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汉经学观念与占星学思想

两汉经学观念与占星学思想


两汉经学观念与占星学思想
汉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建构和形成时期。 两汉经学不仅是那个时代学术和思想 的精华,还是两千年来经学传统之滥觞。 “五经”本身原与占星学没有关系,但汉初 的 第 一 代 经 师 如 《诗 经 》之 申 公 、辕 固 生 、韩 婴 ,《尚 书 》之 伏 生 ,《礼 》之 高 堂 生 ,《易 经》之田何,都出生在秦火之前,有的还是秦始皇的博士;《春秋》之胡毋生、董仲舒、 江公生于文帝时代,正是邹衍学说如日中天的时代。 因此,由对“五经”解释形成的 两汉经学与占星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尤其集今文学之大成的董仲舒,把先秦儒 学与阴阳五行学结合起来, 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 成为独领汉代思想界风骚的领 袖,其思想影响中国达千年之久。 而《易传》、《礼记》等,对于其后中国学术、思想、文 化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因此,从占星学对于两汉经学建构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出 其对中国古代学术和思想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作者:章启群 摘自《哲学研究》2009 年第 1 期)
说“我没法子”,就只能读阳平。 如果说“我没法(fā阴平)子”,那更不行。 也不能说“没 法(fà 去声)子”,那 也 不 行 。 我 只 能 说 “我 没 法 (fá 阳 平 ) 子”。 “办法”、“法律”,当然我们现在也可以读“法(fǎ 上声)兰西”,“法” 读上声的机会多一点。 可是有的时候它也读阳平,那怎么办呢? 如果你 作旧体诗,要把这个“方法”的“法”用到旧体诗里去,你是算它平声呢, 还是算它仄声呢? 还不如老老实实归到入声里去,照着入声原来的读 法去押韵,没错。 我说的这都是实际情况,谁说“我没有法(fā阴平)子”, 没有这么说的,我只能说“我没有法(fá阳平)子”,是吧。 我说的这个可 是普通话呀。 你硬要让古典诗词来迁就这种不合规格的读法,哪个对 哪个不对呀? 这不是是非不辨自明吗? 再强调一句,你既然要写旧体诗,换句话说,就是想用古典文学的 艺术形式来表达现当代人的思想,思想不应该陈旧。 而读音你应该考 虑到并不是读了普通话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
8
Hale Waihona Puk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