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矩阵可逆性总结

矩阵可逆性总结

矩阵的可逆性摘要:本文通过由矩阵的除法引出可逆矩阵,介绍了可逆矩阵的定义,性质,算法及其判定方法等等,之后对可逆矩阵进行了推广,还有关于广义逆的介绍。

关键词:可逆矩阵;伴随矩阵;三角矩阵;广义逆矩阵 正文:一、逆矩阵的定义:因为数的除法a ÷b 是:已知两数的乘积b 及其中一个因数a 求另外一个因数x ,也就是解方程ax =b 。

只要能求出除数a 的倒数a −1使aa −1=1,则除法b ÷a 可以转化为乘法b ×a −1。

而我们联想到矩阵的运算上,对矩阵A , B ,用B “除以”A 也就是要求一矩阵X 使AX =B 。

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了解了矩阵的乘法不满足交换律,还应考虑求另一矩阵Y 满足YA =B 。

如果能找到一个A −1满足条件A −1A =I ,在矩阵方程AX =B 两边左乘A −1就得到A −1AX =A −1B 从而X =A −1B 。

如果这个A −1还满足条件AA −1=I ,则A(A −1B)=B ,X =A −1B 就是AX =B 的唯一解。

类似地,如果上述A −1存在,可知YA =B 有唯一解Y =BA −1。

所以给逆矩阵下一个定义:对于矩阵A,如果存在矩阵B满足条件AB=且BA=I (表示单位矩阵),就称A可逆,并且称B是A的逆。

表示成B=A 1-二、矩阵可逆的等价条件:1、A 可逆⇔F ∈∃B ,使得I AB =;(定义法)2、若A 可逆,则A 是方阵且0≠A ;3、若0≠A ,则方阵A 可逆;4、n 级矩阵A 可逆⇔矩阵A 的秩为n,即r(A )=n ;5、n 级矩阵A 可逆⇔A 的行向量组线性无关;6、n 级矩阵A 可逆⇔A 的列向量组线性无关;7、n 级矩阵A 可逆⇔A 可以表示成一系列初等矩阵的乘积; 8、n 级矩阵A 可逆⇔A 可以经过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化为I ; 9、n 级矩阵A 可逆⇔A 可以经过一系列初等列变换化为I ; 10、n 级矩阵A 可逆⇔齐次线性方程组A x=0只有唯一零解.三、逆矩阵的性质:1、 逆的唯一性: 假如A 可逆,那么A 的逆B 是唯一的。

证明: 设B ,B 1都是A 的逆,则AB =I (n)AB 1.因而B (AB )=B(AB 1)⇒ (BA )B =(BA )B 1⇒IB =IB 1⇒B =B 1. 这就证明了A 的逆的唯一性。

由A 所满足的条件AA −1=I ,A −1A =I 知道: 引理 A 可逆→A −1可逆。

且(A −1)−1=A 。

2、 n 阶方阵A,B 可逆→它们的乘积可逆,且(AB )−1=B −1A −1. 一般地,如果A 1,A 2,⋯,A k 可逆→则它们的乘积A 1A 2⋯A K 可逆,且(A 1A 2⋯A k )−1=A k −1⋯A 2−1A 1−1.交换律对矩阵乘法不成立,因此AB ∙A −1B −1不一定等于单位矩阵,A −1B −1不一定是AB 的逆。

而AB ∙B −1A −1=AIA −1=I ,B −1A −1∙AB =B −1IB −1=I 当AB ≠BA 时也能成立,因此(AB)−1=B −1A −1. 3、 设0≠k ∈F ,A 可逆,则(kA )−1=k −1A −1. 4、 设A 可逆,则它的转置A T 可逆,且(A T )−1=(A −1)T .5、 设m 阶方阵A 与n 阶方阵B 可逆,则准对角阵(A B)可逆,且(AB )−1=(A −1B −1).6、 设A 可逆,则有|A −1|=|A |−1.7、 在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新的定义:设A ij 是矩阵A =(a 11a 12a 21a 22⋯a 1na 2n ⋮⋮⋱⋮a n1a n2⋯a nn )中元素a ij 的代数余子式,矩阵A ∗=(A 11A 21A 12A 22⋯A n1A n2⋮⋮⋱⋮A 1nA 2n⋯A nn)称为A 的伴随矩阵。

由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的公式立即得出:AA ∗=A ∗A =(d 00d⋯00⋮⋮⋱⋮00⋯d)=dE , (1)其中d =|A |.如果d =|A |≠0,那么由(1)得A (1d A ∗)=(1d A ∗)A =I .则,A 与(1d A ∗)互为可逆矩阵。

8、 A 是一个s ×n 矩阵,如果P 是s ×s 可逆矩阵,Q 是n ×n 可逆矩阵,那么秩(A )=秩(PA )=秩(AQ ).9、A 可逆⇒A 的逆A 1-也可逆,且(A 1-)1-=A . 10、()()k1kA A --=1,记为k A -.四、逆矩阵的求法:1、初等变换法1)初等行变换设A 可逆,故存在初等矩阵E 1,E 2,⋯,E k 使得E k E k−1⋯E 1A =I ,即A −1=E k E k−1⋯E 1=E k E k−1⋯E 1I .因此,如果用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将A 化为I ,则用同样的初等行变换就将I 化为A −1,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计算A −1的有效方法:若对(A,I )施以行初等变换将A 变为I ,则I 变为A −1,即(A,I )→(I,A −1) (初等行变换)例如:求A =⎪⎪⎪⎭⎫ ⎝⎛-012411210的逆矩阵。

解:⎪⎪⎪⎪⎭⎫ ⎝⎛----→⎪⎪⎪⎭⎫⎝⎛----→⎪⎪⎪⎭⎫ ⎝⎛----→⎪⎪⎪⎭⎫ ⎝⎛---→⎝⎛--→⎪⎪⎪⎭⎫ ⎝⎛---→⎪⎪⎪⎭⎫⎝⎛-→⎪⎪⎪⎭⎫ ⎝⎛-21123100124010112001123200124010112001123200124010236011123200124010010411123200001210010411120830001210010411000012001210010411100012010411001210所以⎪⎪⎪⎪⎭⎫ ⎝⎛----=-211231241121A2)列初等变换同上,对矩阵(AI),可对其进行初等列变换,化为(I C ),即可求出A −1=C .例如:求A =⎪⎪⎭⎫⎝⎛2111的逆矩阵。

解:⎪⎪⎪⎪⎪⎭⎫ ⎝⎛--→⎪⎪⎪⎪⎪⎭⎫ ⎝⎛-→⎪⎪⎪⎪⎪⎭⎫⎝⎛111210011011110110012111所以⎪⎪⎭⎫ ⎝⎛--=-11121A3)行、列初等变换对矩阵(A I I0)进行行列初等变换,化为(I CB),即可求出A −1=BC (B 、C 并不唯一)2、伴随矩阵法根据上述伴随矩阵的定义,我们可知,当|A |≠0时,A −1=1|A |A ∗,其中A ∗的第(i,j )元为A 的第(j,i )元的代数余子式A ji 。

3、恒等变形法有些计算问题表面上与求逆矩阵无关,但实质上只有通过求出有关矩阵的逆矩阵才能算出来。

而这个逆矩阵的求出常须对所给矩阵等式恒等变形,且变形为两矩阵乘积等于单位矩阵的形式。

例:已知A 6=I ,试求A 11,其中A =(12⁄−√32⁄√32⁄12⁄). 解:对矩阵等式恒等变形得到A 6=IA 6=A 6A 6=AA 11=I ,故,A 11=A −1,而A 又为正交矩阵,A −1=A T , 从而A 11=A −1=A T =(12⁄√32⁄−√32⁄12⁄).4、分块法求逆矩阵1)用分块对角矩阵求逆矩阵若A 1,A 2,⋯,A s 均为可逆方阵(级数不一定相同),则分块对角阵A =(A 1⋯0⋮⋱⋮0⋯A s )和B =(0⋯A 1⋮⋰⋮A s ⋯0),均可逆,且A −1=(A 1−1⋯0⋮⋱⋮0⋯A s −1),B −1=(0⋯A 1−1⋮⋰⋮A s −1⋯0).2)用分块三角矩阵求逆矩阵例:设A 1,A 4分别为m ,n 级可逆矩阵,证明A =(A 1A 3A 4)可逆,并求A −1。

证:因为A 1,A 4可逆,所以|A 1|≠0,|A 4|≠0,故根据拉普拉斯定理|A |=|A 1||A 4|≠0,即A 可逆。

因A 为分块下三角阵,则其逆仍为下三角阵,且其主对角线上得分块矩阵为A 的主对角线上相应分块矩阵的逆阵,故可设A −1=(A 1−10X A 4−1),于是有(A 10A 3A 4)(A 1−10X A 4−1)=(E m 00E n ),将上式两端乘开,比较对应元素,得A 3A −1+A 4X =0,X =−A 4−1A 3A 1−1,所以 A −1=(A 1−1−A 4−1A 3A 1−1A 4−1)。

5、利用哈密顿——凯莱定理求逆矩阵哈密顿——凯莱(Hamilton--Caylay )定理:对于n 级方阵A 特征多项式f (λ)=|A −λI |=C 0+C 1λ+⋯⋯+C n λn 而言,A 的多项式f (A )=C 0I +C 1A +⋯⋯+C n A n 是一个n 级零矩阵,即f (A )=0。

例:若A =(1121−10−110),利用哈密顿——凯莱定理求A −1。

解:由f (λ)=|A −λI |=|1−λ121−λ−101 1−λ|=−3+2λ+2λ2−λ3又由哈密顿——凯莱定理有−3I +2A +2A 2−A 3=0,即13A (2I +2A −A 2)=I ,则A−1=13(2I +2A −A2)=23I +23A +13A 2=23(100100001)+23(1121−101−10)−13(1121−101−10)=13(0101−12−321). 利用哈密顿——凯莱定理还可以这样求:设n 级方阵A 的特征为f (λ)=|A −λI |=C 0+C 1λ+⋯⋯+C n λn ,令λ=0,得|A |=0,可见A 可逆的充要条件是C 0≠0,当A 可逆时,由f (A )=C 0I +C 1A +⋯⋯+C n A n =0,得A [−1C 0(C 1I +C 2A +⋯+C n A n−1)]=I .可见,A −1=−1C 0(C 1I +C 2A +⋯+C n A n−1).五、逆矩阵的应用1、用在密码破解方面 例:信息编码与解码先在26个英文字母与数字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可以是: A B … Y Z1 2 … 25 26若要发出信息“SEND MONEY ”,使用上述代码,则此信息的编码是19,5,14,4,13,15,14,5,25,其中5表示字母E ,不幸的是,这种编码很容易被别人破译。

矩阵密码法是信息编码与解码的技巧,其中的一种是基于利用可逆矩阵的方法,我们利用矩阵乘法来对“明文”SEND MONEY 进行加密,让其变成“密文”后再行传送,以增加非法用户破译的难度,而让合法用户轻松解密。

如果一个矩阵A 的元素均为整数,而且其行列式A ,那么由AA A1*=- 即知,1A - 的元素均为整数,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A 来对明文加密,使加密之后的密文很难破译。

现在取⎪⎪⎪⎭⎫ ⎝⎛=232352121A 明文SEND MONEY 对应的9个数值按3列排成以下矩阵:⎪⎪⎪⎭⎫ ⎝⎛=251514513514419B =AB ⎪⎪⎪⎭⎫ ⎝⎛232352121⎪⎪⎪⎭⎫ ⎝⎛251514513514419=⎪⎪⎪⎭⎫⎝⎛937781128118105494543对应着将发出去的密文编码:43、105、81、45、118、77、49、128、93 现在用1A -去左乘上述矩阵即可解密得到明文:1A -⎪⎪⎪⎭⎫ ⎝⎛937781128118105494543=⎪⎪⎪⎭⎫ ⎝⎛---114102111=⎪⎪⎪⎭⎫⎝⎛251514513514419 为了构造“密钥矩阵”A ,我们可以从单位阵I 开始,有限次的使用第三类初等行变换,而且只用某行的整数倍加到另一行,当然,第一类初等行变换也能用,这样得到的矩阵A ,其元素均为整数,而且由A =1±可知,1A -的元素必然均为整数.2、乘车路线问题每两个城市之间若有一条不经过其他大城市的路,则在这两个城市代表的点之间连一条线,设中国的大城市有n 个,分别记为:n v v v ,,,21 ,其中i v 代表第i 个大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