数的简单计算81+82=83 82-81=81 65-62=63 加法: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减法: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减第6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几分之几的含义,加深对分数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和含义的理解,初步学会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进一步理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3、经历1减几分之几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归纳、推理的数学方法.4、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几分之几的含义,加深对分数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和含义的理解,初步学会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加深对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本单元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练习,巩固一下前面刚刚学过的知识.基础知识练习. 1、口答.①72+74的算法是:( )个71加上( )个71是( )个71,就是( ).②107-104的算法是:( )个101减去( )个101是( )个101,就是( ).2、说出下列各题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41+42= 87-83 =106+104= 1-71=3、折一折.①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折出它的41,用阴影表示出来.想一想,还有别的折法吗?②用一张圆形纸片,折出它的83,用阴影表示出来.想一想,还有别的折法吗?4、练一练.①完成练习二十三第5~8题.②完成练习二十三第9题.可以结合题意实际操作,然后解答.想一想,分数几分之几是怎样得到的?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 5、练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64○66108○104 6、想一想.分子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说一说: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7、思考练习二十三第10题.先观察,你认为要解答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变一变:( )+( )=4 ( )-( )=1,答案不是唯一的.二、全课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关于分数的问题吗?课时作业:76-76= 94+95= 1-76= 76-71=106+10341+41= 62+64 = 105-104= 1-91=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