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数学
本试卷由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大题组成,共28题,满分130分。
考试用时
120分
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上.2.答题必须用
0.5mm 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
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
3.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
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项涂黑.)
1.
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
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的取值范围是
2x x A. B. C. D.2
x 2x
2x
x 2
3.
如图,已知,,那么添加AE CF AFD CEB 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的是
ADF CBE V V A. B. A C AD
CB
C. D. BE DF
//AD BC
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1223
3322
3
x
x x
2
x
x
5.
点关于轴对称的点是
(2,3)P x
A. B. C. D. (2,3)(2,3)(2,3)(2,3)
6.若把分式
中的
和都扩大3倍,且,那么分式的值
2x y x
y
x y 0x
y A.不变 B.扩大3倍
C.缩小3倍
D.缩小6倍
7.
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64和49,则等于
AC A. 15B. 17C. 23D. 113
8.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且随的增大而增大,则
1y mx
m (0,2)y x m
A.
B. C. D.
或11
3
13
9.已知关于的分式方程
的解是非正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x 2
11
a x a A. B. 且 C.且 D. 1a
1a 2a 1a
2a
1
a
10.如图所示,购买一种苹果,所付款金额
(元)与购买量(千
y x 克)之间的函数图象由线段
和射线组成,则一次购买
OA AB 3千克这种苹果比分三次每次购买1千克这种苹果可节省
A. 1元
B. 2元
C. 3元
D. 4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
11.计算的结果是.
2
(2)
11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是
.
22y
x
x 13.分式方程
的解是.
253
x
x 14.如图,在中,,,,则.
ABC V AD DE AB BE 80A CED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在第二象限内,且
点到轴的距离是,到轴的距离
P P x 4y 是则
点坐标为
.
5P 16.若等边的边长为,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ABC V 2cm 2
cm 17.如图,直线
:与直线:相交于点,则关于
的不等式
1l 1y x 2l y
mx n (,2)P a x 的解集为
.
1x mx n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长方形
沿直线折叠(点在边上),折
AOCD AE E DC 叠后顶点恰好落在边上的点处,若点的坐标为,则点的纵坐标
D OC F D (5,4)
E 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
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
19.(本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化简与计算:
(1)
(2)
2
1233
2
2
3
a a a 3127
25
21
20.(本题满分6分)如图,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
B C E //AC DE AC
CE .ACD
B (1)求证:;
BC DE (2)若
,求
的度数.
40A BCD 21.(本题满分6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
匀速出发,甲往东走了,乙往南
O 1h 4km 走了.
6km (1)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km (2)按这个速度,他们出发多少
后相距?
h 13km
22.(本题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2
11(1
)(2)1
1
x x x
2x 23.(本题满分6分)己知一次函数
,当时,;当时,,
y kx
b 3x 0y 0x 4y
求与的值,并求当
时的取值范围.
k b 0x
y 24.(本题满分6分)如图,
平分,于点,,,
AD BAC DE
AB E 7ABC S V 2DE 4
AB (1)则;
ACD S V (2)求的长.
AC 25.(本题满分8分)已知:一次函数.
2y
x b (1)如果它的图像与一次函数
和的图像交于同一点,求
的值;
21y x 4y
x
b (2)如果它的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图像的面积等于
,求的值.
4b 26. (本题满分9分)在一次远足活动中,某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由甲地匀速步行到乙
地后原路返回,第二组由甲地匀速步行经乙地继续前行到丙地后原路返回,两组同时出发,设步行的时间为,两组离乙地的距离分别为
和,图中的折
()t h 1()S km 2()S km 线分别表示
、与之间的函数关系.
1S 2S t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km 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