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邹姓源于孔

邹姓源于孔

邹姓源于孔,孔子乃本家
《邹氏族谱》阅后感(3首)
作于1991年3月
在《百家姓》一书史料中,“邹”姓排序列为第67位,虽非大姓氏家,但源远流长,人才辈出。

余刚收到一位堂叔从台湾新竹寄来刚出版的《邹氏族谱》。

拜读本家族谱,感慨犹多。

饮水思源,情思缕缕;寻根问祖,实证篇篇。

余按邹氏世系源流脉络以及后裔分布统绪,整编出图文系列专集《承家之履》(共四大册),并诌得拙诗若干。

兹择其感赋三首如下:

读罢我家族谱文,几多世系几多分。

应知曼父方为祖,食邑邹城播子孙。

(注)

文明始祖开华夏,姓氏千家万代公。

族谱今朝方识认,原来邹孔脉相同。


先灵已去后生来,又踏江山放眼开。

莫道邹家我姓少,相传代代出人才。

【注】东周周定王时(公元前606-585年),鲁国昌平大夫孔叔梁纥受封于邹城(今山东泗水县南60里,但非原有邹国所在地),配施氏生九女而无一男,妾生一男,取名孟皮,自幼足疾。

纥忧心后嗣难盛,遂另立同宗孔正樨次子孔曼父为嫡嗣(纥的唯一嗣子),要其到邹城官宅与孟皮同居,并命他们用食邑“邹”为姓,改孔为邹。

由此邹曼父成为华夏邹姓始祖。

后纥告老还乡,续娶颜氏,生子仲尼(即孔子),仍袭姓孔。

由是可见,邹曼父乃邹姓始祖,实与孔子谊属同父异母之兄弟也。

据《礼记》记载:孔子少孤(生母颜氏早卒),不知父墓所在,乃问于仲氏(即邹曼父的生母,纥安葬时,仲氏曾送殡登垅)。

后孔子将生母颜氏迁葬于曲阜之东防山(即位于今山东泰安市区27公里),与生父纥合葬一起。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邹曼父之母,诲孔子父墓。

盖实录也。


上述来源之说,绝非冒认,妄自附入,故乱统绪,实有参证,不可旁移。

对照我国历代纪元,自华夏五帝始代黄帝起(公元前2550--前2140),邹氏开姓始祖邹曼父为纪元第48代;孔氏开姓始祖孔父嘉为纪元第42代(即孔姓早于邹姓六代)。

邹氏开姓后,源远流长,绵绵瓜瓞,初期繁衍于原居住地鲁国,后北迁齐国(均属山东)。

战国及汉代初期,邹姓枝荣叶茂。

至晋代,邹姓宗枝衍派,绵延不已,从山东至河北、河南等地,尤以河南邹坊为一大聚落。

后因戎胡异族扰乱,土族世家南迁大江南北,多聚居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开疆辟土,安土乐居。

其中后裔河南范阳支系辗转入闽(入闽邹姓始祖邹勇夫定居福建邵武府泰宁县)。

南宋25岁状元邹应龙(纪元第108代、邹姓60世)之后裔支系,从福建泰宁县迁至广东大埔邹坑;后裔邹文所(纪元第113代、邹姓66世)从邹坑迁至梅县程乡白沙坪龙文堡(即记为梅县邹姓一世),十世邹奇辉(纪元第122代)由梅县龙跃塘迁往南口赤水村,成为赤水邹姓开基祖。

当今赤水邹姓辈份“邹延X”为纪元第132代、邹姓第85世;目前最幼辈份子孙起名“邹X寿”为纪元第135代、邹姓第88世。

综上所述,我的故乡广东省梅县南口镇赤水村之邹姓,其迁徙先后,龙脉由来,概而括之,结论即为:
山东(泗水)—---河南(荥阳)—---江西(乐安)—---福建(泰宁)—---广东(大埔—梅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