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1、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是()假设。
A.社会人B.经济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人2、基数效用理论运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A.成本曲线B.预算约束线C.无差异曲线D.边际效用论3、在序数效用理论中,()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
A.无差异曲线B.平均成本线C.预算约束线D.等产量线4、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多比少好D.可加总性5、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决定的。
A.消费者收入B.风险厌恶程度C.消费者偏好D.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6、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为dy/dx=-2,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愿意放弃()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1/2B.1C.3/2D.27、对预算线的斜率说法错误的是()。
A.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B.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C.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需求量比率的负值D.预算线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8、甲商品和乙商品的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则预算线()。
A.不变B.发生旋转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D.向左下方平行移动9、某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而收入不变,导致预算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消费者均衡点移动,那么连接这些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A.需求曲线B.恩格尔曲线C.价格—消费曲线D.收入—消费曲线10、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称为()。
A.乘数效应B.弹性效应C.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11、对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变动。
A.反方向,正方向B.正方向,反方向C.反方向,反方向D.正方向,正方向12、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
A.总效用论B.基数效用论C.序数效用论D.边际效用论E.平均效用论13、以下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效用是递增的B.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C.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D.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E.边际效用是递减的14、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
A.公平性B.无差异性C.完备性D.可传递性E.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15、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
A.均衡区域B.消费者预算可行集C.预算空间D.预算外空间E.以上选项都对16、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
A.消费者收入B.商品边际替代率C.消费者偏好D.价格弹性E.商品价格17、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为前提。
A.成本不变B.偏好不变C.弹性不变D.收入不变E.价格不变18、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假设是()。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19、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A.效用是否相同B.效用是否可以加总C.边际效用是否递减D.分析结论是否相同20、消费者增加-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叫做()。
A.总效用B.基数效用C.序数效用D.边际效用21、当商品消费量达到-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
A.为零B.达到最大C.达到最小D.变为负值2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根据消费者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多比少好D.可加总性23、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这是由()决定的。
A.商品价格B.消费者收入C.效用的大小D.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24、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点的斜率dx/dy=-1/3,则意昧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愿意放弃()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1/2B.1C.3D.1/325、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会使预算线()。
A.向右平移B.向左平移C.向上旋转D.向下旋转26、将预算线置于无差异曲线图中,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关系有()种情况。
A.1B.2C.3D.427、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
A.只位于无差异曲线上B.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C.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的交点上D.既不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也不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交点上28、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29、对于替代效应,当-种商品变得相对便宜时,对它的购买总会上升,因此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的。
A.同方向B.无关C.反方向D.不确定30、在名义收入不变时,由于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变化,这称为()。
A.乘数效应B.弹性效应C.收入效应D.替代效应31、关于效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效用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B.效用拥有客观标准C.效用是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D.效用是一种主观心理评价E.效用是人们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32、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的两种效用理论是()。
A.总效用论B.边际效用论C.平均效用论D.序数效用论E.基数效用论33、序数效用论是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
A.无差异曲线B.预算约束线C.边际效用论D.成本曲线E.基数效用论34、以下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A.边际效用是递增的B.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C.-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D.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E.边际效用是递减的35、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假定有()。
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36、关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对于正常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B.对于低档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C.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低档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E.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平缓37、低档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B.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C.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D.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38、在序数效用理论中,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是()。
A.预算约束线B.平均成本线C.无差异曲线D.等产量线39、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称为()。
A.边际效用B.边际成本C.边际技术替代率D.商品边际替代率40、关于无差异曲线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上倾斜B.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D.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E.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41、认为可以用绝对数值的大小表示效用大小的理论是()。
A.序数效用论B.总效用论C.边际效用论D.基数效用论42、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取决于()。
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收入C.商品的价格D.效用的大小43、认为效用可以直接度量,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比如一个面包的效用是1个效用单位,一件衣服的效用是10个效用单位,那么这种效用理论是()。
A.序数效用论B.总效用论C.边际效用论D.基数效用论44、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时的商品组合,满足效用最大化。
A.相交B.相切C.相离D.重合45、()情况下,预算线会出现平行移动。
A.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发生变化,但是收入不变B.两种商品的价格等比例变化,收入也改变C.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同比例变化,收入也改变D.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收入也不变46、对于低档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变动。
A.反方向,同方向B.反方向,反方向C.同方向,反方向D.同方向,同方向47、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上称为()。
A.消费者收入均衡规律B.基数效用递减规律C.边际效用递减规律D.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48、对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变动。
A.反方向,正方向B.正方向,反方向C.反方向,反方向D.正方向,正方向49、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一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假设是()。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50、按照基数效用理论,效用是可以计量的,并且可以区分为()。
A.总效用和基数效用B.总效用和边际效用C.基数效用和边际效用D.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51、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
A.为零B.达到最大C.达到最小D.变为负值52、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B.可加总性C.可传递性D.多比少好53、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
A.递增的B.递减的C.先增后减的D.不变的5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
A.商品的价格之比B.消费者的偏好之比C.商品的成本比D.消费者的收入比55、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假设有()。
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56、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B.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C.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不是由消费者偏好的可传递性决定的D.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价格变动关系密切E.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57、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的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A.替代效应B.互补效应C.收入效应D.蛛网效应E.乘数效应58、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