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资源开发及规划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旅游资源开发及规划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第一章旅游资源的认知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旅游产品的诸多特征是由旅游资源的特征所影响的。

旅游资源概念❖《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这一定义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基本一致,即“所谓旅游资源是指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和条件”。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广义——具有吸引功能的客体狭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无限化理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旅游资源的涵❖1)、强调旅游资源对游客产生的吸引功能——最基本属性这是其理论核心。

其围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的所有因素;有形物质和抽象精神因素。

❖2)、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开发对象,是旅游产品的来源——经济属性它从经济、技术角度提出的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旅游资源一般都要经过开发才能为旅游者消费;多数国家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旅游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3)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非经济属性旅游资源的特征•1、旅游资源的空间特性•1)广泛多样性,造成了对旅游资源边界无法界定,要求我们用新资源观去发现新的旅游资源或传统旅游资源新的使用价值。

•2)区域性特点,旅游资源受特定环境影响与制约,被移植后或变异或不再是旅游资源。

•只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事物和因素才能够成为旅游资源。

•应选择开发具有地方风格、突出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3)独立性和垄断性特点,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意味着资源的可模仿性极差,它难以模仿或复制。

(不可移置性)•4)群体组合性:旅游资源之间、旅游资源与环境之间存在在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孤立的单个景物,往往很难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即使资源的品位很高,也会影响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景象组合在种类上有资源性质相同的同类组合和资源性质不同的综合组合。

旅游资源组合越好,其吸引力越大。

这要求聚集开发。

•2、旅游资源的时间特性:季节性、时间性• 3 、旅游资源的经济特性:价值不确定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增值性• 4 、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观赏性特征:旅游资源与其它资源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有美学特征,具有观赏价值。

它作为资源所共有的经济性也是通过其观赏性来实现的。

•2)启迪性:旅游资源,都有其科学性和自然、社会哲理,蕴藏着深层次的文化涵,文化始终是旅游的核心。

正是旅游资源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涵,才使它具有对游客的吸引力。

旅游作为一种文化型的经济活动,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

旅游资源类型划分(一)按国家标准分类•国家标准(P9)•1.分类原则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2.分类对象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

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3.分类结构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有相应的汉语拼音代号,(二)按资源的等级及管理围分类(三)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 1. 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动型)• 2. 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 3. 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市场推动型——多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区位良好,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但(资源)环境先天不足。

•资源依托型——资源品位高,对游客吸引力大;但区位偏远,经济发展水平低,剧组要客源市场较远,设备闲置期突出。

•资源-市场兼顾型——介于前两者之间,兼有两者的某些优势和不足。

(四)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分类•自然赋存形成的旅游资源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五)按景观属性分类(P9)——基于旅游资源开发视角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六)按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观光游览型(以自然风光、园林建筑、古建筑、城镇风貌、珍稀动植物为主)文化知识型(以历史古迹、古建筑、文化、文学艺术、社会风情、博物展览为主)参与体验型(以漂流、攀岩、狩猎、民俗风情、节庆活动、朝觐等为主)购物型(以纪念品、土特产为主)情感型(以名人故居、名人陵墓、各类纪念地为主)度假型(以温泉、海滩、滑雪地为主)(七)按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未开发利用(潜在)的旅游资源第二章旅游调查旅游调查的种类、调查容(一)旅游发展环境调查(原采用区域背景调查)1.区位环境——地理位置、地域分工、地缘经济关系2.自然环境——地文、水文、生物、气象气候3.经济环境——宏观(发展速度、城镇化水平等)、微观(居民收入、就业情况)主要反映当地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旅游投资能力;二是旅游消费能力采用检索经济统计资料方法,考察:地区经济背景:主要经济成分、GDP、收入水平与分配方式、国际收支平衡情况及其主导趋势、特殊经济活动。

4.社会环境——基本概况、历史沿革文化状况、社会状况(二)旅游产业现状调查1.产业发展环境(PST)调查政策环境(Policy)政策环境包括当地政策、法制是否对发展旅游业有利等等。

社会环境(Social)社会环境包括当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民风民俗、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等。

技术环境(Technology)高科技在旅游行业中的运用程度,比如旅游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等。

2.产业规模现状调查该部分通过具体数据说明旅游产业现阶段的情况。

包括:1、经济指标(旅游总收入(营业收入)、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旅游业增加值占三产的比重等)2、从业人员数量与结构3、接待游客数量及其分布3.产业结构现状调查1.部门结构包括旅行社、饭店、交通、旅游院校、基础设施等的数量、分布、档次等等2.产品结构现有旅游产品的特色、结构、层次3.所有制结构现有旅游及相关企业的所有制情况4.区域结构各地区的旅游业在当地经济和全国旅游业的地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应资源配置。

其中,各地区之间相互关系可以表现为旅游设施配置的均衡协调程度及旅游区类别的合理分工。

4.旅游效益现状调查•旅游经济效益表现为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及影响.•旅游社会效益旅游在区域的形象及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旅游环境效益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旅游资源赋存调查一般资源调查: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规模、结构、级别、成因、调查开发现状等。

新旅游资源的发现:包括稀缺性的旅游资源;具有特殊功能的资源;富有特色的资源等。

稀缺性遍在性(四)旅游市场态势调查1、旅游客源状况调查:包括旅游客源的数量、结构、发展趋势等。

2、旅游市场环境调查:经济、自然、技术、社会等环境3、旅游市场需求调查:消费需求趋势、旅游产品的市场适应性、游客喜好等。

4、市场竞争态势调查:①现实与潜在竞争者;②竞争者数量、实力与分布;③竞争者优劣势;④竞争者的目标市场细分与定位;⑤与竞争者的竞合方式旅游资源调查方式旅游资源概查旅游资源普查旅游资源详查:即带有研究目的和规划任务、调查围较小的调查。

对重点问题和地段进行专题研究和鉴定,对关键问题提出规划性建议。

如何确定调查围•⑴确定调查小区和调查线路•列入调查围的旅游资源区•●大城市、交通沿线及人口密集地区:以经济导向为主,以吸引最多游客为目标•●已知旅游区及其外围资源:深度调查,挖掘潜力,发展新资源,进行功能配套,扩大旅游区围•●重点新景区普查:对具有高度旅游潜力的旅游资源区,预先加以评估。

•⑵选定调查对象:•旅游资源单体——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两种形式。

具有旅游开发前景(影响游客兴趣的资源特征)的,有明显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复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

列入调查围的旅游资源单体①四个基本条件:⊿景观稀少奇特⊿有一定数量和规模⊿山水、气象、生物及人文景观等因素组合巧妙独特⊿有较高可观赏性②三个重要条件位置重要、距离适中、交通和可进入性好简述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答: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筹措资金;成立调查组;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国标指定调查表/问卷;第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室整理分析。

2)第二阶段------资料和数据收集阶段:在二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调查方法的运用获得调查区域旅游资资料;资料和数据收集阶段之调查方式:概查、普查、详查(方式、精度不同);资料和数据收集阶段之调查方法:访问座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其他调研方式:、实验、信函、抽样等。

3)第三阶段------文件编辑、提交阶段: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撰写;旅游资源图件的编制。

第三章旅游资源一、地质地貌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是指地球、外营力综合作用于地球的岩石圈而形成的、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称。

AAA山丘型旅游地名山是山地旅游活动的集中地,所谓名山不仅是山地中一种独特的地理实体,还应该有其特殊的涵。

AAB峡谷景观/谷地型旅游地谷地也称峡谷,是指谷地狭窄,谷坡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河谷地貌景观。

存在于山地或高原地形中,横剖面多呈V形,由地壳运动、河流或冰川下切作用形成。

其气势磅礴,具有“险、雄、幽、隐”等美学特征。

Eg澜沧江峡谷黄河家峡雅鲁藏布江峡谷AAE 奇异自然现象eg复活节岛上的石像England麦田怪圈黄渤海分界线AAG 垂直自然地带⏹ABC节理、ABA断层景观断裂构造景观主要指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当作用力超过岩石本身的抗压强度时就会在岩石的薄弱地带发生破裂,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科研、观赏价值的断裂地貌。

断裂构造是岩石破裂的总称,可分为节理和断层。

⏹Eg 沉积岩玄武岩丹霞山的方山、陡壁砂岩峰林花岗岩节理形成的球状风化丹霞山E g花莲清水断崖庐山龙首崖ABB褶曲景观指岩层在受水平挤压力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连续弯曲构造地貌。

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类型。

一般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由褶皱构造形成的山地称为褶皱山脉。

ABD地层剖面景观地表或地下观察到的岩石单位系列,就是地层剖面。

⏹Eg地质自然保护区(XX莲坨震旦纪剖面)ABE 钙华与泉华Eg 白水台ABG生物化石点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物及其活动的遗迹的总称。

生物遗体包括动物的骨骼、贝壳、牙齿,植物的根、茎、干、叶、花、种子等;生物遗物包括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骨器、动物粪便等;生物遗迹主要指虫迹、足迹、外壳形成的印模、人类祖先用火留下的灰烬等。

它们多出现在沉积岩中,对于追溯动植物的发展演化、指示形成环境、对比岩层间彼此相互关系或确定地层的年代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