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新型玻璃》
教学目标:
1.读准“夹丝”“粘在一起”等多音字,正确书写“嫌疑”“藕断丝连”等词
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藕断丝连”“安然无恙”等词语。

2.借助表格,用简洁、概括的语言梳理课文中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4.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学习单、PPT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情,揭示课题
1.交流摘录的课文中比较难写或不理解的词。

指导“嫌、藕”的字形。

理解“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的词义。

2.揭题。

3.解题。

组词理解“新型”的“型”
【设计意图: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在字词学习上并没有多大的难点,因此了解学生通过预习达到的掌握情况就很重要。


二、整体感知,梳理信息
1.自由朗读,看看课文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读完后将有关信息圈划下来,完成表格第一列。

2.“夹”正音,理解玻璃构造。

【设计意图:说明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是提取信息,本文结构清晰,初读后借助提取信息可以理清课文脉络。

“夹”字的读音易错,引入玻璃的构造既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巩固了读音的辨析。


三、概括信息,填写表格
1.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学习提取信息,加以概括
补充表格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2—5自然段,完成表格。

3.交流汇报,评价关注是否准确、简洁。

修改、整理表格
4.聚焦名称,发现思路
【设计意图:课文内容看似简单,但由于文体特点,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小组合作能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过程中读懂课文,梳理信息。


四、关注写法,感悟运用
1.文章具有哪些说明文的特征呢?
预设1:段落结构清晰
预设2:采用了说明方法
预设3:语言准确
2.课文是说明文中的一种,是“科学小品文”。

著名学者周作人是这样说的,
“所谓科学小品该是内容说科学而有文章之美者。

”理解含义
感受“文章之美”。

预设1:语言生动有趣
预设2:创设情境
预设3:段落间的连接自然、紧密
3.仿写:发明一种新型玻璃,说清它的特点和作用,并恰当运用说明方法,把它写得生动、吸引人。

【设计意图:课文是一篇短小的小品文,我们学习语言不应只是机械剖析说明方法,更应关注其语言上的运用,关注学生语言的发展。


四、拓宽视野,总结课堂
新型玻璃远不止课文介绍的这五种,同学们想发明的有些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结构上的特点,并将同学们的片段仿写连接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