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等水准测量方案

二等水准测量方案

1 工程概况 (3)
2 主要技术标准 (3)
3 人员及实施计划 (3)
3.1人员情况 (3)
3.2 实施计划 (4)
4 技术要求 (4)
5 仪器设备情况 (5)
6 测量方案 (6)
7 精度分析及点位沉降分析 (7)
7.1 精度分析 (7)
7.2 点位沉降分析 (8)
8 提交资料清单 (8)
二等水准测量方案
1 工程概况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铁路NLZQ-Ⅱ标段位于南平市与沙县辖区,沿途经过西芹镇、高沙镇、琅口镇境内,沿线地貌以丘陵、山地为多,地形条件复杂,交通不便。

2 主要技术标准
1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 人员及实施计划
3.1人员情况
表1 拟参加本次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人员情况如下:
3.2 实施计划
本次二等水准测量工作,计划 开始, 完成外业观测任务, 提交成果报告。

4 技术要求
表2 高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
表中,∆M 和W M 应按式(1)、(2)计算: ⎥⎦

⎢⎣⎡∆∆±=∆R M n 41 (1) ⎥⎦

⎢⎣⎡=L WW N M W 1 (2)
式中 ∆——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测段长或环线长(km ); n ——测段数;
W——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N——水准路线环数。

表3 二等水准测量限差要求:单位:mm
注:1 K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R为检测测段长度,单位km;n为测段水准测量测站数。

i
2 当山区水准测量每公里测站数n≥25站以上时,采用测站数计算高差测量限差。

本次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5 仪器设备情况
本次二等水准测量拟投入2台Trimble Dini数字水准仪,所投入仪器设备经过国家鉴定部门鉴定,并在有效期内。

仪器设备情况见下表:
表5 仪器设备情况
6 测量方案
本次二等水准网复测按铁四院提供的原水准路线图进行,逐点复测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复测高差和设计高差的对比分析,确认高程控制点是否发生显著沉降,是否满足后续施工测量要求。

同时,在本次进行二等水准复测时,按同精度加密部分高程点。

测量时,前后视距差及前后视距累积差符合表4的相关规定,以减少水准仪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作业前及作业中检查i角均应不超过15″;
水准仪i角检验方法如下:
在平坦的地面上选定相距60——100米的A、B两点,立水准尺。

先将水准仪安置于A、B的中点C,精平仪器后分别读取A、B点上水准尺的读数a1、b1;改变水准仪高度(10cm以上)再次记录两尺读数a1`、b1`。

前后两次分别计算高差,高差之差如果不大于1mm,取其平均数,作为A、B两点间不受i角影响的正确高差:
h1=1/2()()[]、、b1-a1b1-a1+
然后将水准仪搬到与B 点相距2m 处,精平仪器后分别读数A 、B 两水准尺读数a2、b2,计算的高差h2: h2=a2-b2
如果h1=h2则说明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否则A 尺上应有读数a2`及水准管轴与视准轴的交角i 角。

a2`=h1+b2
i=
AB
D a2-a2、
⨯"ρ
在二等水准测量中当i ≥15″时,需要进行i 角校正。

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表6
注:水准尺须采用辅助支撑进行安置,测量转点应安置尺垫,尺垫选择坚实稳固的地方并踩实以防尺垫下沉。

水准测量采用往返观测,每一段均采用偶数站结束。

7 精度分析及点位沉降分析
7.1 精度分析
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计算闭合差,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
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 。

7.2 点位沉降分析
在检查各项误差都不超限,测量成果合格的情况下,对比复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起高差较差应符合表3规定的“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小于i 6R ±,对于不满足要求的高程控制点,应分析相邻高差,并进行二次复测,以确定该点位是否发生明显沉降,若发生明显沉降,则须更新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值。

8 提交资料清单
测量完成后,进行资料分析整理,形成以下文件:
1南龙铁路NLZQ-Ⅱ标段精测网复测技术报告; 2南龙铁路NLZQ-Ⅱ标段精测网复测成果报告; 3外业测量观测原始数据资料; 4平差计算项目文件;
5二等水准往返测质量检核统计表; 6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成果统计表; 7二等水准复测网形图; 8主要人员证书、仪器鉴定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