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有枢唐风国风诗经注释译文赏析注音版

山有枢唐风国风诗经注释译文赏析注音版


注释二
• 7.愉:(yú于)《论语·乡党》:“愉愉如也。”《礼记·祭义》: “其进之也,敬之愉。”《庄子》:“桀之治天也,使天下瘁瘁焉, 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吕氏春秋》:“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 其意。”《史记·司马相如传》:“心愉于内。”《说文》:“愉, 乐也。”《广雅》:“愉,喜也,说也。”这里用为愉快之意。
• 10.考:假借为“攷”。《庄子·天地》:“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宋苏轼《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里用为敲、 击之意。
• 11.保:通“宝”。《淮南子·俶真》:“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 保于周室之九鼎也。”《史记·周本纪》:“展九鼎保玉。”这里用 为珍贵之物之意。
译文
• 山上长着刺榆树,榆树长在洼地中。 你又有衣又有裳,为何不穿在身上? 你又有车又有马,为何不乘又不坐? 到你死去那一天,别人占有尽享乐。
赏析
• 《花凋》里,川嫦把脚伸入皮鞋里试了试,说:“这种皮看上去倒很 牢,总可以穿两三年。”她死在三个星期后。就算没有突如其来的灾 难,相对于人类的愿望,生命还是太短。死亡是一个早晚过不去的关 隘,等在生命的正前方。在这事实面前,“将来”这样的词是无力的。 假如将来是一个虚拟存在,“眼下”的委曲求全是多么荒谬,善于审 时度势的我们当然得调转头去,关怀可以确定的现在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意识到死亡并不是件坏事,它使你自由了, “将来”是一个无形的镣铐,挂在驴子鼻子前的那串胡萝卜,意识到 死亡,使你终于能够将那虚妄的诱惑一脚踢开,放肆地活在现在。 《诗经》里那首《山有枢》,就嘲笑那些想不开的人: 山有枢,隰有 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唐风 山有枢
—诗经 国风
山有枢

山有枢,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ǒuyú. 山 有 枢 ,隰有 榆. zǐyǒuyīshɑnɡ,fúyèfúlóu. 子有 衣裳 ,弗曳弗娄 . zǐyǒuchēmǎ,fúchífúqū. 子有 车 马,弗驰 弗驱. wǎnqísǐyǐ,tārénshìyú. 宛 其死矣,他人 是 愉.
• 8.栲:(kǎo考)木名。即山樗。常绿乔木,叶子长圆状,披针形, 果实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坚硬细密,可做轮轴等,树皮含鞣酸, 可制染料与栲胶。《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 9.杻:(niu纽)《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尔雅》:“杻,檍。”这里指檍树。


本人认为《山有枢》不仅是讽刺晋昭公同时也讽刺守财奴只知搜
括索取,而不享用。警告他们,死后会全被别人占有。诗从衣食住行
写起,也就是对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进行评价,描绘出了一个守财奴的
形象。
赏析
• 钱财皆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们是赤条条来到这世上, 也是赤条条离开这世上,既无什么可以羁绊,也无什么可以留恋。然 而,偏偏有人想不开这个极其明显的理儿,一头钻进钱眼儿里,一头 扎进财货中,做钱物的奴仆,变作挣钱聚财的机器。 或许有人会辩解说,挣钱聚财是一种个人爱好,一种寄托和追求。想 来也是。挣钱聚财不也像收藏古董、收集邮票之类的爱好一样吗?纯 粹的爱好和实用态度大不相同。 买用态度的着眼点是钱物的使用价值。按照这种态度,便要使钱、物 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它们的使用效益,说穿了就是满足人的生存需 要,仅此而已。对钱、物的要求取决于人的需要,可问题恰恰出在这 里。人的需要和欲望难以有止境,吃饱了窝窝头。就想吃白面馒头, 有了白面馒头吃就想白面包,有了白面包就想奶油面包,如此等等, 钱、物就永远也填不满人的欲望的无底洞。纯粹爱好的着眼点是精神 价值。这种价值满足的是精神上的需要和满足,甚至可以成为精神上 的支柱。难道我们能说葛朗台、严监生一类的守财奴看重的不是这一 点?难道他们对钱财的痛惜不像痛惜古董宝贝?
必须注意的地方。
赏析
• 清陈继揆《读诗臆补》评此诗为“危言苦语,骨竦神惊”,直接从诗 的语言看,似乎并不怎么危苦,但四“有”字、八“弗”字的“互相 激宕”(陈震《读诗识小录》),后人读来确也有“愈旷达,愈沉 痛”(吴闿生《诗义会通》)的感觉。陈继揆以为《古诗十九首》中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等篇,“是 祖述此意(指劝人及时行乐)者”,虽然对《山有枢》的诗旨理解不在 “讽吝啬”而在“劝行乐”,与笔者的观点有异,但从接受美学的角 度说,他的意见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赏析
•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意译一下:你有衣服舍不得穿,你有马车舍不得坐,这么抠门有
什么用,你死之后他人享乐。何不享酒食,终日鼓瑟,暂且喜乐?何 必非等到有朝一日身先去,让他人登堂入室? 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今朝有酒今朝醉。钱,只有花了出 去才是自己的,守着一堆金银不懂得享乐的人是愚蠢的。李白说的好: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共消万古愁!”李白用金 钱换来美酒写下了千古绝句,这个钱用的其所。可是有些守财奴,一 辈子疯狂敛财,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死后不几年,那堆钱财便 被子孙败光,乌呼,哀哉!所以说,既要会挣钱也要懂得花钱享受的 人才是聪明的、才没有白白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我是这么认为的。
赏析
• 生命是短暂的,人要获取财富,也要享受财富,否则,有什么意义? 几年前听一位朋友劝诫女人说:男人挣钱是给女人花的,你这个女人 不花,会有别的女人帮你的男人花的。道理都差不多。 想想当今,不少人60岁之前忙挣钱,不爱惜身体,没有时间享受生 活。60岁后,有时间了,身体不行了,钱,不是花在旅游或享受,而 是贡献给医院了。 读读《山之枢》,先民告诉我们,要创造财富,还要享受生活,打 扫庭院、骑马、弹琴、适当饮酒,与朋友宴乐····且要让自己的生活 干净整洁且有品味··· 对先民5000年前的劝诫,作为现代人,我佩服祖先的智慧,读后, 颇受启发。很好! 同时我们是否该问问自己:我们买房子是为保姆还是为子女还是为 自己那些宽大房子?我们亲自打扫过几回?书房里的书,是买来装点 门面还是附庸风雅的还是供自己阅读增长知识的?存在银行里的钱是 用来提高生活品质的还是只是增长的数字?······
注释二
• 1.枢:木名,即刺榆。 • 2.隰:(xí习)《书·禹贡》:“原隰底绩。”《诗·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
苓。”《诗·小雅·信南山》:“畇畇原隰,曾孙田之。”《诗·大雅·公刘》:“度其隰 原,彻田为粮。”《诗·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周礼·大司徒》: “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尔雅·释地》:“下湿曰隰。”《左传·襄 公二十五年》:“牧隰皋。”《公羊传·昭公元年》:“上平曰原,下平曰隰。”《管 子·形势》:“平原之隰。”《淮南子·时则》:“丘隰水潦。”《说文》:“隰,阪 下湿也。”这里用为低湿之地之意。 • 3.弗:《易·小过·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书·尧典》:“九载 绩用弗成。”孔传:“功用不成。”《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诗·大 雅·緜》:“百堵皆兴,鼛鼓弗胜。”《老子·二章》:“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弗 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易·大壮·象》:“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 履。”《论语·八佾》:“女弗能救与?”《广雅·释诂四》:“弗,不也。”这里作 副词解,表示否定,作“不”之意。 • 4.曳:(ye页)《易·既济·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说文·申部》: “曳,臾曳也。”段玉裁注:“臾曳,双声,犹牵引也;引之则长,故衣长曰曳地。” 《玉篇·日部》:“曳,申也,牵也,引也。”这里用为牵住之意。 • 5.娄:《诗·小雅·角弓》:“莫肯下遣,式居娄骄。”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女部》: “娄,此则谓为搂之假借也。”这里用为收敛之意。 • 6.宛:通“苑”。《诗·唐风·山有枢》毛传:“宛,死貌。”陆德明释文:“本亦作 苑。”马瑞辰通释:“宛即苑之假借。”《荀子·富国》:“使民夏不宛暍,冬不冻 寒。”《孔子家语·五仪》:“富则天下无宛财。”这里用为萎死之意。
提到田地?难道田地在贵族死后不也是被他人(包括子孙)
所占有的吗?这可能田地只是贵族吃用享受的资金来源,
而不是可供玩乐的直接对象;也可能分封的土地只享有租
税权而无所有权,贵族死后土地便将被王室收回。更主要
的是文学作品只须提出若干典型性的事物以概括一般,而
不必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地罗列一切。这是欣赏文学作品
注音
• shānyǒuniǔ,xíyǒukǎo. 山 有 杻 ,隰有 栲 . zǐyǒutínɡnèi,fúsǎfúsào. 子有 廷 内 ,弗洒弗埽 . zǐyǒuzhōnɡɡǔ,fúɡǔfúkǎo. 子有 钟 鼓,弗鼓弗考 . wǎnqísǐyǐ,tārénshìbǎo. 宛 其死矣,他人 是 保 .
赏析
• 三章诗句文字基本相近,只改换个别词汇。一章的衣裳、 车马,二章的廷内、钟鼓,三章的酒食、乐器,概括了贵
族的生活起居、吃喝玩乐。诗歌讽刺的对象热衷于聚敛财 富,却舍不得耗费使用,可能是个悭吝成性-的守财奴, 一心想将家产留传给子孙后代。所以诗人予以辛辣的讽刺。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诗中为什么没有
注音
• shānyǒuqī,xíyǒulì. 山 有 漆,隰有 栗. zǐyǒujiǔshí,hébùrìɡǔsè? 子有 酒 食 ,何不日鼓瑟? qiěyǐxǐlè,qiěyǐyǒnɡrì. 且 以喜乐,且 以永 日. wǎnqísǐyǐ,tārénrùshì. 宛 其死矣,他人 入室 .
注释一
赏析
•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守财奴有守财奴的活法,若痛恨他 们,不相来往就行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贪得无厌 也是一种活法,我们无法剥夺贪得无厌者的生存权,顶多 在舆论上加以谴责,在道义上加以抨击。
相关主题